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 马立新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人民健康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全局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将其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予以部署。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规格成立省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省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融合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山东建设,建成了全国体量第二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家医院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达到9个、数量全国第二,率先布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43个,所有市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均达到三甲标准,县医院服务能力全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达标率全国第一。全省公立医院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均为全国第一。社区医院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服务人口1万人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标准,45.3%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按照“五有三提升”标准完成改造村卫生室10601个;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九成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群众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我省在健康中国行动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综合评价全国第二。截至2023年底,全省人均预期寿命79.9岁,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4.18/10万、2.61‰,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是一项全局性、整体性、跨领域、跨部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共建共享”,坚持优先处理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与注重长远性、基本性和战略性的发展并重,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强大动力、巨大合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保障条件。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强大动力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从实践看,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环境变化等给卫生健康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就医不方便、不舒适等,其深层次因素是存在一些结构性、制度性的不足。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必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强大动力。主要任务是锚定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这个目标,建立完善健康优先发展的规划、投入、治理政策法规体系,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提供有效制度支撑。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健全目标统一、政策衔接、信息联通、监管联动等机制。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入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着力提供公平可及、就近就便、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做好应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充分准备。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健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完善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医药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进中医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增能,加强中医优势专科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推进“共建共享”,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巨大合力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涉及内容广、社会关注高,必须构建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医者先行、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总体格局。

要始终坚持党对人民健康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健康优先发展全局性工作,定期研究部署推进过程中重大事项,确保战略能落实落地。

要发挥卫生健康系统的主力军作用和专业技术优势,牵头开展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日常性工作,深入研究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和有效方式,提供专业支持、当好参谋助手。

要强化部门协作配合,齐心协力,共同研究细化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措施,共同深入推进健康优先发展。

要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健康保障主体社会化、健康治理实施社会化、健康认知传播社会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丰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深度参与医药科技创新。

要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观念,激发每一个人热爱健康、珍惜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激发维护自身健康的内生动力。

要强化宣传引导、普及健康教育,用好国家、地方、机构各层面的发展经验,为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营造良好氛围。

坚持优先处理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与注重长远性、基本性和战略性的发展并重,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可持续发展能力

卫生健康事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基本职责。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一方面,要客观判断卫生健康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强调优先处理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瓶颈问题,尤其对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应该优先解决、优先发展。另一方面,优先发展也必须是具有长远性、基本性和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让人民可以接受公平性、可及性的健康服务。要始终将公平性贯穿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全过程,服务和保障每个个体、每个人群的身心健康,特别注重和保障妇、幼、老、残等特殊群体健康权益。要不断提高卫生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实现医疗资源供给上可保障、距离上可达到、经济上可负担;实现城乡区域卫生健康发展更加均衡,使卫生与健康体系覆盖每个地区和每一个群众。

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为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条件

一是扎实做好规划引领。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人民健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十五五”整体规划,建立完善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专项发展规划,促进在经济社会发展最终结果中展现人民健康的优先地位。

二是扎实做好法治保障。推进健康法律法规“立改废”优先谋划、优先推进,施行健康全领域法治化治理,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种类齐全、层次搭配、内容适用的健康法治体系。

三是扎实做好资源投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稳定刚性财政投入机制,持续提升财政性健康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面向人民健康统筹教育、科研和人才资源,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

四是扎实做好评价考核。完善全方位责任体系,建立区域人民健康水平监测评价制度,将健康指标纳入对各地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以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提升健康优先发展的主动性和执行力。

(作者系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