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条短视频 “孤独症孩子应该先干预脑子还是肠道?很多家长都做错了” 获得了很多传播,这条视频的博主自我介绍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一位16岁自闭症男孩的妈妈。
在视频中,该教授提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观点——肠道菌群与自闭症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基于此,她认为在干预自闭症的过程中,调理肠道应作为基础性的关键步骤……
观看此视频后,我们内心深感震惊,同时也不禁生出诸多疑问,所以去做了更多的检索和学习工作,和大家分享一下
既然不认可, 原视频就不放了
感兴趣的小伙伴自行搜索
01
顶级期刊的文章,
结论就没有争议了吗?
在视频开头,王教授提到了一篇 2019 年 发表在 Cell 杂志上关于自闭 症和肠道菌群 关系的文章—— Human Gut Microbiota from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Promote Behavioral Symptoms in Mice, 并将其视作肠道菌群和自闭症存在因果关系的有力证据。
Cell 作为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有着极高的权威性,有这样的依据做支撑,这一说法乍一听确实颇具说服力,可事实一定如此吗?
我们特意去查找并研读了这篇文章。诚如文中所述,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实验,把来自自闭症人士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体内,结果发现无菌小鼠及其后代呈现出了自闭症的核心行为学表型,而且还致使小鼠大脑中自闭症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出现了异常情况。
简而言之,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能够通过生成具有神经活性的代谢产物,进而对小鼠的行为起到调控作用,同时也提示了肠 - 脑互作在自闭症发病以及治疗过程中是关键环节之一。
不可否认,能在这样的权威杂志上发表,该实验从设计层面来讲必定有着诸多亮点,整体质量也当属上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此项研究就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
公众号小丫丫自闭症此前发布的文章《》,就对此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总结起来有:
第一,小鼠和人类的大脑结构及功能有着天壤之别。
虽说利用小鼠构建的实验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研究意义,可若想将其研究结果类推到人类身上,合理性着实存疑。最起码,也应该再选用与人类亲缘关系更近的猴子进行同样的测试,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具参考价值呀。
第二,研究者测量自闭症表现的方法难以服众。
研究者测量小鼠刻板行为的方式是,数一数一定时间内,小鼠掩埋了多少小的卵石。而测量社交能力的方法是在一个大概50 x 50厘米的鼠笼里,小鼠离开自己所在地的距离(以厘米计算)以及待在笼子中央的时间。
掩埋卵石有很多偶然性,而以厘米来测量社交能力,实在太小了,小鼠蹬蹬腿就可能有厘米的距离。即使这些行为测量时有效的,从文章的数据来说,也很难看出差别。
第三,研究者跟益生菌治疗肠道菌群等机构有利益冲突。
值得关注的是,从文章最后的声明中可以明显发现,大部分作者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这无疑会让人们对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打上一个问号。
王教授作为公众人物,直接凭借这样一项尚有争议点的研究,就给出家长操作性的结论,是不是有点草率了呢?
02
只凭一项研究,
因果关系就清楚了吗?
让我们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解释这一点。
曾有人针对某地区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与学习成绩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身高较高的学生平均成绩也相对更为优异。基于这一发现,有不少人就给出了结论:长得高,就能学习好!
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显然不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在孩童阶段,年龄是身体发育情况的首要因素,年龄越大的孩子,平均身高往往越高,与此同时,平均的认知能力也越强。
同样相差1岁,在平均身高和认知能力的差别上,12月龄的孩子与刚出生婴儿之间的差距,和30岁与31岁成年人之间的差距,无疑是天壤之别。
具体到一年级的学生群体中,那些前一年 9 月出生的孩子,相较于后一年 8 月出生的孩子,在年龄上大了近1岁,因而平均身高可能会更高,同时由于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的关系,在学习成绩方面也可能表现得更为出色。
从科学严谨性的角度出发,要确凿地论证两个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综合考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第一,时间顺序要素。
原因的发生必须先于结果,这是因果关系的基本前提。
第二,相关性要素。
两个事件之间应当存在明显的相互关联。
第三,合理性要素。
从科学原理或者日常的生活常识角度出发,所论证的因果联系应当是合乎逻辑且合理的。
第四,排除其他因素要素。
在进行因果关系的论证过程中,需要竭尽全力排除其他所有可能干扰结果或者导致结果发生的因素。
第五,可重复性要素。
真正的因果关系应当具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人群样本或者多样化的实验条件下,相同的原因能够稳定且持续地产生相同结果的特性。
由此可见,即便发表Cell的文章毫无争议,但从科学研究的严谨流程和标准来看,仍然需要其他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独立的重复实验,以进一步验证其结论的可靠性和普遍性,从而更加明确地确定所研究的两个事件之间是否真正存在因果关系。
03
帮助自闭症孩子,
肠子和脑子必须有先有后?
在视频中,该教授将自闭症的干预过程形象地类比为盖房子,提出了肠子犹如地基的观点,主张要先对肠子进行有效的干预,之后再着手干预脑子,如此这般操作才有价值和意义。
这一说法乍一听,似乎颇有几分道理,而且对于那些满心期望将自闭症孩子彻底 “治好” 的家长们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我先给娃吃点“菌”就好了嘛!
然而,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养育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自闭症孩子,其过程真的能够如此简单地类比为盖房子吗?难道真的是肠子的问题不解决,脑子就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吗?
在此,我们不妨举一个或许不太恰当但却能引发思考的例子。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难道就一定必须先把病完全治好,否则吃饭都变得毫无意义了吗?
同样的道理,在教育自闭症孩子的过程中,诸如生活技能的培养、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以及认知学习的推进等诸多方面,难道就不能与其他身体障碍的干预同步开展吗?
更何况,就目前的科学研究现状而言,并没有确凿无疑、铁板钉钉的证据能够确凿地表明肠道菌群与自闭症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
退一步说,即便是未来真的有了这样的科学定论,在实际养育孩子的漫长过程中,也不见得就一定要在干预措施上划分出如此严格、刻板的先后顺序吧?
另外,将自闭症的干预简单归结为只针对大脑或肠道也是片面的。
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成因涉及遗传、环境、神经生物学等多方面因素,并非仅仅局限于大脑或肠道的单一问题。
更何况,自闭症全名自闭症谱系障碍,不同自闭症孩子的症状表现和潜在的生理、心理问题存在很大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发展需求和节奏各不相同,过于僵化地遵循某种固定模式,很可能会错失许多适合孩子个性化成长的宝贵时机。
每一次自闭症相关研究成果的曝光,尤其是那些看似能为孩子带来治愈希望的发现,都会让自闭症家庭重燃希望。然而,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距离终究遥远……
无论是聚焦肠道菌群的探索,还是针对大脑神经机制的研究,就当前的医学水平而言,尚未出现一种能够完全 “治愈” 自闭症的特效方法。
但有一点确凿无疑,即便孩子有自闭症,他们依然是个孩子,生活的基本要素 —— 吃喝拉撒睡、走路、说话、交流,一样都不能少,这些生活技能该教就得教。
同时,秉持着问题导向的原则,哪里出现问题就着力解决哪里。如果消化吸收不佳,那就从肠道健康入手;倘若睡眠质量差,那就专注解决睡眠问题……
诚然,人体各个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自闭症的根本致病机制尚未明晰之前,优先解决眼前的直接问题,难道不是一种务实且有效的应对策略吗?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自闭症的神秘面纱将被彻底揭开。我们期待这天,但在这一天到来之前,着手眼下,给予孩子更多的爱、耐心与支持,陪伴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文 | 夏天
审校 | 黄焱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