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449期】
这是一支担负特殊任务的英雄部队。征战浩瀚太空,有着超乎寻常的风险和挑战,光环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付出。他们把困难踩在脚下、把生死置之度外,以飞天勇士的杰出表现,向全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为中国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于1998年1月5日。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浩瀚征途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坚韧的毅力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一次次冲破地球的束缚,迈向那神秘而广袤的太空,书写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丽篇章。
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支伴随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成长起来的英雄部队。27年间,24名航天员接力飞天,执行了14次载人飞行任务,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截至目前,20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2人被授予“八一勋章”,航天员大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这一组组沉甸甸的数字、一串串耀眼光环的背后,是一个英雄群体用信仰和信念铸就的奋斗壮景,用热血和汗水绘成的逐梦轨迹。
梦想起航:使命重于生命的飞天追求
航天员干的是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壮国威军威的“国字号”任务。正如一位白发苍苍的海外侨胞对杨利伟说:“你们能飞多高,我们海外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
在航天员大队公寓门口,矗立着8个大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8个字伴随大队的成立矗立了27年,也深深铭刻进每一名航天员的心中。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光荣诞生。来自五湖四海的14名航天员,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
众所周知,航天员从事的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最具挑战的职业之一。空间辐射的环境危害、探索宇宙的未知风险,决定了他们时刻与风险为伍、与死神相伴。而他们从未吝惜自己的热血乃至生命,从成为航天员的那天起,就做好了为航天事业献出一切的准备。
2003年是世界航天的灾难之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5月,俄罗斯联盟一号飞船返回落点偏离400多公里;8月,巴西火箭在发射台爆炸,21名航天工作者丧生。这段时期正是备战神舟五号任务的关键阶段,航天员大队及时组织座谈会,没想到缓解压力的座谈会开成了群情激扬的请战会。大家坚定表态:太空就是战场,飞天就是出征,任何风险都动摇不了我们征战太空的抉择与信念。
神舟五号首飞时,火箭在上升段意外出现了低频振动,与人体的内脏产生了共振。杨利伟毫不畏惧、咬牙坚持,以顽强意志挺过了难关,成为我国首位“航天英雄”。
神舟七号任务中,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面对舱门打不开和轨道舱报警的紧急情况,以“哪怕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坚强决心果断出舱,完成首次太空出舱任务。
他们把党和国家的事业看得比天还高,把飞天的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用一次次进军太空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忠诚誓言。他们说,被祖国需要,为祖国出征是一种幸福。
“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每次出征太空,他们都会铿锵承诺。
“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每次返回地面后,每个乘组都会发出同样的心声。
“随时接受祖国的挑选!”这不仅仅是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承诺,更是他们深扎于心、外化于行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他们坚决服从任务需要、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选上了就冲锋在前、不辱使命,没选上就从零开始、继续准备。
吴杰、李庆龙、陈全、赵传东、潘占春是我国首批航天员,却没有机会为祖国出征太空。他们像当年毫不犹豫地参加选拔一样,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退出航天员队伍。
守望信仰的他们,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漫长的等待。而他们的等待和神舟飞天的辉煌一起,构成了中国航天史上最厚重的一页。临别前,一位航天员跟数次备份、数次与飞天失之交臂的邓清明说:“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任务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战友飞就是我在飞。”邓清明也一直秉承着这个信念,经过了25年的坚守与奋斗,终于飞天圆梦。
磨砺之路:汗水浇筑登天之梯
为祖国出征太空,这是航天员肩负的光荣使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载人飞行连战连捷的辉煌战绩,背后是超乎寻常的风险和挑战,更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付出。要想实现飞天梦想,他们要经历脱胎换骨般的淬炼,着力锻造征战太空的硬核本领。他们不但要重新走进课堂学习枯燥的基础理论,还要完成包括体质、心理、航天专业技术等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每个科目挑战的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极限,苏联航天员列奥诺夫曾形象地称其为“上天的阶梯”。
基础理论学习,离开院校已10多年的航天员重回课堂,白天上课训练,夜里复习预习,教室里充满了风油精的味道,公寓成了“不夜城”。能考100分,绝对不考99分。大家都在暗暗较着劲儿,硬是在一年内掌握了涵盖载人航天各大系统的30多门课。
朱杨柱这个学生阶段的学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学习基础理论、航天专业技术百余门课程,面对各种教材、操作手册直呼“根本学不完”,他说光考试都让他脱了一层皮。
李广苏是唯一的文科生,学习理工类课程非常吃力。尤其是那些晦涩难懂的公式和符号,对他来说就如同“天书”。他利用课后时间,从一个个小知识点进行逐个攻破,一点点地“啃”。熬过了很多个不眠之夜后,李广苏终于攻克了一个个深奥难懂的知识点。
低压缺氧训练,舱内压力急剧变化,相当于5分钟内从地面爬升到5000米高空,人体会因迅速缺氧出现头晕恶心甚至休克,而他们顶着强烈的不适感,每次都主动训练30分钟以上。
前庭功能训练,需要戴上眼罩,在转椅上连续转10分钟以上,头还要有节奏地前后左右摆动来刺激前庭器官。一般人转个一两分钟可能就会恶心甚至呕吐。
刘洋在第一次进行前庭功能训练时,刚刚做到5分钟,就已经脸色苍白、满头大汗,下来后整整一天都吃不下饭。为突破短板和障碍,她凭着“巾帼不让须眉”的那么一股子劲儿,主动加压加码,不断挑战更高难度,最终达到15分钟的优秀标准,成为我国首飞的女航天员。
登天之路从来不偏爱女性,女航天员的付出往往更多。王亚平刚开始时,超重耐力训练只能达到二级水平。为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血管功能,她狠下心来与自己较上了劲,玩命似的练体能、练耐力、练技巧,总是第一个到体训馆、最后一个离开。年底考核时她终于突破了一级水平,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
手控交会对接是难度极高的航天技术,被称为“太空穿针”,连美国也数次失败。为掌握“穿针”技术,他们进行了上千次模拟训练。最终刘旺在“神九”任务中精准操作、一次成功,打出漂亮的“太空十环”,实现了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出手就出色、完成就完美”的目标。
头低位卧床训练,他们连续5天保持负6度卧姿,头低脚高,同时还要训练进食饮水、清洁个人卫生;早在大队开展头低位训练前一个多月,费俊龙就开始扔掉了枕头。5天的卧床训练是最难熬的。常人想象中躺在床上睡觉是件颇为享受的事,可在这5天里,航天员除了可以侧身,一直脚比头高躺在床上,脸部充血,眼睛疼痛,鼻塞头疼、胸闷失眠,不适的症状都出来了。
睡眠剥夺训练,要在狭小密闭空间内进行抗疲劳、抗寂寞考验,72小时连续工作不能睡觉,打个盹都要被警铃警示。王浩泽这样描述:在一个门窗紧闭的房子里,我们称它为“小黑屋”,我和另两名队友组成“666”团队,3个人和生物钟奋力对抗……思绪开始神游,眼皮逐渐放弃抵抗;时间长得让人如坐针毡,脑袋却如放弃治疗一般,逐渐低垂,只能靠胳膊苦苦支撑……有些测试还在不断诱导我们犯困;最终,靠着顽强的毅力,我们从做题时的“特困生”到一次警铃都没响起的“特优生”,团结协作熬过了三天三夜……
沙漠救生训练(陈振强/摄)
沙漠生存训练,可能会遭遇高温、沙尘暴、强降温等各种恶劣气候。短短48小时,蔡旭哲所在的训练小组遭遇了前面所说的所有恶劣天气,像是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但他每每回想起来依然觉得苦中有乐。他说,战斗英雄杨根思有“三个不相信”战斗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在这次沙漠训练中,他深深地产生了共鸣。
地面模拟舱内封闭训练30天,为了适应空间站中长期驻留环境,一切工作生活都按天上标准来,吃的是航天食品、喝的是“再生水”,从来没有一个人叫苦抱怨。
同样是严苛的训练,第一、二批航天员和第三批航天员的区别在哪里?
对于第一、二批航天员来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训练,接受挑选,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此。
“最难的不是训练有多难,工作有多难,学习有多难,最难的是如何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用最高的标准和热情十遍百遍地做好。”翟志刚说。
比起第一、二批航天员来说,第三批航天员是幸运的。因为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载人飞行任务频次从以前平均约两年一次变成一年两次。
以前是人等任务,现在是任务等人。幸运的同时,他们也有新的压力和挑战。
一边是时间紧迫,一边是空间站任务需要学习的知识量更大。面临的是紧锣密鼓的学习任务,竞争激烈、频度高的选拔考试。
“考核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考核。”第三批航天员说,“哪怕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被教员看在眼里,体现在评价中。”
为此,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儿。不管是理论学习、操作技能考核或者是体能锻炼,大家都竭尽全力,努力做到最好。晚上不管多晚去谁的宿舍串门,都能看见对方在学习。
海上救生训练(孔方舟/摄)
历日经年,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功果自见。
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评选会严格评定,先后选拔的3批39名航天员,均顺利通过8大类上百个科目训练的考核,全部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创造了世界航天员训练零淘汰率的纪录。
追逐梦想:心灵的坚守与翱翔
走上飞船是飞天勇士,走下飞船是普通一兵。身体可以失重,但心灵永不失重。他们说,飞得越高,心与祖国贴得越近。在太空的每一刻坚守,都是为了守护这片深爱的热土,为了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返回地面后,面对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航天员说得最多的是“荣誉属于祖国,属于全国人民,属于每名航天科技工作者”。
他们始终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任务前,心无旁骛投身高强度训练,一次次接受挑选,高压力备战任务;任务后迅速归零成绩,归零心态,一切从头开始,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第一批航天员都已年过半百,飞天备战的脚步从未停歇,航天生理功能依旧保持在优良等级。聂海胜在航天员队伍里年纪最大,各项操作技能训练和体质锻炼从未间断;景海鹏每天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费俊龙除了日渐增多的白发,体重上下浮动都不会超过1斤……
对此,曾经有人问他们:“你们已经功成名就,又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还用得着这么拼命吗?”他们的回答铿锵有力:“党和人民给予我们崇高荣誉,祖国托举我们飞上太空,我们唯一的使命就是为国出征,只要党一声令下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面对人民群众给予的莫大支持,他们利用自己的平台和身份,积极地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最美太空教师”王亚平的太空授课给千万青少年小朋友种下航天梦想。一个名叫王楠的高中生因此坚定了选择航天事业的信念。现在如愿成为一名航天工作者。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共同梦想,不分种族、不分年龄、不分地域。神舟十六号乘组执行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在空间站首次展示国际绘画作品,展出了来自阿尔及利亚、刚果(金)、埃及、马达加斯加、马里、毛里求斯、尼日利亚、索马里、南非和津巴布韦10个非洲国家青少年的优秀画作,把孩子们最美好的青春、最美好的友谊、最美好的梦想带到了太空。
为庆祝巴黎奥运会开幕和第16个全民健身日,神舟十八号乘组3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举办了一场趣味“天宫运动会”。他们在微重力环境下展现了独特的运动技能,并为中国奥运健儿送上美好祝愿。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不但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与太空的兴趣,也展现了中国航天的独特魅力。
陈冬和家乡栾川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密切互动,鼓励孩子们逐梦星辰大海。刘洋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帮扶品牌“鹿鸣课堂”,走进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一座中学,和孩子们面对面交流。桂海潮回到家乡作报告,用切身体会讲述自己的奋斗青春,激励莘莘学子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不管是在太空,还是返回地面。20多年来,他们用上千场报告、数百次公益活动,宣传航天精神,播撒科学种子,诠释了肩负的社会责任。他们说:“传播飞天梦、传递正能量,这是飞天任务的继续,累但快乐、幸福!”
仰望星空,群星闪耀;拥抱梦想,未来可期。中国航天员群体必将带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走向更深更远的太空,在浩瀚宇宙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接续书写更多属于中国载人航天的壮丽史诗。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踏上了首次飞天圆梦的征程,在浩瀚太空留下了第一个属于中国人的足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大雪纷飞的清晨出征太空。他们携手顺利完成多人多天载人飞行,标志着工程“第一步”任务圆满完成。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领命出征。在首次出舱活动中,面对舱门打不开的意外情况,他们沉着冷静应对,按照应急预案实施,成功出舱,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的脚步留在了浩瀚宇宙。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出征太空,一起完成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在太空中成功命中“十环”。刘洋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中国女性。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出征太空,王亚平作为首位“太空教师”,为全国6000多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太空授课,播下热爱航天的“梦想种子”。
神舟十一号
2016年10月17日,第三次执行任务的景海鹏和比自己小一轮的陈冬携手飞天,顺利完成33天中期驻留,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跑完了工程“第二步”载人飞行任务的最后一棒。
神舟十二号
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驻天和核心舱,创造了中国人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历史,完成3个月太空驻留后,成为首个经东风着陆场“回家”的航天员乘组。
神舟十三号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开启长达6个月的在轨工作生活,并首次在太空过春节。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神舟十四号
2022年6月5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出征太空,在轨6个月期间先后见证多型航天器来访、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航天员太空会师等历史时刻。
神舟十五号
2022年11月29日,航天员费俊龙17年后重返太空,邓清明、张陆在追梦25年和12年后首次飞天。他们在太空见证空间站建成的圆梦时刻,完成的4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
神舟十六号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景海鹏四征太空,与我国首位出征太空的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入驻空间站,开启了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
神舟十七号
2023年10月26日,首个重返中国空间站的神舟十七号乘组航天员汤洪波带领唐胜杰、江新林圆梦太空。在两次太空出舱任务中,他们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
神舟十八号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搭乘飞船飞向太空。叶光富两度飞天累计飞行375天,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驻留192天,刷新中国航天员个人和乘组最长驻留纪录。
神舟十九号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乘组指令长蔡旭哲率领我国首位飞天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和首位飞天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浩泽奔赴太空。再度飞天的蔡旭哲成为最短时间重返空间站的航天员。不久前,乘组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
来源 | 解放军生活
编辑 | 彭钰
校对 | 刘心继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