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媒报道了在2024年12月底,国家医保局发布了一份关注函,内容主要是点名有知名药企通过暗中操作,把同一款药品进行“一药双价”卖出,通过经销商还有医院内部人士的合作,最终把药变成高价最终转移到看病的患者身上,引发大家的强烈关注和热议,有一个重点是,医生每用出一支涉事的药品,竟然就直接可以拿到4块钱的提成,真的是相当的离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报道,涉事的药品是一款名为“银杏叶”的药品,他本来的成本销售底价是8块5,但单支开票价也就是大家去医院看病要花的费用竟然高达25.28元一支,差价差不多17块,基本上多出来的就差不多2倍,而这些用药成本最终就是患者自己来承担。那么,他们些人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药企的药存在着“一药双价”,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款名为“银杏叶”的药,有两个不同的价格,一个是底价,另外一个是开票价。相关的药企最开始的时候按照开票价卖给经销商,然后经销商再转卖给相关的医院或者医疗机构,等到经销商通过自己的渠道把药品卖出去以后,药企再从开票价与成本价里面的“利润”拿出来部分给经销商,他们会通过虚开发票等方式,把这部分的差价变成表面上合理的生意往来,神不知,鬼不觉完成交易。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经销商是怎么样把开票价的药品打进医院里面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因素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医生用出一支药,就可以拿到提成4块”,大家可能觉得这4块钱不多,但积少成多以后会变成一个惊人的数字,大家可以想象医院里面一年下来又多少人看病就应该非常清楚了,这样一来对于医院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最终选择与药企的经销商合作,就这样形成了药企和经销商还有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三方合作。但这种故意提高价格的行为本身就是不合规的暗箱操作,把用药成本直接转移到患者身上,就是这样导致了看病贵的结果,绝对不是大家的错觉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事情也是纸包不住火的,国家医保局经过调查以后,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所以点名涉事的药企必须彻查清楚,在2024年12月底的时候,涉事的药企主动联系了涉事的当地医保局,承诺把这款银杏叶的药品最终定价在11.2块,只比成本价高出不到3块,这个才是合理的价格,涉事的企业表示后续会纠正这样的行为,配合好药品的采集工作。我们不仅要问的事,出了这样的事主动联系,主动降价就完事了吗,难道相关的药企,经销商,还有医院方不用追究法律责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律师指出,这些单位之所以敢这样操作,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惩处的力度太轻,威慑力不够。对此,大家又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