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又是腊八。

一直很好奇,中国人为什么过腊八?

难道仅仅是因为一碗腊八粥吗?

今天,终于找到了答案。

01

心怀感恩,不负善意

腊八节,又称为“佛成道日”。

相传二千五百多年前,净饭王的太子舍弃王位出家。

苦修六年,每天只吃一麻一麦,身体变得极度孱弱。

尼连河边有位牧牛的女子,见他虔诚心生感佩。

一日王子饿得几欲昏倒,牧牛女忙把一碗乳糜捧到他面前。

王子食用后恢复了体力,得以继续修行。

他发大誓愿:“我若不成佛果,宁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如此,王子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

禅修至腊月初八,终得无上大道。

成为圆满的佛陀,也就是释迦牟尼佛。

从此以后,佛教弟子感念牧牛女布施佛陀的恩德。

每逢腊月初八这日,便为众生施粥、讲经、祈福。

佛教有言:“粥有十利,饶益众生。”

一能资色,二能增力,三能益寿,四能安乐,五能辩说;

六能除风,七消宿食,八能辞清,九能除饥,十能消渴。

十种利益全都熬进这一碗之间,祝愿众生幸福安康。

某种意义上说,腊八节就是中国人的感恩节。

与家人一起,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寓意合家团聚。

把粥送给需要的人吃,更是积德行善。

如果粥吃不完还有剩下的,则更是好兆头,代表着“年年有余”。

小小一碗腊八粥,足以温暖每一位帮助过自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腊尽春回,万物轮转

《隋书·礼仪志》记载:“腊者,接也。”

一岁之末称为腊,蕴含着辞旧迎新的祝福。

过完腊八,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儿也越来越浓。

古时候,天子会选择这一天举行盛大的腊祭,为先祖、五祀奉献贡品。

相传五祀是五位神灵,分别是“门”“户”“中霤”“灶”“行”,是庇佑家庭安康的保家神。

祭祀时,要唱“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感激上苍庇佑,一年来农事风调雨顺。

希望来年土地得以休息,所有雨水都在河道内流淌,昆虫不要泛滥成灾,杂草不要生长在良田中。

辛苦一年的百姓,则会在这一天开怀畅饮、通宵达旦地庆祝,这是古人“解压”的方式。

腊祭过后,朝廷不再兴建劳民的工程,农民也都不再劳作。

直到春天再次来临,万物再次重启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惜物惜福,勤俭持家

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还是个乞丐。

当时正值寒天,他又冷又饿实在没有办法。

只好从老鼠洞刨食,挖出一把红豆、糙米,凑成八种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美美地享用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

从此吃惯了山珍海味,却仍感念当初那碗让他活命的杂粮粥。

于是,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这锅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引得民间争相效仿。

古人云: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

腊八这碗粥,不仅是对一年辛苦劳作的总结。

更是在提醒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敢享受三分,才能余下后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