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只杀了10多万青壮年,就导致匈奴一蹶不振了?这是因为汉军有个很“龌龊”的战术,那就是选择在每年春天进攻……
为何在春天进攻就会无往而不利,春天与其他季节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匈奴的地理位置和人文习惯方面入手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古时的匈奴,位于我国现在的内蒙、甘肃等地,以蒙古高原为中心,这些地区地广人稀,畜牧业兴盛,而生长在此地的游牧民族——匈奴,便因此极善骑兵作战,健壮的马匹就是他们打仗的巨大优势。
只是,他们的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经济基础远不如汉朝。中原地区社会发展迅速,经济也十分繁荣,可是匈奴境内却只以畜牧业为主要发展模式,对天时的依赖性极强。
冬天草料匮乏,为了让马匹能够顺利熬过冬季,每年秋季,匈奴人都会将骏马聚集在一起,加大饲养力度,为其“贴秋膘”,让它们长出足够厚的脂肪层以抵御严寒。
而这个时候,无疑是匈奴人实力最强的阶段,马壮兵强,就连汉军也只能避其锋芒。只是,经过一冬的消耗,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之时,匈奴人的骏马也到了最虚弱的时候。
春天是它们的恢复阶段,新长出的嫩草可以将一冬的亏损都补充回来。但是如果汉军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马匹根本没有时间去恢复体力,匈奴的战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汉朝实力强大,国库丰盈,哪怕是冬天也有足够的粮草储备,受到的影响少之又少,敌弱我强,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
除去这个因素,选择在春天开战还有另一重考量,那就是生育,匈奴和汉朝都一样,男主外女主内,杂活基本上都是由女性负责的。
前文有提到过,秋季要给马匹增肥,乃是女子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为了在怀孕期间避开这个时节,女性大多会选在冬天抽出时间来孕育子嗣。等到春天时,腹中的胎儿刚好显怀,行动处处受阻,自然无力抗击大举袭来的汉军。
只是,虽然汉武帝在战争中杀了匈奴十多万青壮年,可匈奴说到底也是个大国,年轻壮丁也有四十余万,如果休养生息重整旗鼓的话,还是有再战一场的可能,但为何他们却自此一蹶不振了呢?
真不是匈奴“不争气”,他们实在是无法再抵抗强大的汉朝了。早些年,匈奴一直是汉朝的心头大患,多次送公主前去和亲,匈奴的强盛可见一斑。
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汉朝一直都在积极寻求破局之法。首先,汉朝大肆鼓励百姓养马,也组建实力强劲的骑兵与匈奴争锋。此外,还对匈奴进行了贸易制裁,不再向其出口生活用品。
为了抗击匈奴,汉朝做了多年的努力,而匈奴内部却因争权夺势,混乱不堪。一鼓作气打赢匈奴之后,汉朝又对其进行了大肆掠夺,重创了其本就脆弱的经济体系,使其无力维系军事行动。
如此,嚣张了许久的匈奴才终于偃旗息鼓,臣服于汉朝的强盛。
参考来源:凤凰网-为什么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要选在春天出击?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