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由《商界》联合EMBA出品

来源丨EMBA(ID:EMBAforum)

作者丨张小湖

编辑丨赵阿朝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所有人都知道Altman是「ChatGPT之父」,现在掌管着可能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OpenAI;但所有人都忘记了,在ChatGPT之前,他是YC的兼职合伙人与总裁。

在YC时,Altman和亿万富翁下棋,主持投资人的婚礼,与各行各业的人聊天…好友评价他说:Altman总是「试图把聪明人拉到一起」,也因此,Altman的客厅,成为了新技术和新公司的孵化地。直到有一天,诞生出了ChatGPT。

2015年的一个普通晚上,Altman、马斯克等人一起晚餐,讨论人工智能,再然后有了OpenAI。当时的Altman只有30岁,距离ChatGPT的出现和爆发,还有7年时间。

中国是否有类似「Altman的客厅」的地方?10年前的车库咖啡算一个。

2011年,苏菂和11位天使投资人成立了创业咖啡“车库”;当时他的初衷是,乔布斯在车库创办了苹果,比尔盖茨在车库里创办了微软,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车库”。

当时的苏菂,每天泡在车库咖啡,和每一个创业者聊天,也向每一个投资人推荐车库的创业者;苏菂做的,和Altman做的是同一件事:「试图把聪明人拉到一起」。

后来的车库咖啡,硬是把一条卖旧书、古籍的街道,变成了全国有名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以及,后来涌现出更多的创业咖啡,比较知名的是许单单、马德龙和鲍艾乐做的3W,甚至吸引到最上层领导到访。

10年后,苏菂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创业服务这一赛道,他和联众创始人鲍岳桥共同发起了“昆仑巢”。

如果说“车库”是西方文明产物,那么“昆仑巢”则象征着东方文明。「昆仑者,天象之大也。」昆仑,是中国的神山,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这次做昆仑巢,苏菂和鲍岳桥希望把昆仑的「博大包容、勇敢坚韧」的精神,与创业者的精神相连。

打造「创业者的精神家园」这件事,10年前苏菂做过一次,10年后又重新做了一次。变化的是经营模式,昆仑巢避免了车库的弊端,没那么多股东,没那么多连锁,避免了后续的发展不可控,所以「永不分红、不开分店」;不变的是核心理念,要做创业者的精神家园,以及「试图把聪明人拉到一起」。

昆仑巢有一个机器人小组,每周五分享有关大模型的论文和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已经坚持了半年多。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分享理论知识,有人根据理论去实操,用3D打印机打印零件,还有人出资赞助,在两个月时间里,诞生出了“巢小臂”:一款用六轴机械臂做成的儿童陪伴玩具。与市面上的其他机械臂不同,“巢小臂”拥有AI大脑,可以自我学习,成本更低。

苏菂说,“巢小臂”目前已经接近上市和商业化了,但核心人员都还没组团队,成立公司,这就是兴趣爱好驱动,群体智慧碰撞出来的产品特征。

类似“巢小臂”的组队创业案例,在昆仑巢时刻发生。似乎,现在的创业者们,很少再去谈股份、融资、上市这种宏大叙事,而更倾向于「躬身入局」,从兴趣爱好出发,结合某一项具体的客户需求,去研发一款款创新产品。

经济环境这么冷,现在的中国,还有人创业吗?苏菂说,他每天都在跟不同领域的创业者聊天。

有做cpu封装的技术大拿,面临美国技术封杀,不走“纳米”寻常路,从封装技术入手实现同样性能。

有做银发赛道的小姑娘,选老年人模特组织汉服秀。

有担心未来农民消失,中国人再也吃不到自己种植的蔬菜与粮食,而去研究种菜机器人的科学家。

还有北京安贞医院的心血管医生,在4家上市公司工作的小儿麻痹症患者,在亚马逊做玩具出海的操盘手,在佛山开灯具厂的老板,花433天跑了2.4万公里从南极跑到北极的白斌,77天横穿西藏无人区羌塘的杨柳松…

苏菂特别提到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干的是房屋中介,每周休息一天,这一天必定出现在昆仑巢。大学生也不讲话,就是做一个倾听者。

苏菂说,这个大学生的前途一定光明。他把自己的休息日,置身于行业前辈之中,置身于聪明人之中,还愁以后找不到工作,还愁没有发展吗?积极的人永远有机会。

2011创办车库咖啡那会,哪有那么多的风险投资,哪有那么多的创业者?刚刚过去的2024年很糟糕,也许未来还会更糟糕,但和2011年相比,和80年代相比,和90年代相比,2024是更好了,还是更糟了?不关注市场环境和客观因素,积极的人永远有机会。

时间没有记忆。1998年和2008年那一波“经济危机”,又有多少公司倒下,那时候的就业环境比现在怎么样,那时候的人们是怎么扛过来的?积极的人永远有机会。

在北京,假设有1000万的科技创业者和从业者群体,最终能活下来100万人,那么这100万人,一定是积极的人,是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的人,是一次次跌倒又爬起来的人,是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人。

在每个休息日,都坐一个多小时地铁来昆仑巢的大学生,就是这样的人,再怎么恶劣的市场环境,也无法打倒他。

创业者也好,聪明人也罢,他们首先是人群中最积极的那些人。

苏菂说,昆仑巢不做投资、孵化或者FA,只想促成创业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交流。中国缺乏这样思想碰撞的土壤,昆仑巢就做这样最底层的土壤。

在笔者看来,苏菂做的不仅仅是思想碰撞的土壤,更像是寒冬中的「抱薪者」。在所有人的寒冬,需要有有人找到/连接积极的人,并把他们的事迹告诉更多身处困境的人。

当一群积极的人热情洋溢,碰撞交流,或许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颠覆性的产品,这些人本身,大部分会在寒冬中活下来,少数人会发展的很好,个别人也许就成为下一个Altman或张一鸣

(本文由《商界》联合EMBA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EMBA(ID:EMBAforum)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原创平台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