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节即将来临,又该到了一年一度的发压岁钱环节,但因为地区的差异,发压岁钱的时间也出现了不同。

有的会在大年初一早上起五更的时候给;有的则会在除夕夜守岁当晚给;

但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做法,那么压岁钱到底什么时候给才是正确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压岁钱的由来

压岁钱其实也叫“压祟钱”,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祟”的小妖,每年除夕夜的时候都会出来摸熟睡孩子的头,从而导致孩子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体弱多病。

为了驱赶祟,大人们会在除夕夜这晚点上灯火陪着孩子守夜,所以就有了“守祟”,到后来也就变成了“守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后来为何用“钱”来代替大人保护孩子,那是因为有一个传说称,一位姓管的大户人家老来得子,夫妻俩怕年幼的孩子受到祟的伤害,所以与其他家庭一样,在除夕夜这晚陪在孩子身边。

只不过,这对夫妻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并放在了孩子的枕头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深夜,孩子和大人都睡着了,谁知祟竟然被几枚铜钱发出的金光给吓跑了,第二天夫妻俩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后,就将此事告诉了街坊邻居。

经过口口相传之后,“压岁钱”就诞生了,后来也就慢慢演变成了“压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压祟钱的记录可以追溯到汉代,只不过当时叫做“压胜钱”或“大压胜钱”,主要用于佩戴玩赏,具有辟邪的功能。

而且,最早的压祟钱并非用于流通,而是专门铸造的钱币形状的辟邪物品,上面还刻有吉祥语和图案,比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唐代,开始流行在春节期间,皇帝们给身边的阿哥、格格发压岁钱,而这个钱也被称为“洗儿钱”。

只不过当时,这个发“洗儿钱”的习惯只在宫里流行,直到宋朝时,才逐渐发展到民间,大人们才开始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寓意避邪驱灾、保佑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明朝时,压岁钱的形式又一次发生改变,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以彩绳串钱,编做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祟钱。”

意思就是,到了明朝大人们会用红绳子将铜钱串起来,然后放在床脚用于保佑孩子平安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明清、民国,压岁钱就演变成用红纸包裹,象征着长命百岁,而到了现代社会,压岁钱不仅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期望,还成为了一种经济教育的方式。

那么,现如今的压岁钱到底是该除夕夜发,还是大年初一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压岁钱的正确时间

其实给压岁钱的时间大有讲究,这和彼此对应的身份也都有关系。

如果是父母给自家孩子的压岁钱,那么就应该在除夕夜这晚给,毕竟压岁也是为了“压祟”,能保佑孩子好运连连、身体健康。

同样,家里如果有老人,那也应该在这晚给红包,毕竟老人最在意的就是长寿,而压岁就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如果是亲朋好友的孩子,那就应该在大年初一给。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一是串门的日子,也是亲戚朋友之间一年一度碰头的日子,在这天给孩子压岁钱代表一种祝福,也能促进亲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各个地区给压岁钱的年龄限制也不同,有的是满十八岁之后就不再给压岁钱,但有的地区认为,只要没结婚都算是孩子,所以没结婚之前都会给压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钱币上,大人们都会用崭新的纸币,毕竟这给出去的钱不仅代表对晚辈的祝福,还有自己的脸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的压岁钱似乎也变了味道,以前就算红包里装几颗糖,孩子们都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眼下,金钱的分量逐渐追赶上了亲情,所以压岁钱也变成了一种攀比,不仅大人们会拼面子发红包,就连孩子都会比谁得到的压岁钱多。

据2014年相关部门调查显示,有90名孩子在春节一共收到了43.8万元的压岁钱,人均收到了约4867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原本,压岁钱承担的只是避邪驱灾的功能,可现在,却负担起了“一本万利”、“财源广进”的作用。

眼下,每年压岁钱的平均水平还在上涨,这不禁让人开始反思,压岁钱的初衷应该是种美好的祝福,而不是一种互相攀比、娱乐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