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民国才女,是建筑师、诗人、文化偶像,鲜有人知她性格急躁。

争论时常用三种语言切换,语速快、气势足,总能占据上风。

这位看似温婉的才女,为什么吵架时如此犀利?锋芒和急躁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徽因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尤其是语言方面的天赋,她精通中文、英语和闽南话,这三种语言,也成为她生活里锋利的工具。

关键时刻,林徽因可以用语言扭转局势,也可以用语言,让对手毫无招架之力。

关于她语言天赋的事,朋友中流传着许多小故事,而她吵架时“多语言切换”的本领,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1930年代,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负责中国古建筑的测绘,和保护工作。

一次,与当地政府的一位负责人,在北京的古建筑保护会议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对方态度强硬,坚持要拆掉一部分老建筑,理由是修路更重要,古建筑“没什么用”。

林徽因直接站了起来,用标准的普通话质问对方:“你知道这些建筑有多少年历史吗?知道它们代表什么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对方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林徽因直接用英语转述了一遍,又用闽南话加重语气补了一句,声音里充满了火药味。

会场的人被震住了,那位负责人也不得不妥协,这样的事情,经历过不少,在争论中表现出的果断和犀利,让许多人望而生畏。

还有一次,林徽因和梁思,成为北京城的老城墙保护问题,与几位官员讨论,对方一再强调“城墙影响城市发展”,建议拆掉一部分。

林徽因当场拍桌子,用英文和普通话来回切换,列举了大量外国古建筑保护的案例。

她的语速越来越快,情绪也越来越激动,直把对方说得哑口无言。

旁人评价,她逻辑清晰,声音里还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会后,有人调侃:“她吵架可真厉害,换着语言骂人还带理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徽因的争辩风格,不是无端的情绪发泄,是她的学识和信念,在支撑她,相信古建筑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那些妄图破坏它们的人,在她眼里短视,还带有某种“文化无知”。

对这种无知,林徽因从不手软。

林徽因的急躁,既是天性,也是环境塑造的结果。

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家庭关系并不简单,父亲林长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提倡新思想,对女儿要求极高。

母亲却因父亲长期冷落,生活在压抑中。

林徽因从小,就在父母的矛盾,和家族压力中长大,这种环境,让她性格中多了一些,急躁和强势的成分。

和丈夫梁思成之间的相处,也充满了这种急躁的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思成性格温和,林徽因急脾气一上来,从不管对方的情绪。

一次,两人因为一张建筑图纸的修改问题吵了起来,梁思成觉得,设计方案可以稍微妥协,林徽因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必须按照原计划进行。

直接打断梁思成的话,语气尖锐地问:“你到底懂不懂设计的精髓?这是艺术,不能妥协!”

梁思成被她怼得愣住了,脸色有些尴尬,也没有再反驳。

林徽因吵架的时候,脾气确实急,好在吵完也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有一次,她和梁思成,因为一件小事吵了很久,梁思成生气地跑去书房不理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徽因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冷静了很久,等梁思成出来的时候,递过去一杯热茶,轻声说:“刚才我语气不好,我真的太着急了”,她的坦率和真诚,让梁思成的怒气也随之消散。

急躁的林徽因,与朋友之间,也有过激烈的争执。

和哲学家金岳霖的友谊,就是在一次次争吵中建立起来的。

金岳霖性格沉稳,在思想观点上却不轻易退让,两人经常因为哲学问题,或文学话题,辩论不休,林徽因急得拍桌子,金岳霖却总能保持冷静。

一次,林徽因气得摔门走人,过了一会儿又折回来,说了一句:“不行,我还是得把话说完。”

金岳霖看着她,无奈地笑了,说:“你这个人,急起来像火山一样,但还是挺喜欢,你这种劲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徽因的急躁,背后藏着,她对人和事的高标准严要求。

无论是对建筑设计、对文化保护,还是对待朋友和家庭,总是希望事情做到更好。

她急,不是因为无理取闹,而是因为在她心里,很多事情容不得敷衍和妥协。

在学术和社交场合,林徽因的个性更是锋芒毕露,常常让对手无地自容,并非刻意炫耀,而是因为她的学识,足够支撑她的自信。

作为民国时期,接受西方建筑教育的女性之一,林徽因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更有敏锐的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在讨论学术问题时,林徽因直言不讳的态度,让人既佩服又敬畏。

1940年代初的一次学术座谈会上,林徽因和一群建筑学者,讨论北京古建筑的保护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会的一位男性学者,质疑她的意见,甚至有些居高临下地说:“林女士,这种复杂的工程,可能还是需要,更多有经验的男性来研究吧?”

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变得有些尴尬,大家都盯着林徽因,想看她会怎么回应。

林徽因冷冷地看了对方一眼,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建筑的价值不分性别,只分专业与否。如果您认为我的观点不够专业,请提出具体反驳,而不是以性别来质疑我的能力。”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对方被林徽因的气场震住,顿时哑口无言。

林徽因的直言不讳,也让她在建筑领域赢得了尊重。

和丈夫梁思成,在1937年提出的“北京城墙保护方案”中,主张保留北京老城的整体结构,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许多城市规划者,认为城墙已经落伍,主张将其拆除,为现代化建设腾出空间。

面对这样的观点,林徽因毫不妥协,在一次讨论会上指出:“城墙是历史的延续,是文化的骨架。如果我们今天拆掉它,就像切断了北京的血脉。”

她用流利的中英双语一一列举世界各地的古城保护案例,论据充分,逻辑缜密,让在场的人无法反驳。

在学术场合,社交场合,林徽因的语言锋芒,也让人印象深刻。

与许多民国名流往来密切,林徽因从不奉承,也不迎合,常常是有话直说。

一次,与张幼仪见面,张幼仪提到自己,在婚姻中感受到的,压抑与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徽因直言道:“一个女人的价值,从来不该由男人来决定,无论别人怎么看你,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她的这句话,直接却诚恳,打动了张幼仪。

与金岳霖的友谊中,也不乏这样的直率和犀利。

一次,金岳霖对一篇哲学论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林徽因认为他的观点有偏差,当场提出反驳。

甚至半开玩笑地说:“金先生,哲学家是要严谨的,不是写散文,您是不是逻辑链条漏了几段?”

金岳霖听完微微一笑,说:“您骂得对,逻辑没问题,可我看您急得脸都红了。”两人争论不休,这样的争辩,却让他们的友谊愈发深厚。

在那个讲究圆滑与世故的时代,林徽因的锋芒显得格外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直率常常让人不适,却也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真诚,和强大的内心。

如果说林徽因性格中的急躁和锋利,让许多人对她敬而远之,那么她与哲学家金岳霖之间的友谊,就是她性格中柔软的一面。

这段友谊让她的生命多了温暖,也成了民国历史上,一段让人感慨的佳话。

金岳霖是清华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与林徽因和梁思成,住在一个院子里。

他们的友谊起于学术,却远不止于学术。

林徽因的直率与急躁,遇上金岳霖的冷静与幽默,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每当林徽因与梁思成发生争执,金岳霖常常是那个劝架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很了解林徽因的脾气,也知道她急起来是什么样子。

有一次,梁思成和林徽,因为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林徽因气得摔了手里的书,梁思成一脸无奈地跑去找金岳霖:“你快来看看吧,她又火山爆发了。”

金岳霖一边笑一边摇头,说:“得了吧,你知道她嘴厉害,怎么还敢惹她?”

说着就拎着茶壶去了林家,把两人拉到一张桌子上,笑着说:“行了,再吵我就搬走,没人调解你们了。”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感情,不只是朋友那么简单。

他一直爱着她,只是从未让这种感情,影响三人之间的关系。

林徽因的晚年,身体逐渐衰弱,金岳霖每天都坚持来探望,一次,林徽因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呀,怎么比梁思成还要体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岳霖听后只是一笑,轻轻说道:“我只是想在你需要的时候,能多陪陪你。”他的这份深情,让林徽因也感到温暖。

林徽因去世后,金岳霖终生未娶,他曾对人说:“林徽因是这个世界上特别的人,我再找不到第二个。”

金岳霖将对林徽因的感情深藏心底,用一生去怀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徽因的一生,才华横溢,语言犀利,却也急躁、直率,这种多面性格,让她成为了一个既鲜活又复杂的存在。

急躁和争辩,是因为对学术和生活的热爱;锋芒,是对文化和美的坚守;柔软,则藏在那些真正了解她的人心中。

这样一个林徽因,或许才是真实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