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战争的创伤,如同岁月的痕迹,深深地烙印在刘伯承元帅的身心上,加上和平时期肩负的繁重工作任务,刘伯承元帅始终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辞辛劳,鞠躬尽瘁。岁月的流逝,不仅见证了共和国的崛起和繁荣,也悄然带走了刘伯承元帅昔日矫健的身姿和充沛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6年10月7日下午,刘伯承元帅因久病不治而与世长辞。10月14日,北京的秋天为城里人送去干爽的气候,满街的落叶被人踩出响亮的声音。北京万寿路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礼堂前厅,搭设成黑纱缠绕圆柱、挽幛悬挂横梁的庄严灵堂。

刘伯承元帅静卧在鲜花丛中,鲜红的党旗覆盖着他高大的身躯,人民解放军战士持枪站立,他们坚守着刘伯承元帅的灵柩。

国家领导人以及家属们接二连三来到灵堂内,最先抵达的国家领导人是邓公和他的家人。他向刘伯承元帅深深地三鞠躬,然后久久凝视着昔日的老搭档的遗容。此时,邓公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他们当年共同经历过的画面,比如太行山的烽火,比如大别山险峻的地势,比如万里长江滚起的惊涛骇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聂荣臻、杨得志、秦基伟、洪学智等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以及军事科学院的干部战士们,列队缓缓走入大厅,然后默默地将右手举到额角,向刘伯承元帅致敬最后的军礼。

这些熟悉刘伯承元帅的老将、老帅们,在最后的时间里,也为刘伯承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他的晚年过得令人唏嘘。这位当年率领百万大军渡过长江,打进“总统府”的大元帅,因为战争年代的创伤,工作任务的繁重,给他的生活带来无尽的困扰与折磨。

自1952年以来,由于过度的劳累,刘伯承元帅身体不舒服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最严重的是他的眼睛,战争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刘伯承的右眼也已成了残废,现在看书读报生活全靠视力微弱的左眼支撑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睛看不见,给生活带来的不便难以言喻,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视觉的缺失都像是一道无形的墙,将人与周围的世界隔离开来。与人交往时,也没有办法观察到对方的表情和动作,这些种种不便让刘伯承元帅无可奈何,最严重的是长时间使用左眼,又让他出现头昏脑涨,夜不能寐的症状。

见刘伯承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严重,军委提议安排刘伯承去大连休假。刘伯承虽然同意去休假,但是在去之前,还特意搜集了许多参考书籍。刘伯承为何要这么做呢?原来,刘伯承元帅打算利用休假的这段时间,把《苏联红军野战条令》这本教材再校译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是想让刘伯承元帅休息的,结果休息变成了工作,别人是带着满身的轻松结束了假期,而刘伯承元帅则是带着20万字译稿结束了假期。事后,有人问刘伯承元帅大连的海洋风光美不美,刘伯承坦然一笑说:“当初在大连刚顾着译文了,完全没有时间去欣赏大连的风景,这件事情也让我感到有些遗憾。”

长时间的劳累让刘伯承的实力越来越差,到了1972年的时候,刘伯承彻底失去视力,双目失明。从这一年开始,刘伯承的身体状况就越来越不好了,以至于他不得不住进医院进行长时间的治疗。

中央对刘伯承的身体状况十分关怀,周总理三次亲临医院探望,医护人员们也使出浑身解数为刘伯承治疗。但因个别医生诊断有误,用药不对症,导致病情出现不可逆转的情况。后来还是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医院才改了治疗方案,刘伯承的病情这才被控制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此时的刘伯承已经是饱经风霜的老人,再加上长时间的病痛,导致他再也没有办法从病床上起来了。

1973年,刘伯承丧失了思维能力,两年后,他失去了自理生活的能力。这对一个前半生驰骋沙场的元帅来说,绝对是不可逆的伤害,更别说从患病到最后去世,刘伯承“走了”整整13年。

他的痛苦虽然别人没有办法感同身受,但也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所以“离开”对于刘伯承元帅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逝世后,他的夫人汪荣华在《送伯承远行》的文章里留下这样的一段话语:“在你的追悼会上,党中央对反教条主义问题做了结论,我终于听到了‘那次反教条主义是错误的,这句话了,我知道这是你生前最想听到的一句话……”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历史最终还是给刘伯承一个公道。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说的是人生一世,做了好多善事,自然会有人对此表示赞扬,人们也会把他所做的善事传扬出去,根本用不着自己去立功德牌坊。这句话说的就是刘伯承元帅的一生,在全国人民的心里,在全军指挥员的心里,刘伯承元帅的一生,就是充满为了国家和人民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