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这是毛主席率领部队翻过六盘山时,所写诗词中的一句,这后半句也常被如今的人们用来形容长征,彰显那段长途跋涉的艰辛。
长征能够取得胜利,除了要归功于战士们的坚韧外,还有一点不可替代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毛主席的领导。
张学良就曾这样说过:红军长征换了谁领导都走不出1000里!只有毛泽东能够做到。
张学良为何会发出如此感慨的言论?他又是如何看待伟人的?
一
张学良说这句话是在1991年,当时的他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回忆了自己前半生的军旅生涯。
采访中,记者居心叵测地问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当年没有西安事变,那当时的国民党军是不是就很可能把红军消灭干净?
对于这个问题,张学良的回答是这样的:就算没有西安事变,国民党的军队也不可能打败红军。
此外,在谈及红军时,张学良还生平第一次提到了长征,在感慨了一番后,他说出了那句话。
记者不太理解张学良为什么这么说,但作为那段岁月的亲身经历者,张学良可是实打实地见识过红军和毛泽东的本事的。
说到毛主席,张学良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在回忆的同时,说出了一连串的他和毛主席打交道的事情,还不忘加以评价:毛主席就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
现在我们知道,红军长征时度过了千难万险,最后取得了伟大胜利。
想一想,数万人的队伍能够拧成一股绳专心做一件事,需要多大的凝聚力才能完成,而这个让上万人齐心协力的主心骨,就是毛主席。
那张学良又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这就要从他和红军、和毛主席打交道的那几段经历说起了。
当年,张学良在蒋介石的督促下,不得不带着东北军去攻打红军。
接到任务时,张学良满心以为这次的任务就是小菜一碟,毕竟张学良手中的军队,都是昔日张作霖部队留下来的精锐。
而彼时的红军呢?情况非常糟糕,甚至严重到不能给每名战士都分配一把枪。
但就是在如此悬殊的兵力下,红军依然在张学良的“剿灭”中突围,实现了陕北会师,而且张学良的东北军还死伤上万人。
张学良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这样说过:我当时一度怀疑红军都是天兵下凡,当时的红军已经走过了万里之遥,还能把东北军击溃,死伤上万,这简直不可思议。
其实,彼时红军的状况比张学良想的还要糟糕,经历了多次围剿,又饱受各地军阀的打压,还走过了万里的长征路,情况之恶劣是张学良根本无法想象的。
但就是这样的红军,却让张学良的军队死伤上万,这对他的影响非常之大,也让这位少帅真正见识到了红军的作战能力和非凡之处。
也是经过这一次交锋,让张学良再也不敢小瞧红军,而他在事后这样总结:红军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力量,还是要看是谁领导的。
2016年12月13日凤凰卫视播出的《凤凰大视野》,是一期关于张学良的往昔采访,其中有一段张学良对红军的评价。
“我经常对我的部下讲,他们这个万里长征,我们都是带兵的人,谁能带?
谁能把军队带成这样?它跟你走的话,不带都没了,我经常和部下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换成我们来带兵,这个事情我们是做不到的,红军怎么就能做到?”
把张学良的这两番话结合起来看,很明显就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红军能够在如此陷阱下依然击溃东北军和取得长征胜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领导的好,兵带的好。”
而这个领导的人、把兵带好的人,自然就是毛主席。
二
东北军的失败并不是红军第一次在长征途中击溃国民党军,还有好几次这样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案例。
这其中最著名的非四渡赤水莫属,毛主席用自己的智慧,把四十万国民党军溜得团团转,这也让张学良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毛泽东。
张学良把自己代入到毛主席的视角,想象如果自己是红军的指挥官,在面临四十万武器装备大胜自己的军队包围时,该如何突出重围?
然而,无论张学良如何想象,他都无法找到答案,这也让他更加佩服毛主席的智慧。
认识到毛主席的恐怖之处后,张学良曾不止一次感叹:如果让我去带红军,红军早就被我带没了,而且红军也不会跟我走,而他就有这么个力量,他就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
张学良对毛主席充满了钦佩和仰慕,在评价毛主席时,口中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但对于自己的“老板”蒋介石,张学良就没那么好脸色了。
“我曾经是很尊重蒋校长的,但他这个人有个毛病,那就是不大度,不使用人才,而是使用奴才,他怕别人掌握了权力,会威胁到他自己,所以他用的人都是听他话的奴才。”
“我的意思就是说,他的手下没有所谓的人才,他就算是把共产党看得再清楚,武器装备再怎么领先,也还是会被共产党打败。”
另外,张学良也顺便提了一嘴自己的父亲张作霖,他坦言蒋介石和张作霖都没有雄才大略,只有毛泽东才是这样的人。
张学良在和红军交锋几次后,也认识到了国民党军和红军的本质区别。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后,张学良也逐渐意识到了统一对外的重要性,最终在无可奈何之下发动了西安事变。
也是在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就被蒋介石视为心头大患,虽然不曾杀了他,但也关了他半个世纪。
另外,张学良和长征其实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交集,那就是毛主席曾想过进行第二次长征,但是被张学良给阻止了。
当时,国民党260个团把红军团团包围,想着消灭一部分赶走一部分。
此时红军所处的地方是陕西榆林,环境极为恶劣,没水没粮,而且这一片还很穷,根本就养不了兵。
毛主席便想着搞一个新长征,也就是第二次长征,第一步是前往山西,山西站不住就去河北,再站不住就去河南,再不行就回陕南。
张学良得知后,一眼就看出了红军的窘迫处境,这都要走新长征了,肯定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随后张学良想方设法与红军取得了联系,劝告红军千万不要实行这个计划,无论如何先在陕北熬过两个月。
此时,张学良也坐不住了,他索性直接带人来到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把被抓的共产党人宋黎等人全部救出,已经是摆明了架势,要和老蒋摊牌,而后来发生的事,就是西安事变了。
话说回来,毛主席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后,就已经在实质上接过了红军的指挥权。
而此时的红军处境,必须需要他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来带领队伍走出困境,还是在仅存3万人对国民党40万人的情况下。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临危不惧,在危局中想出四渡赤水、回攻遵义这样的计策,杀了蒋介石个惊讶连连。
经历了这些事和张国焘另立中央的事情后,毛主席的凝聚力已经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全军上下彻底拧成了一股绳。
所以,只有毛主席领导红军,红军才能完成最后的伟大的胜利,也难怪张学良会如此说。
结语
总的来说,长征的胜利是红军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全军战士齐心协力,在坚韧如山的意志力下,取得一次伟大的、全面的胜利。
而这样的结果,毛主席的领导和指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换了谁来指挥,红军都会像张学良所说的那样,连1000里都走不出去。
参考资料:
1、张学良口述纪录片背后:一位台湾资深媒体人的“中国心”——北晚在线2024-11-26 10:10
2、张学良 -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