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并会在适当的时候随着阳光照进现实。白银市白银区第十三小学美术教师张静便是该校麻彩创意社孩子眼里的那道“光”。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孩子们利用身边司空见惯的纸盒、空瓶、枯枝、花叶等物件,将心中所想所思的一幅幅画面,通过一根根普通的麻绳都“编”成了现实。

废品再利用 焕发新光彩

周五的下午,走进白银区第十三小学麻彩创意社课堂,只见70多平方米的教室四周展架和中间狭长的手工台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近百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各类麻编工艺品。20多名不同年级的孩子正围坐在桌前,有的拿着画笔在纸板上精心绘着底稿,有的手持剪刀在玉米叶上剪制花瓣,有的拿着热熔枪往自己的作品上粘绕着麻绳……

“这是葡萄图,果实是孩子们用彩泥揉制再用麻绳盘绕出来的;这是梨花图和玉兰图,枝干和花叶都是孩子们将枯树枝和干玉米叶与麻绳相结合创作的;这是艺术花瓶,瓶体是废酒瓶,上面的艺术花纹是孩子们用麻绳缠绕出来的……”张老师指着眼前的“艺术品”一件件地介绍。

这是这学期最后的一堂麻编手工课。张老师并未指定创作内容,一切都按照学生们的意愿进行。遇到有问题的学生,她都会及时给予专业指导和热情帮助。

“咱们这个社团手工制作的主要原料为麻绳,辅助材料也多为大家生活中很常见的用具、纸板、铁丝以及花草树木枝干枯叶等,取材十分方便。孩子们通过设计和灵巧的双手,把这些废旧物品用一根根普通的麻绳进行艺术加工创作,不仅使它们变成了一件件别具特色的艺术品,实现了废旧再利用,而且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张老师说。

入社新成员 先做两件事

选用麻绳作为创作材料是2013年张老师在黄河岸边游玩时,看到扎绑羊皮筏子的麻绳后突然迸发的灵感。“麻绳在北方十分常见,其体柔韧有力,可盘可绕,可塑性强;其色素雅,几近黄土本色,可承载黄河文化元素;又可与各种材料进行搭配创作,繁简中透露变化,朴素中彰显时尚,能激发人的创作兴趣和热情。”张老师说。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与尝试之后,2015年,张老师将麻绳编织正式引入社团课堂。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渐渐熟能生巧,盘出了优雅别致的麻绳、古朴素雅的手工箱、麻绳做花点缀的帆布袋、优雅美观的艺术花瓶、果篮等。当一根根不起眼的树枝、一片片失去色彩的枯叶、一个个废弃的空瓶经过麻绳的精心盘绕点缀,最后被创作成了一件件焕发艺术色彩的麻编作品时,学生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你发现没有,我们麻彩创意社的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手工箱和一件围裙。用麻绳给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手工箱和一件围裙是每一位刚进入社团的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张老师说。

学生创作麻编作品不仅获得了家长的支持和好评,也让该校的麻彩创意社声名日显。为此,白银市、白银区教育部门还组织其他学校教师前来观摩和学习,甚至还将全区美术优质公开课评比赛场设在该校麻彩创意社教室。2021年,该校麻彩创意社被评为“白银区中小学优秀艺术美育特色社团”。

大型麻绳画 “走”进课堂来

“老师……老师,你能不能用麻绳把九色鹿编出来?”去年国庆节前的一节社团课上,张静老师在问孩子们最想编织什么东西时,大家近乎异口同声的呼喊让她认真考虑了一下后,便答应了下来。

《九色鹿》是不少孩子看过且终生难忘的一部国产经典神话动画片,其中的九色鹿不仅是美丽、善良、神奇、正义的化身,更是不少孩子心中的“英雄梦”。为了满足孩子们的这一愿望,张老师经过近两个月时间查找资料、精心构思、反复推敲细节之后,终于于近期将其完美地用麻绳再现了出来。看着宽1.5、高1.8米左右的“麻编版”九色鹿仿佛从课堂墙壁上呼之欲出,孩子们在为其惊艳叫绝时,也再次感受到了麻编作品的艺术魅力。

“其实这幅作品的手法已不仅局限于平面编织了,它还包含盘、绕、堆、塑等技法,更像一幅麻绳浮雕壁画,富有立体感,因此我叫它‘麻塑’。”张静老师介绍道。

除“九色鹿”之外,张老师还结合白银凤凰地标素材创作出了“凤之韵”,根据传说创作出了寓意吉祥的“龙之魂”,利用植物叶片与麻绳创作出了百鸟之首“雀之灵”等数件大型麻绳浮雕作品。这也是她在传承传统麻绳编织技艺的同时,进行的大胆探索和有益创新。

葡萄图、牡丹图、玉兰图、苹果图、南瓜图、柿子图、戏剧脸谱、“梅兰竹菊”“十二生肖”……如今,麻彩创意社的孩子们在张老师带领下徜徉在麻绳创作的广阔天地里,创新激情不断,创作灵感层出不穷。“我已经向白银区有关部门提交了麻绳画非遗传承人申请,目前正在等待审核批准。”张老师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万盈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