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日本的那几天,简直是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脸“这是什么神仙地方”的感觉。

说实话,我对日本的了解真不深,去之前,也不过是脑袋里有一些典型的刻板印象:日本人彬彬有礼,街头干净整洁,吃东西的规则很多,生活节奏比任何国家都要有条不紊。

可在这儿待了几天,才发现,很多“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不小的落差。

尤其是拿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发达国家”比,简直就像拿苹果和榴莲比,都是水果,但差得远了。

1.物价让人怀疑人生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叫“掉进米缸的老鼠,已经不知道米的味道”。

我在美国待了那么久,对“”已经有了免疫力,出去吃个饭或者买个东西,总是本能地计算一下价格,看看自己钱包里能不能忍受这笔开销。

但是,日本的物价真是把我“惊艳”了一下,让我瞬间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了另一个次元。

刚到东京的时候,第一顿饭就在附近的餐馆吃的。

一个普通的拉面,500日元,差不多就是3美元!3美元啊!

这在美国,连个杯装的饮料都买不到吧?更别提面了。

对我这种在美国习惯了“”字当头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天降的“福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看街上的餐馆,一份鳗鱼饭才950日元,大概6美元吧。

6美元啊,我都差点以为我闯进了外星球。

更神奇的是,在东京银座那些高端餐厅,吃一顿和牛套餐每人大约是16000日元,折合100美元。

这在美国,别说和牛了,就是普通的牛排都能让你破产。

还记得我在美国的时候,有一次在一家所谓的“高档餐厅”吃饭,菜单上标注的价格根本看不清楚,结账时才知道,人均消费超过了200美元。

你说,200美元在美国能干点啥?买个奢侈品的袋子吗?买个机票去欧洲?不,这200美元,在日本连个大餐都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也去过便利店,想看看有什么好玩的。

日本的便利店真是让人笑出声来。

你随便拿起个东西,价格都不会超过1美元,质量还相当不错。

记得我在美国的便利店,每次买个小东西都得心疼好一阵:这不就是个用来消磨时间的小零食吗?在美国,这个“时间消耗小零食”可能就得标上个3到5美元的价格。

相比之下,日本的便利店,简直是天国。

零食、饮料、文具、小玩意儿应有尽有,还特别实惠。

简直让你怀疑人生:在美国的便利店,店员可能都得找个“超能力”,才能应对高价格。

而在日本,便利店就是个花钱最轻松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吃货的天堂

除了物价,最让我着迷的就是美食了。

日本人真是把吃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从食材选择到烹饪方式,每个环节都充满了艺术感。

你看那些寿司店,从高端的到街头的,几乎每一口都让你觉得“这才是吃的意义”。

而且,他们不光在做菜上下功夫,在就餐环境、就餐体验上也有独到之处。

你去过日本的餐馆后,基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吃饭”这件事和中国、美国完全不同的地方。

记得有一次,我去了一家烧肉店,这家店的环境不错,但并不华丽。

坐下后,服务员端来烤肉,简直就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轰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餐厅的气氛特别安静,每个人都在专心地吃着自己的东西,没人说话,也没人急着抢菜,反倒让我这个外来人觉得有点儿“压抑”。

不过,好吃的东西你就忍不住吃得更多,每一口肉都能感受到它的“用心”,就算你再怎么狼吞虎咽,也会觉得“这种吃法就该叫高雅。

而最让我震惊的,是价格。

一家三口,吃一顿烧肉,竟然也不过50美元。

50美元啊,像我这种在美国经常出入大排档的人,都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美国,要是去一家相对“不错”的烧肉店,轻轻松松一顿就能花个几百美元。

这么算下来,日本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让你在经济负担上完全放松,而吃的每一口都能让你感受到浓浓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东京的高楼大厦与地产广告

你要是觉得日本就只会便宜,那可大错特错了。

东京的高楼大厦,简直是一座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墙上都反射着人们的生活欲望。

虽然东京市中心的房价也不便宜,但在外面的一些地方,依然能看到很多人买不起的豪华住宅广告。

记得有一次,我在地铁站外瞄到一个房地产广告:一套房子才2990万日元。

你没听错,2990万日元,不到20万美元。这可是东京啊!

你要知道,美国的某些地方,根本连个差不多的公寓都买不起。

不过,这还不是最惊人的。

真正让我感到“暴击”的是,日本的那些租房广告,你可以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找到在市区的好房子,而在美国,尤其是那些大城市里,你根本没得选择。

即使你能省下一些“面子”,最终发现房子就是个比柜子大点的地方——没有什么“生活”的感觉。

你们知道吗,在东京生活,坐地铁还是特别舒服的。

每个车厢宽敞,通风也好,乘客都是安静的“温文尔雅”人——我说的“安静”不是说你连打个喷嚏都得小声,而是大部分人就是低调、不做作。

很少有那种在地铁里喧闹的情况,而在美国,你随便一趟地铁,听到的就是“你干嘛?!”,或者“给我站远点!”——美国的地铁就像一个战场,真的是“人声鼎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日本与美国的“差距”

总的来说,日本给我的感觉,简直就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

你说美国也算发达国家,可日本无论在生活质量、物价水平、城市规划上都给我一个巨大的“对比”。

美国的高消费、过度包装、乱七八糟的管理,和日本的井井有条、简约有度,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我有时真想,能不能把日本的“物价”带到美国,让美国人也尝尝这种便宜又实惠的生活体验?不过,想想又不行,因为美国这片土地上,如果一切都变得便宜,恐怕连上帝都得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国际化”?先别急,来瞧瞧这些细节

日本的“国际化”,哎哟,乍一看,确实不差。

你去了大多数旅游城市,特别是像东京这种“发达的城市”,都能轻松感受到“高效”和“国际化”的氛围。

街头满大街都是说英语的外国游客,餐厅和商场里也几乎无所不包,甚至地铁站的报站声音,都能准确地用英文告诉你下一站。

可是,别急着高兴。

就在我以为我已经进了一个完全无障碍的“国际化天堂”时,现实狠狠地给了我一个巴掌。

首先,信用卡支付的问题。

大部分地方都能够欣然接受美元信用卡,尤其是餐馆、便利店,甚至一些旅游景点也不例外。

让我有种“嘿,和美国差不多”的错觉。

你说,这本该是个好事对吧?我的钱包里不带现金,能刷卡就好了。

简直比在美国还省事。但是,等我进了某个药店,我发现,我的信用卡居然被婉拒了!

这让我有点呆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说我在美国刷卡早已是家常便饭,可你在东京居然会碰到这种尴尬情况?我的银行卡看上去就像是被拒绝的外星人,根本无法理解为何在日本有些地方竟然不接受信用卡。

要不是我自己转头去找现金,我差点就晕过去。

这事儿就让我想起了我在成田机场的遭遇。

当时我试图用英语和售票员沟通,想买张交通卡。

刚开口,售票员的英文让我愣住了。

那英语口音,不是“日式英语”那么简单,而是那种要花时间“猜谜”才能听懂的那种。

我们俩站在那里,互相看着,心里都想着:“是不是得找个翻译器才能顺利完成这项任务?”

不说别的,机场作为国际化的门户,居然能让人感受到这么浓厚的“本土气息”,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颠覆性体验。

日本的英语水平,真得让人“啼笑皆非”。

你别说了,到了最后,这事儿就成了我在日本的“独家记忆”。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国家,连个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都能让我在购买一张地铁票时卡壳,我的情绪大概就只有一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 游客脸:从美国到日本的亚裔人群

不得不提的是,日本是个游客大国,你随便走一圈,基本上能听到各种语言。

美国人、欧洲人、中国人、南美的旅人……各种肤色和语言的混搭让人有点应接不暇。

尤其是那帮来自美国的亚裔,他们最容易在日本被认出来:一身休闲装,背着巨大的背包,脸上那种迷离的、似乎刚调整完时差的表情,显得和这个严格有序的国家格格不入。

他们走路总是“懒洋洋”的,似乎把自己当成了漫游星球的宇航员,完全不管这个秩序井然的国家里,周围人是不是都在用一种“超速行走”的方式应对生活的每一天。

真心觉得,在这种日本的城市街头,这群美国的亚裔简直就是不和谐的音符。

不过,也不能怪他们。

日本的生活节奏,实在是快得让人无法适应。

你随便在地铁口站一会儿,旁边就会有一群人从你身边飞快地走过去,那种匀速行进的姿态,感觉像是每个人都定好了时针,分秒不差。

要是你在地铁站里走得慢一点,后面的人眼神肯定不怀好意,仿佛在说:“快点,别耽误我们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列车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秩序感:把个人自由压得喘不过气

说到日本,最让人感慨的就是纪律性

这国家的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各种秩序的体现。

地铁、公交、街道,甚至连垃圾桶的放置,都有一种严密的规划感。

走在东京街头,你总是能看到路人安安静静地排队等红灯,哪怕是人行道上没什么车,大家也得守规矩。

大家排队的方式也非常“统一”,看着这群人,你总能感觉到“日本的秩序感”已经深入骨髓。

不过,秩序感虽好,有时候也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就说这垃圾桶的问题吧,简直是我在日本最直观的感受。

你想丢个垃圾,站在街头四处看看,一个垃圾桶都没有

要不是附近有便利店,你可能都得去找个厕所,把垃圾藏起来。

而且,丢垃圾的规则也非常复杂,得根据种类来分类,有时候你一个随便丢下去的纸袋,可能就会被人指着鼻子说:“这可不是正确的丢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说,这哪是规范,分明是“压抑”个体自由的行为。

连个小小的垃圾袋,都能逼得人小心翼翼地去遵守规则,这日本的“秩序感”不知不觉就把人的自由压得喘不过气了。

相比之下,美国人和我们就自由多了。

是的,他们吵闹,直接,敢说敢做,社交礼仪虽然五花八门,但总能感觉到一种“个体自由”的氛围。

他们不太在乎社会地位,也不太相信“规则”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反倒是在这种做自己”的氛围中,很多时候他们反而活得更轻松,反而能从中找到更多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