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8
本期《这就是中国》节目的主题是“震撼世界的中国能源转型”,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携手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林镇宏教授,一同畅谈中国能源转型如何成为全球领跑者。
林镇宏教授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是震撼世界的,中国已经连续9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第一。2024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000万辆,这使得中国成为首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000万辆的国家。从年产过万的2012年,我们仅用了6年突破百万年产,然后仅仅用6年突破千万的年产。而且请记住,这百万到千万的6年,刚好伴随着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和极限技术打压。
其次,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政策和市场配合的成功典范。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惊人成就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入,而政策扶持力度适度,既可以帮助新技术新产业度过困难初期,又可以防止政策依赖而不思进取。可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从早期的科技攻关、城市示范,到后来的补贴、免税、限购、双积分政策,总体上是比较适度的,有效激发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这是政策和市场成功融合的案例。
第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是全方位可持续的。大家听得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优势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电产品,这固然是核心的竞争力,但让其它很多国家不容易短时间做到的,还有我们的产业规模效应,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中国本土培养的大量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这些都为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我们在基础设施、教育科研的举国体制下的努力和积累,和改革开放所吸收的先进技术一起,共同造就了今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辉煌。
最后一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具普惠性、更具社会公平性。新能源汽车得到公共资源的支持,理论上就有普惠的社会责任,也就是应该让这样的公共投入造福大多数人,特别是中下阶层。在学术圈,这叫做能源转型的公平或者交通电气化的公平的问题。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是特斯拉一枝独秀,其产品价格较高,主要服务于中高收入群体。研究也表明,美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主要由高收入群体得到,充电桩的位置也靠近富人区。我们中国消费者可以选择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种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丰富、价格最亲民、配置最慷慨大方的。所以,社会主义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可能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也就是普惠性非常突出。现在我们推广新能源汽车下乡,必将进一步增强其普惠性,是老百姓的利好。
基于百年变局视角,林镇宏教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几个建议的思考。第一,牢记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多个动机,碳减排只是其中一个,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也很重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碳中和语境一定要概念清楚,和其他战略目标统筹考虑。
第二,要继续投入对多种动力电池技术的研究,降低电池安全和资源依赖的风险。第三,要重视居民区和工作区的慢充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创新。
第四,不能够冒进,放弃内燃机技术,要考虑技术传承、就业和国家安全,要重视动力电池和低碳燃料内燃机的协同减碳。
然后,我们要继续发扬产品百花齐放的姿态,让新能源产业既服务于高收入人群,也有服务于中低收入消费者的价廉物美的产品。我们要让中国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和全世界受压抑的需求遥相呼应,相向而行,团结起来,冲破霸权设置的贸易封锁,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进一步普惠全世界,包括那些在推特上抱怨,买不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美国消费者。
编辑: 刘清扬
责编: 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