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间有句谚语:“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

说的是,读书人只要熟读三苏,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贵。

而谚语中三苏,便是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一生没有考取功名,文学成就也比两个孩子差了不少,但他却能以布衣之身名天下,凭借良好的家风把孩子培养出来。

苏家能有“一门父子三词客”的佳话,离不开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

《思辨录辑要》有言:教子须是以身率先。

为人父母,只有先内修己身,方可外教于人,从古至今,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父母的学识,是孩子求知的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洵少不喜学,直到二十七岁才发奋读书。

他痛自检讨后,取出《论语》、《孟子》诸子百家从头细读。

如此闭门苦学了六七年,终于积累了丰厚的知识,腹内有诗书,在引导儿子读书上便得心应手。

苏洵开辟书斋“来风轩”,平常就于此教育苏轼兄弟。

读书上,他监督儿子们读经史子集,手把手教他们写文章。苏轼十岁时,就能在老苏指导下仿写欧阳修的新作;

见闻上,他带孩子们看文坛政要,同读富弼的《使北语录》,研究范仲淹的新政改革,并鼓励孩子各抒己见;

艺术上,老苏酷爱吴道子,家中藏画无数,苏轼在此熏陶下,自幼好画,也爱上了书法。

而吟诗作赋方面,老苏更是个一等一的好老师,他每每带儿子们出游,都不忘与他们赋诗连句。

比如一次南行途中,父子仨作诗上百首,后集结成册,有了流芳百世的《南行集》。

就这样,在苏洵的教导下,苏轼、苏辙勤勉于学,学问愈发精进,等科考时,兄弟俩双双登科,苏轼考了第二,苏辙也榜上有名。

古语言: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令子孙学业有成的,从来不是万贯家财,而是父母的文化底蕴,父母腹有诗书,后辈耳濡目染,便可在点滴日常中积累起丰厚的学识。

家学渊博,才是父母给孩子最高的人生起点。

二、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阳修称赞苏洵有王佐之才,可为帝王之师。

可惜天不遂人愿,苏洵在仕途上频频受挫,年过半百才做了个编纂礼书的小官,更可惜的是,这官只做了三年,苏洵便与同僚政见不合愤然请辞。

纵观苏洵一生,他有太多“求而不得”。

他本有济世救国的抱负,无奈朝廷一直不给机会;他本想在文坛上大放异彩,可欣赏他的人屈指可数。

不少人替他惋惜,但苏洵却很看得开,无论是年少时不得志,还是年老后怀才不遇,都不影响他畅游天下的雅兴。

他曾经东出巫峡,西越秦岭,登峨眉,游荆州,访京城好友,与士大夫同游。而每次游历归来,他都将一路见闻说与儿子们听。

儿子们发现,父亲纵然失意,却从不失内心的豁达与乐观,而这种遇坎坷而不沉沦的心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苏轼、苏辙。

多年后,当二兄弟陷入绝境,恰恰是这份向上的生活态度救赎了他们。

乌台诗狱后,苏轼可在被贬黄州,他在当地建雪堂,辟东坡,闲看落花,静听雨声,尽享生活之乐;

同被贬官的苏辙也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积极奔走谋划生计,还不忘与哥哥相约中秋品茗赏月。

兄弟俩失意的时候,是苏洵留下的精神遗产,帮他们渡过了难关。

清代文学家魏源说:身教亲于言教。

身行一例,胜似千言。

父母的生存智慧,会融进孩子的价值观中,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那种风雨中前行的坚毅,那种低谷中向上的决心,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大助力。

乐观积极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也必定内心强大。

三、父母的格局,撑大孩子的眼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祐元年,暮春三月,父子三人启程北向,去往汴京赶考。

这个决定看似寻常,可对当时的苏家来说,却是异常艰难,因为老苏不善经济,家境日渐贫寒,计划赴京时,依然为路费发愁。

但为了开拓儿子们的眼界,带他们领略京城风貌,苏洵毅然决定带着二苏走出眉山小城。

启程后,老苏放弃平坦大道,转而选择了一条十分险峻却又异常壮阔的路线,他们先经嘉陵江,又自阆中登顶终南山,经戎、泸、渝、涪、忠、夔诸州,顺三峡而下。

父亲带着儿子们走上高悬天际的古栈道,攀登层峦叠嶂的陡峰,在风高浪急的江河中渡舟。

一路上的风景见闻让苏轼兄弟大开眼界,见天地而自知渺小,故谦卑以自牧;见众生而心怀慈悲,故待人愈发宽容。

正是这样区别于书房的自然教育,让苏轼兄弟有了更大的视野和格局。

若不是老苏的教育理念,二苏或许一辈子只能流连于边陲小城;若不是他有魄力,苏家兄弟又如何能在小小年纪领略山河壮美。

父母是孩子的命运,父母的格局框定了孩子的人生边界。

仰望过高山的孩童,不会令自己拘泥在逼仄的田垄;见过风浪的少年,也绝不会流连低洼的小溪。

每个人脚下的路,都始于父母,父母看得远,孩子的人生才有无限可能。

四、父母的德行,藏着孩子的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洵经常和儿孙们讲他祖父苏杲的往事。

苏杲颇善生计,很会赚钱,但他一有余财便施舍给穷人,结果等他临终时,家财散尽,田不满二顷,屋子也破旧不堪。

妻子含泪抱怨:家贫至此,你让子孙们靠什么活?

苏杲却笑笑说:“你放心,祖上多行善事,子孙必有人助。”

在眉山,苏家一贯秉持热心助人,淡泊名利,勤俭持家的家风,等到了苏洵这一辈,他和妻子程夫人更是有一番菩萨心肠,他们从不苛待下人,见不得家人杀生,甚至连树上的鸟窝都不让掏。

苏轼兄弟在这样和善的环境中长大,秉性中也种下了仁爱的种子。

赴京赶考时,见沿路百姓疾苦,兄弟二人痛心不已,纷纷解囊相助,为官一方,也是修堤坝,治洪水,挖水井,修桥铺路,造福众人。

而当苏家落难,不少故交念及苏家恩惠奔走营救,很多百姓也为之请命,就算苏轼被贬至琼州,仍有人记挂着,不是给他寄书,就是前去探望。

正如苏杲所言,积善行德,远泽儿女近泽自身。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积德,福荫子孙。

父母的德行里,藏着孩子的运气,父母多行善举,儿孙也将被命运庇佑。

关于苏洵,还有则趣闻。

当年,苏家兄弟双双高中,苏洵反而不怎么高兴,还流露出一丝妒意。

他酸溜溜地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曾经,他做梦都想进士及第,而后大展拳脚,实现经世治国的抱负,可终其一生,他竟是身无半点功名,政坛上也毫无建树。

然而,苏洵能培养出苏轼两兄弟,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古人云,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

在诸多人生大事中,教育子孙从来都是重中之重,而最好的教育方法,莫过于父母自己先成为更好的人。

父母以身作则,教育这件事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