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约 4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 钟
正如上图所示,相信大家都见过虎符吧。
这种暂且不提,其实,就连在讲求考据的历史剧中,也有大量明显跑错片场的“文物道具”,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说一声:是来搞笑的吗?这些道具虽然制作精美,也大多能找到原型文物,却奈何“生不逢时”,搞错了年代,让“文物”们一不小心从后世穿越到前朝,与古老的时代格格不入。
好吃吗?当时吃不到的
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这话说得一点不假,酷爱美食的中国人绝不会亏待自己的味蕾。看那些历史剧,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水果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葡萄晶莹剔透,荔枝红得诱人,苹果和蜜桃圆润饱满,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但如果翻阅史料,就会发现这些历史剧中的美食,有时候也是“穿越”来的。
在新版《水浒传》中,故事刚开始,宋江就和公孙胜交上了手。很快就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两位好汉打斗的场地……似乎有点眼熟?
不确定,再看看,果然是块玉米地,而且有些玉米叶微微泛黄,疑似缺氮——可以理解,毕竟玉米刚刚穿越到宋朝,有点水土不服。
为什么说玉米是“穿越者”呢?就目前的史料来看,玉米传入中国的可考时间应该在16世纪中叶偏后,大概是明代中后期。嘉靖三十九年(1560),中国有了对玉米的记载,赵时春《平凉府志》卷四《平凉县·物产》载:
“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
其细节描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其应为玉米。此外,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也有谈及玉米,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政全书》较早使用了“玉米”这个名称:
“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卷二五《树艺·谷部》)
到了清代,玉米已经彻底融入百姓生活。根据《建始县志》记载: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植苞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者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苞谷也。
由于人口猛增,而耕地不变,产出的稻谷不足以供给口粮。于是百姓们开始在山上种植玉米、马铃薯、荞麦等高产粮食作物,以至于将森林全都砍光了,举目远望,山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玉米。这些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对耕地的利用面积大,能让同样面积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
既然玉米传入中国是明朝的事情,那么《水浒传》中宋江和公孙胜在玉米地里打架这件事情,就让人匪夷所思了。如果玉米能开口,也许会说:“先停手吧!等我去一趟隔壁剧组,把高粱老兄拽过来你们再打呀!”
毕竟,北宋时期没有玉米,但大概率有高粱。高粱原产于非洲,关于高粱传入中国的时间,学界目前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说认为在两汉时就已经传入,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是在宋元时期。其中,赵利杰等多数学者根据考古发现,认为汉代的山西已经有了高粱栽培。这些种子有可能是从西北丝绸之路传入的。除此之外,高粱种子也有可能来自于西南丝绸之路和东南海路,在两汉至北魏的百年间,高粱应该已经出现在中原地区。根据这种说法,高粱出现在《水浒传》是具有合理性的。
除了《水浒传》,其他历史剧里也常常出现“穿越”的玉米。玉米“身兼数职”,一会儿在《三国演义》剧组里扮演军粮,一会儿又跑去唐朝,成为《神探狄仁杰》剧组里“丰收”的象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玉米的确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食物。
无独有偶,许多在今天已经司空见惯的水果,在古代其实并没有出现。例如有网友发现,在以南北朝为背景的电视剧《陆贞传奇》中,陆贞去寺庙里进香,案桌上竟然放着几个水灵灵的火龙果!
和玉米一样,火龙果的原产地也是美洲,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沙漠地区,和仙人掌有亲缘关系。19世纪中期,火龙果首先进入越南,随后从广西等地传入中国。引种成功后,福建、广西、广东、海南等地都开始种植火龙果。
因此,直到近代,中国人才吃上火龙果。而在电视技术发达的今天,借助“黑科技”的力量,竟然能让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420-589年)人民享用美味的火龙果,实在让人惊叹。
衣服乱穿?
老祖宗:我们那时候真不这样
在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柏灵筠一袭素衣,头戴帷帽,娉娉袅袅走在大街上,真是好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人图。
柏灵筠的原型为东汉末年的柏夫人,是司马懿的宠妾。而在东汉时期,柏灵筠头上的“帷帽”根本就没有被发明出来。
北齐至隋朝年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为“羃䍦”(又称为“羃䍠”“幕篱”)的饰物。羃䍦(mì lí)源自胡服,上半部分为毡笠,毡笠边沿有轻纱垂下,可以用来遮蔽身形和面容。帷帽在隋代才被创制,并且在唐高宗时期迅速取代羃䍦,受到女子们的追捧。由于这股风头太盛,唐高宗甚至在诏书里疯狂吐槽:
比来多著帷帽,遂弃羃䍦,曾不乘车,别坐檐子。递相仿效,浸成风俗,过为轻率,深失礼容。
翻译过来就是:最近人们都爱戴帷帽,而将羃䍦弃之敝屣。也没人坐车了,坐“檐子”(即轿子的前身)的人倒是越来越多。这样有伤风化,成何体统!
大约在唐开元年间开始,帷帽渐渐销声匿迹。宋代理学和礼教思想盛行,帷帽也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在《清明上河图》中,就出现过头戴帷帽的妇女。
由此可见,在北齐之后,羃䍦才在中原地区兴起,后被帷帽取代。《军师联盟》中柏夫人头戴帷帽的场景显然有些“超前”,直接预判了后人的发明。
不过,由于帷帽实在太出名,因此别说是现代历史剧,就连古人都犯过这种“穿越”的错。据《旧唐书·舆服志》等历史文献记载,阎立本曾经画过一幅《昭君出塞图》,其中就有头戴帷帽的妇人。汉人戴帷帽,这是妥妥的“穿越”。可惜这幅画已经佚散,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原貌。
将时间再往前拉,哪怕是帝王,也有戴错帽子的时候——在各种历史剧中,我们常常能看见皇帝们头戴冕旒,肃穆端庄,威仪俨然。
但是问题来了,冕旒始自黄帝,到西周时期,周天子已经制定出了一套完备的冕服制度,其中就包括冕旒制度。《周礼》中记载“弁师掌王之五冕”,并有注释说明“礼器天子六冕皆十二斿,诸侯五等皆九斿,卿即上大夫皆七斿,大夫皆五斿……周礼,天子冕,朱绿藻,十有二旒,公侯大夫各有差别”,明确规定了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各级的旒数,可见这套法度之完备。
然而进入战国时期,礼乐废弛,大部分诸侯国都不再遵从天子礼制。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更是直接废除周代的冕服制度,据《后汉书》载,此时周的“六冕”被彻底废止。《续汉书·舆服志》中记载:“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太平御览》引西晋挚虞《决疑要注》也记载:
“秦除衮冕之制,唯为玄衣绛裳,一具而已,汉兴亦如之。中兴后明帝永平中使诸儒案古文依图书始复造衮冕之服,至于今用之。”
也就是说,冕服制度自秦始皇废除后,直到东汉明帝时期(在位时间为公元57-75年)才逐渐恢复,《后汉书·舆服志下》载称,明帝主张重新确立冕服制度,但并未完全恢复周代的六冕制。
因此,从秦始皇到东汉明帝期间的各位皇帝们应该都不会出现头戴冕旒的情况。这么来看,《大汉天子》里汉武帝刘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41-前87年)的冕旒似乎就有“穿越”嫌疑。
不戴冕旒,那这个时期的帝王戴什么呢?最常见的服饰是通天冠,始皇即位后,将通天冠定为朝冠。即使在汉明帝恢复冕服之后,通天冠仍然被保留,作为皇帝郊祀的着装之一。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在有关唐玄宗封禅的记载中,还能见到“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的记载。
走对了片场,却换错了皮肤?
在历史剧中,不仅有不符合时代的物品,还有另一类“穿越”道具:它们的存在虽然合理,但长得却不太合理,并不符合这类道具在当时的模样。
例如在电视剧《芈月传》中,秦武王嬴荡进军东都洛阳,看到了象征国家政权的九鼎。他是一位颇有野心的君主,早就有了取代周朝的想法,于是试图举起代表雍州的大鼎。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大鼎砸落,导致秦武王“绝膑(即膝盖骨折断)而死”。他的死讯传出后,各方震动,甚至直接引发了秦国内乱。看来,并不是谁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力气,能像项羽那样表演一个“霸王扛鼎”。
在剧中,秦武王举起的青铜鼎和我们今天在博物馆中看到的十分相似,都是青绿色的,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新鲜出炉”的“青铜器”并不是这个颜色,而是大体呈现出或黄或白(棕黄、橙黄、赤金、金黄、银白、银灰等)的颜色。因为青铜器(也叫铜器)本身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
根据《中国考古大辞典》的记述,青铜器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表面呈青绿色的铜锈。而在古代,青铜器被称为“金”或“吉金”,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青铜器原本并非青色。也就是说,今天我们看到的青铜器上的青绿色,其实是它历经千年后产生的锈迹。
如此说来,在以战国时期为背景的《芈月传》中的青铜器上,却出现了青铜锈迹,这不禁让人奇怪,这么重要的物品,负责保洁的仆役们也太不上心了,以至于堂而皇之地长满锈迹。
那么,从“金”变“青”,青铜器经历了什么?谜底其实很简单:氧化反应。被埋入地底后,青铜器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层氧化物。根据反应的充分情况,这些氧化物可能是青绿色、灰绿色、黄绿色甚至是枣红色等不同的颜色。因此,不同的出土青铜器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同一青铜器的表面也可能五颜六色,斑驳杂乱。
而如果将青铜器“恢复出厂设置”,器皿表面的锈迹剥落,藏于底下的灿烂辉煌就会显露出来,就像历史上神秘的先秦时期一样,历经千年仍然残留着历史的余温。
说完了吃穿用住,再说说那些“穿越”的知识。知识也爱玩穿越?没错。有网友发现,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宪第一次见到海瑞,一上来不问政事如何,而是开启了对诗模式:“听说你来呀,我把案卷文书都给搬走了,特地找来了一部《全唐诗》在这里等你。”
海瑞:那一刻我害怕极了,仿佛回到了上学被抽查功课的时候……等会儿?全什么诗?
《全唐诗》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由康熙帝亲自下旨编纂,最后交付给曹寅刊刻。清朝的书籍竟然出现在明朝历史剧里,就连康熙看了也要大喊一声:“这书哪来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从食物到服饰,从器物到知识,历史古装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穿越时空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生活风貌。虽然影视作品在追求艺术表现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细节上的“穿越”,但瑕不掩瑜,这些历史剧的优秀之处仍然不可否认。毕竟,影视作品不是考古报告,它们更注重的是情感的传达和故事的讲述。而近年来,随着影视制作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在网友们“火眼金睛”的监督下,这些“穿越”现象也在逐渐减少,更多优质的历史剧作品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清]孙诒让著.汪少华整理.《周礼正义》[M]. 北京:中华书局,2015.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旧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顾颉刚,刘起釪著.《尚书校释译论》[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从美洲到中国:玉米、马铃薯、甘薯的传播之路.《光明日报》(2023年05月13日10版)
赵利杰. 试论高粱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及初步推广 [J]. 中国农史, 2019, 38 (01): 3-14.
本文经“国家人文历史”(微信ID:gjrwls)授权转载。
者丨思归乐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 | 钟诗艺(实习) 校对 | 火炬 李栋 张斌 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