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务工群众在管护韭菜田。黎玉聪摄

季冬正当时,韭香致富忙。眼下,在广西德保县那甲镇餐甲村的田野里,一垄垄绿油油的韭菜整齐排列,田间地头弥漫着阵阵独特的香气,工人们正忙着收割、打包、搬运韭菜,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走进韭菜基地里,只见一片片翠绿的韭菜田如同绿色的海洋,工人们手持锋利的镰刀,手法娴熟地穿梭其间,伴随着“唰唰”的收割声,一把把韭菜被细心地整理成束,整齐地码放在筐篮中。“我们现在韭菜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20多亩,主要销往南宁、深圳,因为气候适宜,所以基本也没什么病,虫害也很少,割一亩在600斤左右,在夏季亩产可达800斤左右,这段时间价格在十三块一斤。”那甲镇餐甲村韭菜基地负责人陆光竹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务工群众在忙着采收韭菜。黎玉聪摄

“今天已经是在收第三茬,我们餐甲村韭菜花基地于2023年4月份开始种植韭菜花,一共120亩。此外,村里还有12户自种60亩,10月底就开始陆续采摘销售,都有不错的收入。”餐甲村党支部书记苏光确说,最近村民早上7点就开始采摘韭菜,确保新鲜的韭菜进入市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韭菜种植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种植风险低、种植简单、管理容易,见效快。目前,基地采用高新栽培技术,种植一次可连续收割三年,种植出来的韭菜根粗叶宽,生长旺盛。基地现在每天的采摘量可以达到600斤左右,冬季批发价每斤售价13元,预计收入可达93万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务工群众在进行培土。黎玉聪摄

餐甲村的韭菜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韭菜种植过程中施肥、浇水、除草、收割等各环节用工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我家就住在附近,从早上7点开始干活,一天上8个小时,与从前到省外务工相比,到韭菜基地干活更方便照顾家里,一天也有100块钱,工作内容也比较轻松。”村里脱贫户陆艳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边说。据了解,目前韭菜基地每天用工20余人,基本是本村或者附近村的村民。

从农村“菜园子”到城市“菜篮子”,近年来,那甲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2025年,那甲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推进餐甲村、巴深村等“一村一品”韭菜苔产业发展,加强政企银深入合作,充分运用网格化扩规模、提质量、创品牌。探索“露地韭菜+设施韭菜”发展模式,完善配套设施,建立育苗基地,加快庭院经济建设,打造“一镇一品”新局面。经过示范带动,那甲镇的巴深村也跟着发展韭菜苔产业,预计2025年全镇种植面积可达1000亩,新增培育壮大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周边乡镇510户群众增收。(黎玉聪 黄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