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分真,七分假
皆知,相比于三国正史来言,《三国演义》是三分真七分假!如诸葛亮和周瑜。在《三国演义》里,既有“一时瑜亮”的交相辉映,也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愤哀鸣!可惜却是时空错乱的结果。
在正史中,整个赤壁之战,几乎都是周瑜的功劳,那时的诸葛亮那,刚被刘备请出来没多久,只出色完成了“联盟东吴”的任务,替刘备争取到了跟孙权对等地位。
也就是说,诸葛亮在赤壁之战的真正功劳,是他让输得都掉了底裤的刘备,竟然跟“全须全尾”的孙权在地位上——起码名义上,平起平坐了。
这堪称是诸葛亮的一次奇迹外交。别说三国时期了,就是在如今,你想跟人家平起平坐,那有多少干货(实力)?若少得可怜却还想平起平坐,那不是笑话吗!
事实也是如此!对这种结果,周瑜就认为是个大笑话。在孙刘联盟之后,周瑜成为了“盟军总司令”,可他却强悍要求:刘备啊,你过来下,咱来谈谈如何揍曹操吧!
这完全不把刘备当干部!你周瑜再牛,也是小弟身份,刘备再惨,也是大哥地位。可如今小弟却嚣张地让大哥过来谈工作。刘备却还不得不去,最终刘备“轻舟从简”,也就是装出游山玩水的样子——非正规场合,去见周瑜。
对此,诸葛亮能怎样?无计可施!只能任由刘备遭周瑜打脸!
为何《三国演义》中,让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一直留在了东吴,跟周瑜展开“智慧交锋”,不但夺了赤壁之战的大功劳,还在最后生生把周瑜给气死了?原因就在这里,一则是展现诸葛亮,二则恐怕就是替刘备报仇!
因为论对蜀汉(刘备)的威胁,周瑜敢说第二,就没人说第一。周瑜一直强调要“西取西川”,跟曹魏形成“双雄对峙”格局。在周瑜的谋划里,根本就没刘备啥事。可惜却英年早逝了。
若周瑜真活着,恐怕就没三国了,而是又一次“楚汉相争”,无非名称变成了“魏吴对峙”罢了。这可是挖刘备的根基,因此诸葛亮也好,刘备也罢,能不恨周瑜吗?比恨曹操都恨!
这便是《三国演义》为何非要错乱时空,让诸葛亮去跟周瑜斗智的根本原因。不把周瑜搞“臭”,蜀汉就“香”不起来。谁让《三国演义》的主旨是,尊刘贬曹,鄙视孙权的呢?
因此,凡蜀汉这边的重要人物,无不牛闪闪。还如马超,明明是正史中的不孝子,为了起兵反曹,他找到杀母仇人韩遂说:我老爸虽在曹操手心,但我决定不管老爸死活了,所以认你为父,你也应这样。
结果马超这一起兵,老爸马腾就被杀了。可《三国演义》却一切罪责,都扣在曹操头上,马超反而成了为父报仇的孝子和忠臣了。同时,在三国后期对蜀汉人物的处理,也同样遵循着这个套路,如张飞之子张苞!
二、张苞之死和诸葛亮的吐血晕厥
在《三国演义》中,张苞的地位,明显比关羽之子关兴更重要,这可谓是反常识了。因为按人们印象中,应该是关羽之子,比张飞之子更牛才对。为何会这样?
《三国演义》给出了解释。那是张飞被杀后,张苞来报丧,刘备哭过之后,便要进兵东吴替关羽和张飞报仇。那么谁当先锋?关兴和张苞都来抢,是谁也不服谁,先比箭射雁,没分胜负,随后就急眼了,各持兵器就要玩命!
这一下刘备可慌了,喝曰:“二子休得无礼!”随后便对两人诉说,刘关张的奋斗史,最后问:“卿二人谁年长?”
苞曰:“臣长关兴一岁。”先主即命兴拜苞为兄。二人就帐前折箭为誓,永相救护。
也就是说,还是二哥厉害。只不过张苞变成了“二哥”,他比关兴大一岁。也许有人问:刘备咋不让刘禅也过来结拜,再续一曲“桃园三结义”?这个就只能说:绝唱就是绝唱,桃园三结义,哪怕后代都唱不出那调儿!
但无论怎样,刘备显然是爱护张苞和关兴的,最终让吴班当了先锋,而这小哥俩的工作是“护驾”,留在自己身边,显然是怕他俩有个闪失。
就这样经过刘备的爱护和栽培后,当蜀汉进入到诸葛亮时期,明显张苞就成了后代中的佼佼者。诸葛亮对张苞也是爱护无限,玩命栽培。只可惜,在诸葛亮二出祁山时,张苞追击郭淮、孙礼时,连人带马,跌入涧内。不几日,便因伤势过重给死了。
诸葛亮得知后,是“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厥于地,众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
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名将死时,诸葛亮都没这么大的反应,可为何张苞一死,诸葛亮竟然伤心到吐血晕厥?从《三国演义》的逻辑出发,无非三点原因。
首先是:蜀汉后备人才缺失。在诸葛亮执政时期,蜀汉明显后备人才奇缺。比如,街亭之战,诸葛亮本意是让魏延去,结果魏延却由于诸葛亮否认了他的子午谷奇谋,而闹情绪,尥蹶子。
诸葛亮这才不得不启用马谡,且临行前这通嘱托。结果马谡没有经受住考验,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彻底崩盘,他不得不冒险唱了空城计。
而张苞是诸葛亮悉心栽培的后备人才,被视为蜀汉未来的顶梁柱了。若张苞不死,再加上姜维,这是多好的局面。因此诸葛亮与其说是伤心张苞之死,不如说是替蜀汉未来伤心欲绝。
其次是:个人感情的宣泄。虽关羽和张飞在活着时,也给诸葛亮尥蹶子,但这两人却真管用,再加上有刘备镇台,诸葛亮那时多轻松,调兵遣将后,他就敢开始准备庆功宴,这说明了,诸葛亮对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的绝对信任。
可如今这是啥局面?比刘备早期还惨,好歹那时有关张赵,如今有谁?啥都要靠诸葛亮。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诸葛亮虽不说,但实际情况之严重,给他造成的压力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诸葛亮也需要宣泄,无非只差一个宣泄口罢了。如今后备人才中的顶梁柱张苞死了,诸葛亮再坚强,也没法承受了,所以这才如此崩溃。
但最重要和关键的却是第三点!
三、刘禅投降时发生了一件事
其实张飞,并非仅有张苞这么一个儿子,还有一子叫张绍!在《三国演义》中刘禅投降时,是谁代表刘禅向邓艾投降的?正是张绍!
不一时,张绍等至,艾令人迎入。三人拜伏于阶下,呈上降款玉玺。艾拆降书视之,大喜,受下玉玺,重待张绍、谯周、邓良等。艾作回书,付三人赍回成都,以安人心。三人拜辞邓艾,径还成都,入见后主,呈上回书,细言邓艾相待之善。后主拆封视之,大喜。
那么这跟诸葛亮哭张苞有关系吗?关系可太大了,甚至是最关键的原因。
一开篇就说了,《三国演义》是三分真,七分假。正史中的张苞,可没演义中这么牛闪闪,而是早夭了,“长子苞,早夭。次子张绍,继承张飞爵位,官至侍中、尚书仆射”。
也就是说,演义中张苞的所有事都是假的。之所以非要让他那么牛闪闪,其目的就是对冲掉张绍的所作所为。
当姜维等还在奋战时,当诸葛亮的子孙,诸葛瞻和诸葛尚、赵云之子赵广等,纷纷战死血祭蜀汉后,张飞的后代张绍,却代表刘禅投降来了!这正史中的记载,是不是让人看得目瞪口呆?倘若张飞地下有知,会不会被气得哇哇暴叫?
所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那么哭张苞,明显就有了是替蜀汉元勋们,如关羽、张飞、赵云、和他自己而哭的意味。这既是《三国演义》对蜀汉元勋们的爱护、尊重,也是为蜀汉最终灭亡,提前发出的哀叹。
证据就是《三国演义》中,对张绍的介绍,非常耐人寻味:后主令谯周作降书,遣私署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同谯周赍玉玺来雒城请降。
只给出了张绍的官职“侍中”,根本就不提他是张飞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