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想要和韩剧“欧巴”浪漫偶遇,来上海就对了。

随着中国对韩国等国试行免签政策,“来上海过周末”成了韩国年轻人的新潮流。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打卡线路相当统一:先到新天地看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再去外滩感叹一下上海的繁华,最后去南京路上吃一顿烤肉……一个充实的周末上海打卡之旅就完成了。

“路线图”有了。接下来,如何才能与“欧巴”在人群中对上眼神呢?其实不难。认清这几点,你也能成为韩剧女主角。

排长队的“政府旧址”:韩国游客含量100%

“昨天在武康大楼外的霸王茶姬遇到韩国游客一家三口,老公给老婆买了奶茶后,老婆一直在那说‘玛喜达、玛喜达(好吃、好吃)’”“共青森林公园都有好多韩国人咔咔拍照”……社交平台上,上海市民纷纷分享近期与韩国游客偶遇的经历。

“周五下班后出发,周日再返回韩国”,利用周末的时间在上海City Walk,已然成为韩国游客的热门打卡路线。上海的武康大楼路口,随处可见打扮时尚的韩国年轻人在拍照留念,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老街,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是韩国游客心目中首屈一指的“必游之地”。

不仅如此,新天地、外滩、田子坊、东方明珠、豫园等“松弛感满满”的景点,也是他们的热门打卡地。尤其是位于新天地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男女老少纷纷在旧址门前排队组团合影。“人流量大时,售票的POS机会过热导致交易无法进行,我们计划再增加2台备用!”馆长陈凌介绍,和免签政策之前相比,韩国游客大量增加,尤其是在周末,日均增加300到400人。

走在上海新天地马当路上,几乎不用看门牌号,只要看到排起长队的游客,就知道韩国人的“朝圣之地”到了。对韩国年轻人而言,来到这里了解韩国独立运动的百年历史,感受当时流亡政府的艰辛与寻求“民族独立”坚定信念,见证百年前韩国和上海的文明交汇‌,是这趟旅游的“必修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2月31日,外籍游客在外滩滨江步道上欣赏城市美景。(图片来自中新社)

“千金妆”&锅盖头:韩国人有自己的OOTD

夜幕降临,灯光亮起,上海也在这一刻变身为“东方巴黎”,成为时尚、潮流的天堂。年轻的韩国游客们,无论男女,纷纷进入到拍照、购物的精彩环节中。有网友调侃说:“周末晚上到上海外滩,听见的韩语比上海话还多。”

在南京路步行的一家甜品店内,店员小张见证了近一个月韩国游客越来越多的情景。“韩国游客从着装和发型上很容易辨认。他们一般都是两三个人结伴来买冰激凌,互相之间会用韩语讨论选哪个口味,点单时再和我说简单的英语。”小张说。此外,一些韩国游客还会在步行街上购买文创、小物件带走,作为纪念品或伴手礼。

傍晚的外滩,闪光灯和路灯同样闪耀,整个城市都是韩国女孩们的个人写真摄影棚。她们画着精致的妆容,穿戴打扮非常时髦,或倚靠在外滩的围栏上,或坐在远眺黄浦江的西餐厅里,随手一拍,满满韩国财阀“千金感”的照片便诞生了,甚至一度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拍照模板。

女孩们魅力十足,“欧巴们”当然也不甘示弱。一个三七分的锅盖头、扁平的鬓角,一件剪裁合体的深色大衣,再配上一张略带水光感的脸庞,这样人均统一的造型,非韩国男生莫属。

有网友表示,“上海的韩国人已经多到能总结规律了,一眼就能认出来谁是韩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游客打卡上海地铁站(图片来自“小红书”)

敷“散热贴”吃烤肉:中国限定的“韩流”造型

逛完了景点、拍完了照片,上海丰富多样的美食变成了韩国游客们的“收官站”。上海代表性小吃生煎包,外脆里嫩,韩国年轻人是一口一个,连说“好吃”。甚至有大胆的韩国小姐姐随机进一家上海餐饮店,发现一盘凉拌黄瓜都比本国的泡菜好吃。

在上海南京路的“很久以前”烤羊肉串店门口,络绎不绝的韩国游客前来打卡,排队等位者挤爆等候区,甚至蔓延至店旁的整个走廊,其中不乏拖着行李箱前来的游客。一半以上的顾客说着韩语,不少人额头上还贴着“散热贴”,据说是效仿某位来此旅游打卡的韩国艺人而特有的装扮。

一边头顶“散热贴”,一边享受热火朝天的美食,这样的“中式烧烤”在韩国社交媒体上迅速流行起来。据店员介绍,去年年底开始,店内就开启了多语种服务模式,店内的韩文标识随处可见。“平时晚上10时后中国顾客就不多了,但韩国游客会在游览外滩后光顾店铺,晚上11时以后,店内70%至80%的顾客都是韩国人。”店员表示。

就在这家烧烤店的楼下,海底捞火锅店也是同样的热闹光景。据门店反馈,小料台自助无限吃的西瓜是韩国人的“心头爱”,还有看科目三舞蹈和变脸表演。喜欢热闹的韩国人还会特意来海底捞过生日,和店员一起唱生日歌。有的门店还会教韩国游客跳“科目三”和时下最红的歌曲《APT.》。

免签政策的试行,让越来越多的韩国游客带着好奇与忐忑的心情走下飞机,再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踏上返程。中国丰富的美食、时尚的街道,中国人热情、友好的招待,让他们打破刻板印象,了解中国,也爱上中国。(完)

综合《环球时报》、《新民晚报》、中新社等

编辑:姚婧雯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