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通讯员 王蒙蒙

走进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百通馨苑停车场,场站东南角方向一个简陋的维修地沟旁,几辆公交车整齐排列等待检修。地沟附近,几位修理工忙碌着,地沟里,一位修理工弯着腰、歪着头,正在对车辆底盘的零部件进行检修。

该公司有一个6人维修班组——“三原色”维修班,平均年龄40岁。成员中,接触公交车维修工作时间最长的30年,最短的也有6年。用他们的话说,“经手的车辆数不清”。多年来,“三原色”在维修地沟这个60厘米高的空间里出色地完成了每一项检修任务。

维修地沟是“主战场”

维修地沟是“三原色”的“主战场”,检查和维修车辆底盘、气管路等工作,都需要在那里进行。

百通馨苑停车场为临时性场站,地面未硬化,维持运营所需设施多为临时搭建,其中,维修地沟是用钢板、工字钢组装焊接的简易版地沟,里面仅能容纳一两人以半蹲姿势行走。

每当车辆需要检修时,“三原色”成员需要长时间弯腰、蹲下,甚至是躺在地沟中工作。雨雪天气则更为艰难,停车场里泥泞的环境使得他们移动设备和工具都变得异常困难,工具和零件很容易陷入泥中。

环境的局限给“三原色”的日常工作添了不少难度。谈及印象最深的一次抢修,“三原色”班组长董玉强告诉记者,2023年底,9路驾驶员反映车辆出现发动机抖动、启动困难、打气慢的问题。

随后,“三原色”成员立即对问题车辆进行检修,但由于车辆运行年限较长,加之天气寒冷、大雪接连不断,故障排查很是艰难。

“雪天,车辆底盘会结冰,需要先清理冰坨再进行检修,而且低温天气部分零部件产生低温脆性,一举一动都要格外小心。”董玉强回忆,当时,4人合力排查找到了问题所在,更换气缸盖垫子和底盘气管后成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用了6个多小时,返回屋内休息时,他们的双手早已冻得红肿。

“环境越复杂,对我们技术的要求就越高。”董玉强介绍,在停车场内驻守多年,班组成员们不断精进技艺,6人中有5人考取了汽车修理工高级技师证。

成本从2000元到300元

在钻研技艺的同时,班组成员们还注重思考和梳理,归纳总结了“学、享、新”三字工作法。“学”,学习新型车辆的维修技巧,做修理工技术能手;“享”,成员间常态化交流分享,做优秀经验的传递者;“新”,不断探索创新维修方式,做降本增效的实践者。

一年来,“三原色”将目光聚焦在新能源公交车的制动器卡钳和车辆仪表盘上。通过修旧利废,为企业节约成本近3万元。

修旧利废成果最为显著的是维修制动卡钳。“三原色”所在分公司有不少天然气车,由于车型较老、车龄较长,汽车零部件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制动卡钳损坏占比较大,且换一个新的约要2000元。

为此,班组设立专题进行研究,通过跟厂家学习技术要领,成功掌握了修复废旧制动卡钳的技术,将制动卡钳维护成本降至300元以内。

有个“高峰外勤专员”

谈及班组里最特别的存在,众人齐刷刷地望向了刘振鹏。46岁的刘振鹏是班组里接触公交车维修时间最短的,却是技术最好的。关于背后原因,刘振鹏告诉记者,在进入公交集团之前,他有着十几年的汽车维修经历,积累的经验在现在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作为技术能手,刘振鹏承担起了分公司早晚高峰的外出抢修任务,是班组里的“高峰外勤专员”。早晚高峰时段,道路情况复杂、车内乘客较多,一旦发生车辆抛锚,刘振鹏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排除故障。

为做好“高峰外勤专员”,刘振鹏拿出大量的业余时间钻研技艺。现在,新能源电动车占比逐渐升高,为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熟读厂家配备的《新能源客车维修手册》,拿出主要精力研究电动车车辆构造,并结合实践总结出一套纯电动公交车日常检修步骤和抢修操作规程。“相比维修手册,刘振鹏总结的经验对我们来说更实用、更易懂。”“三原色”成员曲成海说。

业余时间,班组成员还从为民服务的“后方”走到了“前线”,走进周边小区为老人上门维修门窗、小家电等。关于开展公益活动的初衷,“三原色”的成员们表示,老人是特需群体,车厢里驾驶员们会关照他们的出行,车厢外,希望尽己所能关照他们的生活。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