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完美从来都意味着缺憾。而《三国演义》中的名将赵云,之所以能得到“完美将军”的这个称谓,便是弥补其在正史中的缺憾。
一句“终不背德”,便是一世的承诺,从此赵云追随着要啥没啥,随时破产,随时重组的刘备,一次又一次从死人堆里爬出。并且在长坂坡之战时,九死一生保护着阿斗和刘备的老婆回归。赵云在刘备手下,几乎就没享受到过啥好处。
哪料当刘备终于奋斗成功后,四方将军是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没有赵云!
汉中太守也给了后起之秀的魏延。赵云还是那位杂号将军,却不为所动,依旧恪守着“终不背德”的承诺。
所以赵云的完美将军之称,既是种补偿,也是对赵云品德致敬——哪怕许多人替刘备开脱,从各种角度论证,刘备不是不爱赵云,眼光要放长远……奈何大多数人并不买账,完美将军的喊声,反而更响亮。
但无论怎样,赵云也算是幸运的。毕竟刘备最终成功了,让赵云的完美或者说遗憾,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不是如另一些“上错贼船,跟错主公”将领一样,过早谢幕而去,因为在他们之中,又不乏比赵云还要完美的人,就比如高顺!
概括说来赵云和高顺,有两大共同之处。一是私德,二是武略!
其一:私德很完美
赵云的私德如何?不用笔者多说,如今我们只来看看高顺。他跟张辽一样,都是吕布手下的大将。但高顺的地位,却要高于张辽。所谓吕布身边,文有陈宫,武有高顺。正是这一文一武,共同托举着吕布,跃身为三国诸侯之一。
可惜,吕布实在烂泥扶不上墙,除了反复无常外,还经常跟手下将领的夫人们私通。在白门楼上,曹操就用这事调笑过吕布(卿背妻,爱诸将妇)。可见吕布的私德简直如渣。曹操虽也有这方面的毛病,却从来都是抢对手的,他不吃窝边草。
那么高顺呢?简直如吕布阵营中的清风。据《汉末英雄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
字数很少,却一下子让人看到了“完美将军”的形象。为何高顺有威严?是因为他做人清白,拒绝吃吃喝喝,拒绝各种贿赂,这就是所谓“廉生威”。那么为何私德如此完美的高顺,会追随渣男吕布?也有相关记述。
在吕布夺了刘备的徐州后,就有点飘了。有一次吕布想找驻守在莒城臧霸,进行一次恐吓敲诈,以便搞来些物资啥的。
高顺连忙劝阻: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捷,损名非小。
意思就是说,你吕布为国除奸,怒杀董卓,作战勇猛,四方皆怕,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徐州,就不能再干那些强盗般的营生,一旦出岔,对你的名声打击太大。
从高顺的这段话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追随吕布,就是因吕布杀董卓,是一位忠心大汉的功臣。所以他认为,如今应该树立仁德形象,摒弃之前为了生存下来,靠抢,靠杀,靠恐吓人这种强盗做派。
可惜吕布不听,结果遭打脸:(臧)霸畏(吕)布钞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还下邳。人家臧霸也是吓大的,果断拒守城池,搞得吕布折腾半天,灰溜溜回家。
从高顺人品清白,劝谏吕布等记载中,是不是能想到赵云?在刘备夺了西川后,曾大肆封赏手下,赵云劝谏:应以民为本,抓民心,不要这么封赏手下。不同的是,刘备立马知错就改,听从了赵云劝谏,而吕布却“不从”。
所以论私德,赵云和高顺堪称武将中的楷模,甚至能让许多号称清流的名士,都脸红。如名士圈中的大佬许靖。
刘备围攻成都时,这兄弟为了活命,竟然在城墙上系下一根绳子,想顺绳子爬出城投降刘备——看着既喜感,又让人苦笑!言行一致何其难,但高顺和赵云却做到了!
其二:关羽、张飞都是他手下败将
武将说破天,最终还是要看专业水平,那就是武略!赵云之所以不被刘备重用,就在于武略上表现得不够好。起码没法跟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相提并论。但高顺却是一位,武略爆棚的名将。
(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 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恐怕所有三国迷,都有过一个疑虑,看正史记载没见吕布有多牛到爆,可为啥却能爆锤曹操,虎步江淮,甚至在《三国演义》里,忽悠一下子,竟成了第一高手?
除了耳熟能详的张辽,为吕布爪牙外,高顺亲率的这个“陷阵营”,可谓是最终的答案!因为这明显是吕布手下第一利器。曹操靠虎豹骑,横扫天下,吕布则靠高顺的陷阵营,让各路诸侯胆寒,哪怕万人敌的关羽和张飞,都曾是高顺手下败将。
据《三国志》载:(吕布)使高顺攻刘备,公(曹操)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备为顺所败。
吕布跟刘备翻脸后,命高顺出征小沛,刘备惊得连忙求助曹操,于是夏侯惇来救援。结果,刘关张哥三捆一起,也抵挡不住高顺的攻击,兵败逃亡。同时高顺还顺手又把来救援的夏侯惇,给痛打一顿,并在此战中,让夏侯惇失去了一只眼睛。
笔者有时都怀疑,《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罗贯中是依据啥搞出来的?是不是参考了高顺的这次,小沛城下狂揍刘关张?当然,仅仅是怀疑而已。
不过从这个记载中,却能很容易分析出,吕布的威名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顺和他的陷阵营打出来的。
奈何再勇猛的名将高顺,再厉害无敌地陷阵营,也没法救活“一路作死”的吕布。如前面所提,为啥吕布会被手下人捆绑起来,献给曹操?看看曹操这句“卿背妻,爱诸将妇”,这不是典型的作死是啥。
三、死因众说纷纭
高顺和张辽,由于都是吕布手下的名将,也都跟着吕布被活捉了,齐聚在白门楼上。
但就在此刻,却出现了极其不寻常的一幕,曹操杀掉了吕布和高顺,却招降了张辽。曹操为何要杀掉更厉害的高顺?即,高顺的死因到底是什么?至今都众说纷纭。
《三国演义》中的解释是,曹操问高顺:你还有啥可说的吗?高顺却用沉默为武器,对曹操进行了鄙视,气得曹操立马杀掉了高顺——敢这么看不起我,留你何用!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流传比较广的解释。
其一是,夏侯惇的眼睛,是在救援小沛的刘备时,被高顺的手下给射瞎的,所以曹操顾及夏侯惇的感受,必须杀高顺,替夏侯惇出这口恶气。
这个解释,有点太过“人情化”了,用在三国乱世明显不靠谱。连杀掉曹操儿子的贾诩和张绣,都能被曹操宽容和重用,夏侯惇的眼睛,还有啥可说的?
其二是,高顺求死!虽然没有具体史料支持,但笔者却非常认同这一点。毕竟高顺私德很完美,这种人就注定了:视名节高于生命,不会为活命而选择投降。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愚忠。不过笔者却认为,这同时也应该被视为,一种做人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