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市性上海市民美育展演1月5日在上海星舞台举行,来自市群艺馆及16个区包括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周末美育课堂、上海老年艺术大学在内的美育品牌项目的20余个优秀学员团队及特色美育团队,第一次走上全市展示舞台。
观众大厅里,书法老师挥毫泼墨,为大家书写对联,舞蹈老师现场教授市民跳流行舞……,桌子一字排开,各种手工艺品、书画作品及老师、课程介绍一一呈现。“摊主”是美育培训项目推出的优秀老师,市民或学员们可以在这里和老师们“亲密”互动。
上海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介绍,“这是我们首次为全市美育品牌培育的学员和老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希望更多市民了解、关注、加入进来。”
“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也渴望着,也哭也笑平凡着……”歌声响起,吉他弹唱《平凡之路》、古琴演奏《琴茶合鸣》、中阮合奏《红星歌》、昆曲《牡丹亭·游园》选段、舞蹈《梦回江宁》、古筝演奏《沧海一声笑》、歌剧合唱《马德里斗牛士》等唱、弹、戏、舞四个艺术门类20个节目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星舞台亮相。
普陀区文化馆夜校评弹班男学员李运臻与老师、评弹团青年演员陈佳卫对唱苏州评弹《梅竹》,让观众体验到江南评弹的独特韵味和风情。李运臻就职于IT外企,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小跟着喜欢评弹的外公,心里也种上了评弹的种子,18岁上大学后开始自学评弹,如今已有20年。自从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火了之后,他惊喜地发现夜校里有评弹课,就毫不犹豫地“抢”了这门课。“社会上很少看到这种教评弹的培训班”,执着的他至今已经五刷夜校评弹课,“老师是专业演员,能交给我谱之外的东西,比如咬字、气息、转腔、归韵等”。李运臻表示,只要夜校继续开评弹课,他就会继续去上。
杨浦区文化馆分校夜校中阮班演奏的《红星歌》是《闪闪的红星》主题曲,不同声部合奏富有层次感,整体旋律波浪式上升,令群情激昂。二十多岁的中医医生卢玉涵是合奏的学员之一,去年她第一次参加了夜校中阮班,她认为,“老师很专业,课程性价比超高”。作为新上海人的她,在这里也交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还彼此互相分享民乐曲子,一起练琴,线上分享日常,一起约看民乐演出......工作之外的艺术追求,让她缓解了生活的压力,“精神世界更富足”。这次是她毕业后重拾热爱第一次上台演出,“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努力完成了一件事情,很有成就感。”下一期,她在考虑再去抢另一门乐器学习。
市民艺术夜校金山分校百砚茶文化空间教学点古琴初阶班、芳香茶艺健康班表演了《琴茶合鸣》,《仙翁操》合奏伴琴歌、《酒狂》独奏,还将古琴学员和茶艺学员的技艺融合在一起表演,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崭新体验。2024年市民夜校秋季班是百砚茶文化空间的首次开班,共开了古琴课、芳香品饮传习课及合香珠制作课等三门课,学员张健三门课都抢到,她说“展演对学员们来说,既是肯定,也是提升和锻炼的机会,课程结束之后,大家还可以一起相聚弹琴,相约品鉴好茶,从课堂走进生活。”
夜校虹口区欧阳文化活动中心教学点的古筝演奏《沧海一声笑》豪情满怀、气盖云天,3位老师与12位学员,一群身着飘飘欲仙的汉服的姑娘,奏出了强大的气场,学员们平均年龄仅20多岁,是参演夜校团队中最年轻的一支。
整个展演,传统文化节目占比过半,体现了有越来越多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这里,有的年轻人重拾儿时热爱,有人受到当今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吸引,来追寻自己所爱。据老师介绍,有学员因为看过电视剧《陈情令》觉得吹竹子的人很帅,于是买了竹子去拍写真,拍了写真,又觉得自己有竹子不学可惜,于是就去夜校报名学竹笛;还有人因为看到琵琶大师方锦龙在国外街头的快闪,感受到了民族乐器的魅力,开始“追星”之旅.......。这些市民美育项目让市民为发展和延续自己的热爱找到一个承载平台。
展演舞台上,上海市群艺馆老年艺术大学时装班带来了时装秀《炫之舞》,这些平均年龄58岁的退休阿姨来自不同领域,她们不愿意自己的退休生活只余下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不管什么年龄都要秀出自己的风采”,她们要秀出上海的“时髦阿婆”。“我们的团队如同拼图,每一片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大家完美的拼合,可以呈现最美丽的画面。”指导老师李影说,“有幸参与展演,也是我们一次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走秀不但提升了阿姨们的自信和气质,还对服饰搭配有了认识和理解,阿姨们个个变得更加自信和美丽。
11个身着白衬衣牛仔背心和牛仔裤的孩子,一曲嘻哈风格的舞蹈《舞动童年》又嗨又可爱,赢得满堂彩。这是一群三到七年级的周末美育课堂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街舞HipHop班学员,尽管马上就要面临期末考试,但爸爸妈妈也积极支持他们来参加展演,送他们加排,为他们购买参演服装,积极做好团队后勤保障。“舞蹈让孩子自信快乐,激发创造力,学会团队精神,看到他们从一个个害羞、不自信的孩子成长为现在自信、勇敢的舞者,我感到非常自豪。”老师陈禹讳说,“我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这份热爱和坚持,未来在舞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曲越剧《花为媒·报花名》用戚派的演唱方式,演员载歌载舞唱出四季花开的美景,又运用折扇和水袖的不同动作造型,将张五可的聪慧、灵巧、泼辣个性、柔美与俏丽表现的入目三分,1人角色分成4人演绎,有分有合。静安区文化馆白领越剧公益班的学员们演绎的这段越剧,是戚派唱段中难得欢快的曲风。白领越剧公益班是静安区的特色美育项目,也是新学员的秒抢课程。一位学员因工作需要调离上海,临走还特地送给老师一盆蝴蝶兰,告诉老师:“这期的公益班学习,对我而讲太有意义了,让我改变了个性上的懦弱与胆怯,发现自己有无限的可能。”她希望以后有机会回上海再找老师来学习。
展演舞台上,我们还可以听到徐汇区文化馆Aca Dreamer人声乐团演唱的《越夜越美丽》,浦东新区花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乐合奏《假日圆舞曲》,浦东市民艺术大学歌剧实验班的歌剧合唱《马德里斗牛士》,崇明区上海御音合唱团无伴奏合唱《沂蒙山歌》......这些都是各区培育的优秀特色美育项目团队,他们活跃在社区和市级群文舞台上。与夜校、周末美育课堂和老年大学的培训班不同的是,他们都不是零基础起步,而是一些有基础的优秀艺术爱好者长期参与、提升的成果。
市群艺馆副馆长徐皓告诉记者,他们的今天可以是夜校这些零基础班的艺术爱好者们的未来。有些区已形成完善的机制,如前述静安区文化馆白领越剧公益班,新学员可以经过多期学习,考核后进入静安区文化馆青年越剧团,成为特色团队的一员。
目前,上海拥有市民艺术夜校、周末美育课堂、老年艺术大学以及各区特色美育课程等各类社会美育品牌项目,形成了从孩子、中青年人、到老年人的覆盖全年龄段的社会大美誉体系,这在全国公共文化领域独树一帜。
这些美育课程不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学员“心波”,它是一颗种子,会渐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编辑: 章海燕
责编: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