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近日,一名19岁大学生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消息称,自己乘坐“嘀嗒出行”顺风车时,被司机在高速路上赶下车,“司机将其拖拽下车时致其脚踝受伤”。该乘客表示,她打独享顺风车,却被告知还有位乘客,后因拒绝司机绕路办私事被司机在高速路赶下车。据了解,司机李某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已被行政拘留。

这起因乘坐顺风车引发的矛盾,可以说是各执一词,公众的热议也与其中牵涉的诸多细节有关。直接引起大家注意的,莫过于乘客被司机在高速路赶下车。在此之前无论有何矛盾,这一行为无疑十分危险且违反平台规则、交通法规。对此,平台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涉事车主账号已被永久封禁,已向警方提供录音等,正协助相关部门积极处理中。

如果确认双方纠纷确为司机个人私事所致,那么平台在处理这次矛盾的过程中,其实对顺风车司机就提出了更高要求。事实上,该平台的合乘协议中就显示,顺风车车主与顺风车乘客之间,实际属于民事互助行为。另外,“由于路况或车主本身的原因,行程时间的确定性无法保证”“如由于路况或其他原因导致车主无法及时完成合程行程,乘客可尽快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完成出行”。往开了说,顺风车车主与乘客之间的平等互助要大过“顾客就是上帝”,如果确实因为个人情况产生了矛盾,进行友善沟通、协商才是达成这种互助关系最基本的前提。

根据平台公开的录音显示,乘客着急赶飞机的同时又迟到了20分钟上车,可见行程十分紧迫甚至大概率赶不上这趟飞机。从互助行为的层面上讲,司机此时选择绕路办私事,乘客难免会着急上火;但乘客后续将误机归咎于司机问题、向其索赔误机的有关费用,其实也站不住脚。双方诸多矛盾的激化已经走向了顺风车“友善、平等、和谐”初衷的反面,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更进一步讲,就顺风车的载客规范而言,也有许多细节值得商榷。顺风车的合乘模式依赖于车主事先发布出行信息,线路相同的人就可选择乘坐相应合规车辆出行,这种共享出行方式中,乘客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双方达成免费互助;相关管理措施更是明确提到,顺风车应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初衷虽是如此,但由于顺风车司机的审核门槛相较于网约车更低,市场一直存在着以“顺风车”名义行非法运营之实、多平台拼单等乱象。

针对此次事件,平台也应明确回应,司机车上是否有当事乘客声称的其他乘客,还是确属“家人”?下高速拿的病历真是“家人”的,还是接了“送物品”的单?凭着一纸合乘协议中“无任何雇佣、劳务和任何合作关系”,草草与司机划清界线、不承担任何责任,实际上也完全没法避免类似矛盾再次上演。

说到底,顺风车这一出行模式已出现多年,相关规范也越来越完善。平台也应该进一步完善监督、投诉机制,夯实自身责任、有效保障司乘双方权益,为司机乘客带来更多便利,才能让顺风车真正“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