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当年毛泽东如是评价

荣氏家族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为数不多的百年家族之一,没有哪几个家族能够像荣家这般发荣滋长。

这个家族历史渊源,在清朝年间就已经闻名遐迩。荣氏家族至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为国家培养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其中以商界人士最为突出,出过三个首富,还有许多在外海商界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家族资产已经超过万亿。

这个家族后代非常低调,因此被称为"中国隐形首富家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氏家训)

从近代开始荣氏家族就为中国做出众多贡献,因此在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时,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从创业先人荣宗敬、荣德生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到第二代率先提出了公私合营,掌门人荣毅仁的“红色资本家”、“国家副主席”,从荣家第三代子孙荣智健的“中国首富”到荣氏第四代曾孙明杰的商界明星,无不显示出荣氏家族人物的非凡的商业才干。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以说没有第二个荣氏家族。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这个隐形首富家族几代人的故事和功不可没的家族办公室。

荣氏家族一代—面粉大王荣德生

荣氏家族第一代,一般是指荣宗敬和荣德生两兄弟。荣德生就是著名的民族资本家、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宗敬支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德生支派)

创办广生钱庄

1896年,荣氏兄弟与别人合伙在上海开设“广生钱庄”后来不久其他股东便撤资退出。从1898年起,广生钱庄由荣家独资经营。1908年,由于哥哥荣宗敬在上海投资的裕大商号搞投机生意失败,亏银60多万两,广生钱庄受到牵连,不得不歇业关闭。

成为面粉大王

荣德生南下广州时,看出了面粉行业的商机,1902年,荣氏兄弟在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保兴”有保证兴旺的意思。保兴苦撑一年后,大股东见实业无利决定撤股,但兄弟俩人却决定增资,并四处筹钱,并将面粉厂名字改为“茂新面粉厂”。直到1904年,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面粉在东北三省的需求陡然增加,生意一下子就好了,面粉价格也随之上涨,荣氏兄弟的面粉生意也随迎来了春天。

两兄弟从1912年到1917年,一口气开出了”福新面粉厂”等九家工厂,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全国抵制日货运动高涨,荣氏兄弟再次抓住机遇,继续扩展企业。到1922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已经达到12个,其生产能力,已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厂生产量的1/3左右,荣氏兄弟也因此获得了“面粉大王”的称号。

建立棉纱帝国

在开设面粉厂的同时,荣氏两兄弟也于1905年创办“振新纱厂”,1915年,荣宗敬在上海郊外的周家桥开建“申新纱厂”,正好赶上欧战,上海的棉纱价格大涨,从每件90余两狂涨到200两,出现了“一件棉纱赚一个元宝”的暴利景象。“申新纱厂”在开工后的三年里,盈利从2.06万元增加到22.2万元,3年增长10余倍。

荣氏兄弟性格迥异,荣德生处事慎重,考虑周密,而荣宗敬则敢于冒险,做事有魄力,在兄弟俩默契配合下,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至此,荣氏企业系统基本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粉厂)

荣氏家族二代—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荣家第二代,按照长幼排名,分别是指:荣伟仁(早逝)、荣鸿元、荣鸿三、荣鸿庆、荣尔仁、荣毅仁、荣鸿仁。其中荣毅仁最为百姓们熟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毅仁)

荣毅仁生于1916年,1937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正值日本全面侵华,建国前夕,荣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其他资本家一样,纷纷离开大陆,而荣毅仁决定留下来。

1952年,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从荣氏家族一把手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将荣氏家族的产业和生意全部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荣毅仁。荣毅仁从小在浓厚的家族企业氛围中长大,耳濡目染地了解到许多商业知识,而他本人也得天独厚的拥有着过人的商业头脑。

新中国成立后,一切正处于百废待兴之时,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商业环境十分宽松。荣毅仁在接手过荣氏家族的产业后,第一步就是结合当时的时代做出战略调整。

打破严格的行业垄断,寻求海外高级技术的支持以完成产品的迭代升级。同时,荣毅仁在父辈的教育之下,也深怀一颗感恩之心。

他知道自己和荣氏家族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盛景,全部是因为国家给荣氏家族创造的安定和平的经商环境,所以他始终怀着一颗壮志报国的心。在荣氏家族发展新一轮产业的同时,荣毅仁也经常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当选上海副市长

1956年,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普遍的尊重。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以老市长身份,为荣毅仁助选上海副市长,1957年后,荣毅仁出任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其实荣氏家族并非一帆风顺,文革时期荣家当时几乎是被打击得一蹶不振,剩下的一些零星资产也被没收了。1979年之后,荣毅仁被平反了,荣家再起走上崛起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小平与荣毅仁)

首任中信集团总裁

为了探索国际经济合作之道,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荣毅仁于1979年10月成立了一个直属国务院的CITIC投资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现“中国中信集团公司”)。邓小平以三顾茅庐之礼数,聘请荣毅仁来当首任总裁。不久,荣毅仁便以大上海资本家的经营谋略和中国政府强大的帮助下,使CITIC所向披靡。

当选国家副主席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选举荣毅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这位76岁的红色资本家又重新扮演起政治家的角色,再次把自己亲手缔造的商业王国交给了他的助手魏鸣一和王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他既爱国又有本领,应当选为国家领导人。”—陈毅

有一位香港记者这样形容荣毅仁:

“身材高大、满头银发,一身法式双排扣西服,挺直的腰板,总给人以器宇轩昂的感觉。”

2000年,荣毅仁及其家族被《福布斯》选为中国50富豪第一位,其个人及其家族财产为19亿美元。

荣毅仁的一生,始终在资本家与政治家之间转换,荣毅仁将自己苦心孤诣打造的中信集团献给国家而不要求回报,他还经常捐助学校、做慈善,在完成自己报国梦想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荣氏家族的声望和名誉。

荣氏三代—大起大落荣智健

荣家第三代属于“智”字辈,分别是指:荣智宽、荣智健、荣智鑫、荣智美、荣智权、荣智慧。其中,荣智健最为大家熟知。

荣智健,1942年出生于上海,那时荣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荣智健追忆青少年往事时说:“我们在上海的大房子是私产,家里有许多个佣人和中西菜厨师。父亲出入乘坐别克,后来换了一辆奔驰300。”

香港发家

36岁荣智健踏上了前往香港的路,当时荣家在香港投资的几个纺织厂,有30多年没有拿股息,这数百万的股息成为了荣智健在香港发展的基础。他以600万港币起家,短短几年,他的个人财产已经升至4800万美元。1986年对于荣智健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荣智健进入中信香港任董事总经理,进香港中信,荣智健只有两个条件,“用人制度自主”和“相当的权力”。

“收购香港”之战

20世纪80年代,中信香港发动了“收购香港”之战。1987年1月,中信香港决定收购国泰航空12.5%的股权。其后,又收购港龙航空38.3%的股权,收购香港电信公司20%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以40亿元资金收购了资产值70多亿元的恒昌企业。

当时香港媒体一片惊呼荣氏家族要收购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大楼)

通过一次次蛇吞象的收购举措,荣智健时代的中信集团的商业帝国版图辽阔,从房地产、贸易到隧道、再到民航、发电,包罗万象。

中信集团分家

1996年,荣智健向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提出分家请求。此时,父亲荣毅仁已经成为了国家副主席,当时中信集团内部高层没有人相信王军会同意荣智健的请求。但结果以荣智健为首的中信泰富管理层获得了25%的股权,而荣氏也一跃成为中信泰富第二大股东。

坊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他巧妙地利用了1997年香港回归的背景,表示放股管理层,可以体现中央对香港的灵活态度,展示一个认同世界规则的中国政府。

2002年开始,荣智健登上了中国首富的位置。荣智健后来也多次荣登福布斯和胡润中国富豪榜榜首,但是他在中国富豪慈善榜上却“默默无闻”

衔玉而生、大起大落

2009年因“澳大利亚投资动荡”,因投资外汇一天亏损约150亿港元,面对中信泰富巨额亏损和股民的万般指责,他不得不抱憾辞职。此外,他还必须接受香港商业犯罪部的调查,直到2017年才判定荣智健没有从事过市场操控行为,但即使这样也改变不了荣智健黯淡离场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智健)

荣家第四代—厚积薄发

荣智健曾表示,他的子女应该是“信”字辈的,但“文革”期间,他觉得明白事理、明辨是非,比“信”更重要,因此给子女以“明”字起名。

如今,真正能算得上荣氏家业第四代继承人的就只有荣智健的后代了,分别是荣明杰,荣明方和荣名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明杰)

荣明杰(荣毅仁孙子,荣智健长子),荣智健在文化大革命时,与太太任顺弥一起被下放到四川凉山改造,荣明杰就在这个年头出生。他在北京长大,由祖父荣毅仁悉心教育,上大学时才离开北京。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中信泰富,2000年开始担任中信泰富董事,他还担任上海中信泰富广场有限公司和上海老西门新苑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董事,被视为荣氏产业的主要继承人。

荣明杰与父亲荣智健及妹妹荣明方相比,为人行事都更为低调,2005年4月,他在故乡江苏,被增补为九届省政协委员,并于2008年成功连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明方)

荣明方(荣毅仁孙女,荣智健独女)于199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经济学学位随即返回香港加入中信泰富,现为中信泰富集团财务部的董事、中信泰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主席,同时兼任香港东区海底隧道公司董事。

荣明方在2005年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评价祖父荣毅仁 “是一个非常公正和正派的形象,他的这种为人处事的态度最值得我们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明棣)

荣明棣,是荣智健的小儿子,生于1983年,关于他的消息并不多,坊间盛传荣明棣和霍英东长房唯一的孙女霍思纬恋爱。

荣家第五代

如今的荣氏家族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荣氏亲属大约超过了600人。后代传人虽然不如祖辈的能力卓越,但依旧各领风骚,只是当年的成就很难再有人超越了。

荣氏家族涉及的企业已经渗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银行、工业、商业甚至是农业都有荣氏家族存在的痕迹。荣氏家族是商界不可多得的常青树,也是祖国的骄傲。

荣氏家族的财富传承工具

荣氏家族成员远赴海外后,荣家就开始了隐秘化传承。根据公开信息,来到香港的荣家二代们成立了类似荣氏家族资金管理委员会的机构,后独立出来成为荣家的家族办公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海兰)

在一次《中国企业家》采访中,荣海兰(荣宗敬孙女荣海兰)说道:“我们的家族基金架构偏向英式风格”。家族办公室一方面掌管家族资金的出入和分配,另一方面对荣氏家族企业担负起控制和监管的职能,并最终对由荣氏家族成员组成的董事会负责。

荣家后代年满十八岁之后就会成为家族基金董事会的一员,他们可以参与家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但也有很多像荣海兰这样不喜欢对着自己的财务顾问们呈交过来的报表和数据,转而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荣家企业运行得已经非常平稳了。我只关心我的钱,每年是增多还是减少了!”荣海兰大笑着说,“有专业的人在管理,何必自找麻烦?我相信我们家族的公平性。”

荣氏家族成员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这笔财富。“更幸运的是,长辈们没有设立太多的限制,如果要是吸毒,就会被赶出家门,还有不能欺骗和赌博”,荣海兰说道。

家族基金保证了荣氏家族的平稳过渡和此后的数代传承。荣家第三代、第四代则已经逐渐西化,荣海兰竭力强调荣家已经融入到美国的主流社会之中。她的哥哥荣智江毕业于音乐界的“哈佛”——茱莉亚(The Juilliard School)音乐学院,在他去世之前,荣氏的家族基金一直由荣智江在管理。荣海兰自己则选择在纽约大学读戏剧专业。与所有的名媛一样,她也曾热衷于时尚与演艺,经常在贵族圈中亮相,当过名模、演员,还多次主办过选美比赛。

除了传承之外,荣家成员在慈善领域遵循着祖辈的教诲,设立了多个慈善公益基金。比如荣海兰则干脆把自己牵头设立的公益基金挂在中华慈善总会、红十字基金会下面。荣智健还设立“荣毅仁教育基金”“荣智健教育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2年8月,成立荣氏族益会,岁月飞逝,才贤益盛、沛泽愈宏、冀盼荣氏代代兴旺,人才犟出。待资厚之日,寖及族外。)

荣氏家族的慈善事业涉足教育、地方发展、基建、慈善救济等,荣氏家族的社会公益突破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发展,既符合中国人情社会特征,又融入了西方理念,对中国企业家的传承和慈善之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荣氏家族一代、二代跌宕而传奇的故事已经随风而逝,但荣海兰说:“很多东西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如今的荣家后代秉持的不是荣宗敬当年作为创业者激进而创新的作风,而是恪守‘固守稳健,谨慎行事,绝不投机、敬业、节俭,灵活’的祖训。”

荣誉和财富,若没有聪明和才智,是很不牢靠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