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4,结束了。
不少眼熟的面孔活跃在舞台上,开启了他们的年度演讲。
8月的吴声,10月的刘润、香帅,12月的罗振宇、崔璀、张萌,围炉凑热闹的雷军、戏称国师的任泽平、最后一舞的吴晓波...
有预测,有总结,有坦率,有张扬,有小心谨慎,也有夹带私货。
在台上,他们谈过去,聊未来。也努力说了非常多的好消息。我觉得最大的好消息是,吴晓波、罗振宇等,在台上以媒体人身份为支点的他们,还有那么多商单。
他们还在讲,行业就可以稍稍放心,经济还行,老板愿意听、还在转发。这不丢来一堆汇总链接喊我写篇分析稿。
说分析也着实惶恐,但借着他们的内容,倒是可以提炼出一些关于个人,也关乎企业的生存关键词。
02
杨天真在《通透》一书中写到「先定位,再成为。」这句话是其好友崔璀的理解,「先想明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再找到能走向目标的那条路。」
崔璀是谁?
《沸腾新十年》中有这样一段文绉绉的描述:「2015年3月,(十点读书)林少接到一个来自名为崔璀的人的电话。电话里的甜美女声主动介绍自己是狮享家新媒体基金的投资人,来自吴晓波的团队,并问他是否考虑融资的事情。」
哦,世界真小,活跃在台面上的人,都有着相似的基因背景。2016年,崔璀创立Momself、后发起优势星球,专注于个人成长和优势发展。
她今年的演讲主题叫「找到你的人生主线」,我问朋友:「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提炼崔璀的演讲?」
「绽放!」
我觉得,「定位」可能更靠前一些,前因,后果。崔璀讲述了非常多的个人案例:因一杯凉咖啡反思工作状态的小胡,因停车费短信思考职业方向的大宇,因利益羞耻想加薪不敢提的小鹿...
整场演讲背后都指向优势星球现今业务的立足点:职业教育应当且必须回归到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定义。
有大佬劝说崔璀团队聚焦做流量而非陪跑学员,她却说「从做流量到深度服务,因为知道进这一步有多难,所以我不退这一步。方向就是这么个方向,接下来,无外乎就是早一点慢一点的问题。」
崔璀帮学员找定位,而她也为公司找到了定位。
张萌,不是演员张萌。为了与前者区分,其粉丝一般称之为张萌萌姐。个人对她的印象,经历了一个有趣又怪异的变化过程。
七八年前,还没见过她的时候,恰恰是最反感的时候。彼时知识付费领域大家都在炒热度、想花样、整新活。张萌的玩法是早起打卡,线上裂变。鸡血满满,到处讲课,线上线下,直播微课,音视频付费课程应有尽有,还教人做社交媒体账号。这得割多少韭菜?
后来几年,我开始佩服她了。原因很简单:精力管理。
一次饭局,吃到一半,她跑去隔壁空包厢,留下一句「我直播时间到了!」
一个人撑一个月很简单,一年倒也不难,如果是十多年,都在鸡血满满往前走,你不得不佩服她,太强了。
这十年,你可以看到她身份的转变,从博主、青年创业者到畅销书作者,再到小红书头部买手主播,每一次扯着时代的衣角,穿着高跟鞋往前跑。
这次她的跨年演讲全篇6000字出头,以2024年个人和企业故事分享为主,广告意味多了些,但究其根底,2024年其背后的公司抓住了小红书的红利。
「一个人取得成功有两点至关重要,一个是时机与赛道的把握,另外一个是极致的勤奋。」她这样总结。
03
找准定位,下一步是躬身入局。
局里有什么?
各路演讲中,香帅提到44次消费、67次出海;任泽平提到191次经济、98次AI、49次出海;吴晓波提到104次企业、26次周期;刘润提到60次客户。
看出来点儿什么?消费、客户、出海、经济...虽说一篇好的演讲重复用词要尽量少一点,但避不开的高频词中蕴含的都是企业的生存要义。
漏了一个罗振宇,他提到41次 AI、55次未来、35次关系。与时间做朋友,也得看朋友们有几个活下来。
消费降级了嘛?从哪儿找客户?出海怎么办?经济啥时候能好?拐点到了,企业还能做点什么?这些都是身在局中的问题。
有人给预测。
任泽平列出2025年中国经济十大预测;吴晓波给出2025年经济、商业与社会发展的八大预见。这里就不列了。
有人讲方法。
先谈消费。消费真的降级了嘛?麦当劳推出穷鬼套餐、手机换红米了、手冲咖啡整两遍、火锅家里涮、商场空荡荡、临期商品热销...这还不算降?
可另一边,「网约护士」火起来,有人四年接了3000单。
「四线城市里70块钱一盒的三文鱼热卖上千份,四川成都的普通工薪族打飞的到广州跑马拉松。」
消费者关注的不再是牛肉羊肉多少钱一斤,而是肉的不同部位口感如何,怎么吃火候刚好。
拿我自己来说,家里蒸笼坏了,翻遍小红书看上一款,结果售罄了。是性价比十足?
想多了,单蒸笼510元,不包邮。
香帅给的答案是:消费欲望下降但消费理念升级。「一方面收入下降房产缩水导致消费欲望下降,消费行为更理性节制;但另一方面审美需求,品质需求,个性化需求都上升,消费理念是提高的。」
于教育行业而言,早有先行者察觉到2024前后的教育市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家长意识的觉醒、教育理念的革新与钱袋子的精打细算——怎么花、往哪儿花、要提分还是要素质?
在服务与信任的基础上,先种草,后种树,种在具体的细分赛道,越垂直越容易落脚。如汉翔书法做周边三公里书画教育的口碑首选。
再看出海。今年的高频词,早些年我们就有出口,为什么现在谈出海了呢?无他,概念不一样了。出口是货出去,出海是人出去。其本质是人的出海、价值链的出海、供应链的出海、乃至商业模式的出海。
常言道出门容易进门难,出海真正难的地方不在于出,而在于登陆。刘润和在国外站稳了脚跟的中国企业负责人聊,他们掏心掏肺地说:所谓的全球化,就是在每个国家的本地化。而要想做到「本地化」,第一步就得先了解这儿的「土壤」。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环境,国内的对错在那里,可能只剩两个字——「不同」。
04
2024,一部大写的《活着》,大家活得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有操着组合英文直播「出海」卖太空舱的大姐;
有将商场厕所打扫业务包下来,门口挂牌「本厕所由织颜窗帘打扫。」的窗帘加盟商;
也有提供课后作业完成场地的海底捞,直播跳舞讲题的粉笔公考...
央视今年也攒了一局,在《云顶对话》年度演讲中,邀请俞敏洪、董明珠、夏伯渝等各路大佬,以「韧性」为题各自演讲。
我想谈韧性,在教育行业也难找出比执掌新东方的俞敏洪更适合的人了。他说:「经历了所有的苦难和波折以后,你依然能够回到赤子之心的原点,你依然能够百折不挠,恢复到你对生命充满热爱的状态,我觉得这就是韧性。」
很多人说,低谷期其实是在救你的命。大家互相打气。
光有了韧性,该怎么破局解题?
刘润说,「面对难题,寻找解题思路。」商业世界,无论是客户减少、价格下滑,还是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都需要找到应对之道。广州地铁在广告收入整体下滑的情况下,通过推出个人广告,提高了客流的「抬头率」,从而吸引了更多企业广告主的关注。
每个企业都在找定位,解难题。猿辅导入局了月子中心,小天鹅美育中心做起了公考,读书郎搞起了自习室,罗永浩还在做直播...可谓各自须寻各自门。
雷军说,要有勇气。小米造车缘起于美国制裁的突发危机,董事会上,有人问他:「如果你们手机做不了了,那公司三四万人怎么办?」造车之路由此开始。一路上风雨不断,有人质疑现在下场是不是晚了?有人离队,寄予厚望的年轻高管周受资离开,加入字节跳动...
面对这一切,2021年3月30日,在发布会上,顶着重感冒,他说:「这是我人生最后一个创业项目,我愿意压上一生全部的声誉和成就,为小米汽车而战。」
在研发的过程,当团队为先产出什么车型争吵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想买的话,那个车造出来也没用。」当团队讨论要找个调研公司,从报告中找答案的时候,他提醒:「100份报告也替代不了与一个真实用户面对面沟通。」找准定位、抓住方向、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小米汽车一炮而红。
05
古典说,要自在做自己,创造小环境。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创造属于自己的小环境,哪怕没有时代红利。
黑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脱口秀演员,他说「总有被打击的事,早出事比晚出事儿好。」
吴声,坦白讲听他的演讲有时我会质疑自己的智商,他是我见过唯一用书面语作为口语进行分享的人,但他今年有这样一句:「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我听得最真切。
今年的年度演讲,有聚焦自我,有聚焦企业。罗振宇们说了很多,预测了很多,也尽量给大家信心和能量。有人唱衰、有人谩骂、也有人转瞬即忘。
但从我的角度,抛却背后的商业逻辑,剥开表层,他们讲述的故事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案例,无关大小,只关成否。
希望有一天我们回忆起来,能记得,有人试图给过答案。
PS:多鲸征集个人、企业案例,如果你感兴趣不妨添加duojingxzs,免费直播宣传权益,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