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媒体《The Wire》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是时候将极端右翼主义的蔓延,视为一种全球性的、不断发展的现象,而非仅存在于特定国家的孤立事件了”。
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印度本身的总理莫迪及其党派,恰恰就是本国历史上,最具右翼思维的执政势力。
近年来,无论是欧洲或北美;还是南美及亚洲,极右翼势力已不再像二战后那样,只是小打小闹,且很难虏获人心,并难以在政治上起势与得势,而是在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回潮的模样,表现出渐成气候之势。
像欧盟中的传统西方国家——法国、德国、芬兰、意大利、荷兰等,以及从苏式社会主义国家掉头转向的东欧国家——克罗地亚、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欧盟国家,其国内目前均活跃着一些重要的极端右翼政党。
而以世界最大霸权国家自居的美国,其前任总统特朗普,间隔四年后再夺宝座,更是西方右翼思想回潮并得势的最大象征性事件。
还有世界上最大人口大国的印度,莫迪第三次连任总理成功;以及南美阿根廷总统米莱的上台,并开始了一系列狂飙突进的自由主义改革为代表,世界重要国家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客开始不断赢得大选,似乎也成了一个常态!
其实,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时,极右翼政党在欧洲政治舞台和社会上,仍属于“人神共愤”的一大“异类”。
但现在,不仅美国右翼势力之代表的特朗普,再度赢得总统大选,像欧洲右翼政党也是收获颇丰,渐渐夺得了一些国家的政治大权。
像在意大利,2022年,中右翼联盟获得大选胜利,而墨索里尼曾经的拥趸——梅洛尼女士成了总理。
而在法国,极右翼政党中的国民联盟,支持率已达35.5%、“新人民阵线”则为29.5%——都远高于法国总统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其仅19.5%的支持率。
欧盟的领头人——德国,其极右翼的“选择党”党首魏德尔,担任总理的支持率为24%;而现任总理朔尔茨仅为15%。
在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中,中间偏右的欧洲人民党团188席;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进步联盟136席;而极右翼的“欧洲爱国者”党团已达84席,一跃成为欧洲议会的第三大党团——总体偏右的党派,在整个欧盟正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势力。
西方右翼势力何以又慢慢成了政治气候,并大有掌权影响世界走势的可能呢?
一般认为,一是因为世界经济危机的不断显现;二是移民浪潮令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对抗思维回潮。
像“特朗普主义”中,其提出的“让美国重新伟大”内容中:一是以“美国中心主义、保守主义”为主要思想;二是反移民的民粹主义及右翼极端主义思想占了上风。
像印度的莫迪,能连续三次当选总理,其高举的民族及本国保护主义思想,和对以印度教为中心的文化民族主义的强调等,同样表现出右翼的主要思维特征。
西方极右翼思潮的渐成气候,主要体现在,对于“本国优先”的经济保守主义的重视;另外就是以反移民为主要内容,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排斥与抗拒——这二者都对二战过后,以西方国家为主推动的全球主义、多元主义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对立性影响。
而在全球化时代中,中国正是借助这一外部环境,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走向世界,获得相应的发展——目前我们已是公认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可以说,中国在经济上的发展与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全球化的外部环境。比如,像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仍要依靠外贸,就能得以很好的证明。
这也是为何,当美国为首的西方右翼势力日渐得势,其以全球主义带来了经济恶化、本国人民失业增加、外来移民浪潮及高犯罪率为由,因此近年来对中国玩起了“脱钩主义”,因此令我们的外部环境变得恶化,目前的发展受限,这显然跟西方这股右翼回潮并得势的大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然,像欧洲部分极右翼的政治主张中,却是认同放松管制、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化,减少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消解贸易壁垒,积极发挥市场自由化作用,实施资本主义的市场原教旨主义等观点。
在这方面,反倒有可能利于全球性的贸易一体化之维系与推动;对于仍对“外循环”有着很大依赖性的中国,具备一定的正向意义。
而西方极右翼对于文化思想方面的主张,持有保守的传统社会价值观,其大多是强调本土文化的维系与维护——主要是欧美“白人至上”思想的保护主义,因此其多是排斥多元文化,反对移民现象——特别是反对非白种人族群涌入欧洲。
在政治主张上,西方极右翼势力借助“人民的力量”等口号宣传,以此反对传统的国家精英主义,并通过“反建制”与排外的方式呈现。同时推行国家主义、本国至上,民粹主义色彩极为深厚。
一般相对而言,西方的极右翼势力大多对华态度并不友好。其意识形态色彩更为深厚,这会对中国的全球化布局——经济领域的“一带一路”推动,和文化思想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呈现出排斥与抹黑之势。
当然,如今的欧洲极右翼势力与主张,并非完全与一战、二战时期的右翼完全类同。
当年德国纳粹与日本军国主义等极端右翼的对外侵略扩张主义思维,在如今的西方极右翼势力中并不得势,而更多是囿于保护一国民族利益的“右倾”之势。
所以,虽然西方极右翼势力回潮并渐成气候,也有合纵连横之势,但就像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思想一样,其更多的是维护本国利益,而非强调对外的过度霸权与扩张。
西方右翼的这一重要变化,反倒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而言,有着一定的相对好处——因此,或可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为中国和平发展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全球性“右转”,似乎是未来的一大世界趋势——甚至像与我们“友谊无上限”的俄国总统普京的思想,其也是以“保守主义、本国主义”为先、为主。
普京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极力反对西方左派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冲击——其也因此也展现出更为强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之“强人”形象。
像有着共同语言和近似思想——“与我心有戚戚焉”之下,这或许,也是特朗普多次表示,他跟普京关系很好的一大原因吧?
当然,类似的“右倾”思维,即使是在东方文化、意识形态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像一些文化保守主义、移民态度、反精英思维等,是不是也在我们这儿,有着一定的市场呢?
比如,国内有名的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就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了广州、义乌等南方城市,有着不少非法留居的非洲黑人问题,称国家应高度重视此事,并做出面向未来的应对之策。
但中国的崛起,显然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持续与深入,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大目标,显然面对西方开始不断回潮的“右倾”势力出现,甚至是极右翼势力逐渐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这对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之影响,不可谓不大,也不能不察和高度重视。
所以,中国也应及早对此未雨绸缪,方能处于哪怕风雨飘摇的外部环境中,我们也仍可以走向岿然不动的自主、自立局面……【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