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的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要让“民声”萦耳边,“民事”记心间,方能“心”换“信”。要听民意、顺民心、从民愿,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一、深入倾听民声,主动走访调研,拓宽民意收集渠道。党员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等问题上门,而要主动深入基层,到社区、乡村、企业等地方走访调研。例如,定期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生活、工作、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困难。除了传统的实地走访,还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建立网上民意收集平台,如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专门的民意反馈APP等,方便群众随时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同时,设置热线电话,并安排专人负责接听、记录和分类整理群众的诉求,保持沟通畅通。
二、积极回应民声,及时反馈处理情况,保持良好沟通。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尽快处理。如果不能立即解决,也要在规定时间内告知群众处理的进度和预计完成的时间。例如,群众反映某路段路灯损坏影响出行安全,相关部门应在接到反馈后迅速安排人员检修,并将检修安排和预计修复时间告知周边居民。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要与群众保持良好的沟通。如果处理方案需要调整,也要向群众解释原因,争取群众的理解。像在城市建设项目中,如涉及拆迁等可能影响群众利益的情况,要将项目规划、补偿方案等信息公开透明地向群众解释清楚。
三、工作只为民声,以民为本制定政策,接受群众监督。在制定政策时,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政策的出台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承受能力和长远利益。例如,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家庭孩子的入学需求,以及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如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干部活动,让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工作进行评价打分,对于群众满意度低的党员干部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确保党员干部的工作始终围绕民声展开。(华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