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群中学生在定江镇集扇斋学习制作团扇。(资料图片)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如果要盘点中国古代文人士子日常用的风雅物件,“扇”当有其名。

从最初的引风纳凉,到身份、审美的载体,漫长的三千余年中,围绕扇子衍生出了特有的东方美学和中国文化。羽扇、纨扇、折扇、团扇……形态材质各异、做工精良考究的扇子,频频出现在古诗和古画中。“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的这份千年风雅也令人心驰神往。

团扇在桂林生根发芽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地处五岭以南,桂林暑热难耐,扇子成了大家纳凉之物。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里,记载了桂林片区的气候:“冬月久晴,不离葛衣纨扇,夏月苦雨,急须袭被重裘。”这里的“纨扇”,指的就是团扇。由此可见,八百多年前的桂林人已经普遍使用团扇了。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大批文人墨客由中原进入岭南,也将画扇题扇的风雅意趣带到了桂林。明崇祯十年(1637年),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桂林时,曾在市集上买了一把团扇,题诗送给登门拜访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广初桂林团扇(图片源自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春山可望,草木蔓发,凭栏远眺,天色晴明。可读诗书,可赏春光,好不惬意。在桂林博物馆中,清代画家葛本植的《设色山水团扇页》再现了百年前桂林文人的雅趣。

桂林人不仅爱用团扇,更会制作团扇。丰沛的降雨和连绵的青山为扇子制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竹子原材料。青竹化丝,锦绣为面,桂林团扇的美名远扬海内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广初桂林团扇(图片源自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在前不久我市举办的“加油!书店”美学市集上,非遗传承人邱广初的团扇摆上了书摊。轻巧的扇骨,东方美学的纹样,轻轻一握凉风徐来,小团扇得到了各年龄段消费者的青睐。

邱广初是邱氏竹艺的第二代传承人,古老的圆竹剖丝团扇技艺在他的手中迎来了复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广初是邱氏竹艺的第二代传承人(图片源自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圆竹剖丝团扇技艺以广东潮扇和福建鸭脚扇为典型代表,随后传到广西、四川、江西等地。邱广初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把一根直径1厘米不到的竹子匀量剖为四十多根细丝,随后通过编织,扇骨一体成型,再覆上精美的扇面,一把桂林团扇就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广初桂林团扇(图片源自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邱广初和团扇的风雅情缘,要追溯到半世纪以前。当时,还是荔浦市马岭镇一家理发店剃头匠的他为了填补家用,开始在业余时间钻研竹篾编织。他越学越带劲,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1982年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荔浦的外贸公司接到了一份来自日本的订单,客户需要依照样品,做一批仿古制团扇。凭借着精湛的工艺,邱广初一举拿下了100把团扇的海外订单,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也正是借着这个机会,邱广初将团扇产业由小做大,逐步建立起了全广西最大的团扇生产基地。而在他的带动下,荔浦市马岭镇的村民都投身到团扇制作中来,全镇每年出口日韩团扇数量高达400多万把,“桂林团扇”美名远扬。

2018年,“圆竹剖丝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邱广初也成了这项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朋友们来到邱广初桂林团扇艺术馆,了解桂林团扇(图片源自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如今,我们早已不再依赖扇子纳凉,电风扇、空调解放了双手,带来了沁人心脾的凉意。时代赋予了团扇更重要的使命,那便是展示泱泱大国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传播千年的东方美学。

当一把把桂林团扇扬帆出海,越来越多人为手工艺人精湛的技艺和这份中国风雅所折服,古老的团扇就此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韦莎妮娜)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