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牺牲了3500万人,其中军人伤亡413万。而在这413万人中,有13万人是国民党军。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国军作为正面战场的主力,同样也为抵御外侮,保卫国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学术界和公众中饱受争议,那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历史课本中却没有多少关于国军抗战的历史,一些人认为有刻意埋没国军抗战的贡献。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历史课本的编写并不像写书一样。编辑需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全面,客观地将历史事件阐述完毕,如果是特别长的事件,就需要选择重点来呈现内容。

抗战历史发生在近代史,而且期间发生的战役成百上千场,想要完全呈现这些内容确实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但是,历史中重要的节点,重要的事件很少错漏的,抗日战争期间,发生过很多著名的战役,人们也不会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军在抗日时期的表现

抗日战争期间,关于国军的著名战争,包括淞沪会战、忻口战役、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上高会战和衡阳保卫战,而这些都曾出现在学生课本中。

人教版历史课本在呈现抗日战争时,将这段时期分为五个课题,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以及全民族抗战,再到后来,国共合作和日寇展开正面之战的抗战,以及抗战结束后期的事情,都没有错漏,关于国军的抗战事迹,中国的教材中,也尽可能的去还原真实历史,不会夸张,也不会刻意忽视。

事实上,历史课本在介绍国军抗战时,就列举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事件。比如在初中生的历史课本中,就记录了西安事变和以及国军后期几大著名战役的全过程。

淞沪会战是抗战全面爆发后的一场关键之战。1937年8月13日,烽火初燃,中国军队出动了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等部队,约70万勇士,挺身而出,和日军展开了长达三个月的激战,但是由于当时日寇在武器装备和人数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初期没能守住上海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中国军队也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国家尊严的长城,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寇要在“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同个时期,在华北战场上还发生了太原会战,中国军队在天镇、平型关、忻口等多个地方阻击日本军队。

其中著名的忻口战役就发生在这个时期,这场战争持续近20天,成为抗日战争初期规模最大,也是战斗最为惨烈的一役。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以巨大的牺牲,成功构筑了坚不可摧的防线,阻止了日军向太原的推进步伐。此次战役,中国军队共歼敌两万多人,但是,却也造成了巨大伤亡,可以说,这是一场十分悲壮的战役。

1937年12月,在此期间,发生了令无数中国人只要提起要忍不住悲痛的“南京大屠杀”,12月初,南京保卫战悲壮上演,但是当时南京城池已经失守,日本人闯入南京,烧杀抢掠,中国军队由此展开了殊死抵抗,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成功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也因此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8年,徐州会战拉开序幕,当时中国集结了60万军队,和24万日军展开了长达数月的激烈较量。

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中国军队以局部胜利重创日军,歼敌超过2.6万,虽然最终中国军队战略撤退,但这场战役也被写进教科书。

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等人,都是这场战役中非常著名的国民党将领。

说起抗日战争,就不得不提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在战役中击毙了多名日军少将指挥官,重创敌军。

而衡阳保卫战,则发生在1944年,是一场极为悲壮的抵抗,当时中国军队面临的情况非常糟糕,国军投入了一百多万的军力,才最终在阻止了日军的疯狂进攻。

最终,在我们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中国人民胜利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也胜利。中国人用了多年,一雪前耻,洗刷了清王朝留下的屈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材引发的争议

我们都知道,国共内战之后,蒋介石败退台湾,国民党大多数将领都跟着他到了台湾。新中国成立之后,学生的历史教材中,自然也会说明这些史实。

但是仍然有人认为历史课本在呈现国军抗战时存在不足,还有人指责历史课本对国军的英勇事迹有所忽略,甚至存在抹去的嫌疑,认为一些国军抗战中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赞扬,比如在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三次击败日军的进攻,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我们要知道,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编写必须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的。

中国有着5000年历史,从古到今,发生过的著名历史事件多不胜数。由于篇幅限制,历史课本无法详细呈现每个历史细节。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抗争,自然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抗日战争事件跨度大,事件纷繁复杂,对于抗日战争中的每个战役,教材就更不可能完整和去呈现细节和过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国军抗战中的英勇事迹,著名战役和牺牲精神在历史教材中,都有准确的体现和赞扬,至少没有出想过错误或者贬低的成分,都是实事求是的。对于国军过往,将领的评价也都是基于史实的。

甚至新中国对于那些当年被俘虏的国军将领,都给予了很好的待遇,接受思想改造的,甚至还有机会为新中国和人民创造更多的价值。

不像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先是对台湾地区的国民党地下党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清除,随后又派出很多的“间谍”和特务,来到大陆,大肆宣传对我党不利的谣言,甚至切断两岸的交流,让无数人有家不能回。

甚至还在台湾的教材中,抹去,贬低大陆的存在,抹黑大陆,大肆吹捧蒋介石,打造所谓的“蒋家王朝”,导致最后用力过猛,又滋生出了一个“不三不四”的民进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教材当然也会有不全面的一面,但是随着历史教材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我们已经看到了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抗战历史呈现。

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历史教材的编写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我们不能因为历史教材没有完全呈现国军的功绩和细节,就对教材全盘否定。

近年来,历史教材的更新也让抗日战争的历史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除了主要战役外,一些以前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也得以浮出水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中国仍在不断的完善史实,历史教材在诉说国军抗战事迹的同时,也对他们在抗战中的不足或者失误进行了更正,以便人们能够更加客观的了解当年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看待历史教材中的国军抗战时,我们需要保持客观全面的态度,既要看到教材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要理解教材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从来不会单一的仅限于历史教材。在学校,还有历史资料,阅读相关著作,以及论文,重要的是,还有老师的讲解,所以学生有很多的途径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关于抗战历史的全貌和细节。

在课外书中,或者是现在很多专业的影视剧,都深刻细节的还原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故事,在这些内容中,国军在历史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都被一一呈现了出来,没有贬低,更不会没有刻意隐瞒,也不会进行夸大,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后代都了解真实的历史。

其实历史教育从来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的,除了书本,学生还有更多的途径去了解那段历史,比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听取抗战老兵讲他们的亲身经历,都是最好的了解抗日战争历史的途径,而且通过实物带来的真实感和代入感,能够更加了解先辈们那段艰苦的岁月。而且现在科技也发达了,在课堂上就能实现虚拟现实,创造沉浸式的历史学习体验。

我们最应该抨击的,是那些“毒教材”,是那些在不知不觉中,抹黑我们民族文化,用其他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来代替我们文化,洗脑学生,扭曲学生三观,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毒教材。

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