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闲来无事,跑去图书馆翻书,无意中翻到一本《天平——十三世纪南宋蒙古(元)和战实录》,对这一段历史一直很感兴趣,可惜却没有找到合适的书来读。找到这一本之后,如获至宝,花了几天看完,心中感叹,看完之后,对此书的印象有所提高。书里拥有大量的历史细节,对于我这样对南宋末年的历史所知甚少的人来说,还是颇有些趣味的。比如之前只知道吕文焕献襄阳投元,却并不知道之前他也固守襄阳5,6年之久。大量的细节,令人回味,却也有一种历史的无力感,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因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南宋与蒙古如何由联盟走向战争?

1、南宋对蒙古的防备态度

1.1 宋、金南北对峙,是世仇,南宋被迫向金朝缴纳岁币。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金朝在蒙古打击下江河日下。

1.2 南宋在对金、对蒙关系上形成两种观点:(1)断金备蒙;(2)联金抗蒙。

1.3 南宋吸取靖康之变的教训,尽管两种观点对金朝的态度不同,但都对蒙持防备态度。

2、南宋转而采取联蒙灭金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 1214年初,蒙古派出使者出使南宋,希望联合灭金。南宋拒绝蒙使入境,态度非常冷淡。

2.2 南宋罢停对金岁币,金朝不满,连续多次征宋均告失败,南宋转而采取联盟灭金政策。

2.3 1220年春,南宋首次派出使者联系蒙古,双方就联合灭金问题达成默契。

3、蒙古抄略南宋与宋蒙关系跌至谷底

3.1 南宋将相普遍认为宋蒙将要联合灭金时,蒙古却于1222年和1227年抄略南宋川陕边境。

3.2 南宋认识到,蒙古要求南宋对自己惟命是从。

3.3 1231年,蒙古强行向宋朝“武力借道”,进攻金朝,宋蒙关系跌至谷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宋蒙联合灭金

4.1 蒙古灭金需要速战速决:金朝在河南还有不少州县。蒙古习惯因粮于敌,但中原饱经战火后无粮可因,因此灭金要速战速决,这就需要联合南宋。1233年,蒙古再度派出使者联络南宋。

4.2 金朝大势已去,南宋最终决定联蒙灭金,1234年金朝灭亡。

5、端平入洛与宋蒙联盟的破裂

5.1 1234年,宋军趁蒙古主力北返,仓促北伐,收复中原。

5.2 中原凋敝,无法就地补给;蒙古破坏引发水患,宋军行军困难,粮饷运输不济;南宋内部意见不统一,各战区拒绝服从朝廷支援前线的命令。

5.3 宋军士气低落,遭蒙古伏击,被迫撤退。

5.4 金朝灭亡后宋蒙战争不可避免,端平入洛是对这种大势的正确判断下做出的。但是南宋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时候贸然北伐,加速了宋蒙战争的全面爆发,使南宋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二、战争初期,南宋如何扭转不利局势,又如何自毁长城

1、南宋在四川的统治遭到致命打击

1.1 端平入洛失败后,南宋积极构建防线。在边疆设立四川、京湖、两淮三大战区。

1.2 1235年秋,蒙古三路伐宋,宋蒙战争全面爆发。四川战略位置重要,是宋蒙战争前期,蒙古进攻的主要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3 四川有秦岭作为屏障,易守难攻。但由于四川主帅部署失误,导致蒙军突破防线,南宋在四川的统治遭到致命打击。

2、余玠构建四川山城防御体系

2.1 1241年,南宋任命余玠为四川主帅,将大本营设于重庆。

2.2 余玠构建了完整的山城防御体系。

3、钓鱼城之战

3.1 钓鱼城战略地位重要,屏卫重庆,易守难攻。

3.2 王坚镇守钓鱼城,制定了凭恃江险以拒敌的作战方案,钓鱼城成为具备长期坚守、独立作战能力的要塞。

3.3 1258年秋,蒙古大汗蒙哥亲征四川,并于次年初兵临钓鱼城。

3.4 蒙军切断钓鱼城与外界联系,击退南宋援军,多次攻击钓鱼城;但因钓鱼城据险,蒙军损失惨重而难以攻克。

3.5 王坚提前在城中开凿池井、开垦天地,使钓鱼城粮草充足,蒙军困死钓鱼城的计划失败。

3.6 蒙军瘟疫蔓延,士气低落。内部有人提出东进或北撤计划,遭到蒙哥拒绝。

3.7 蒙哥即位后,为巩固统治,急于建立超越父祖的功业,不愿放弃钓鱼城。七月,蒙哥亲自督战,遭到炮击,重伤而死。蒙军主力撤退,钓鱼城解围。

4、南宋对统兵大将的猜忌和迫害

4.1 为了抗击蒙古,南宋赋予前线主帅很大权力;可一旦局面稳定,崇文抑武的“祖宗之法”又被拿了出来。

4.2 南宋边将贪污严重,甚至大吃空饷。1261年,贾似道推行打算法,声称要整治军中贪腐现象,实则在军中立威,排斥异己。

4.3 大量杰出的将领遭到迫害,甚至被迫害致死,家破人亡。

4.4 四川守将刘整不堪迫害,被迫投降蒙古,成为南宋的掘墓人。

三、真实的襄樊之战如何注定了南宋的结局?

1、襄樊的战略地位

1.1 襄樊为襄阳与樊城的合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关乎南宋存亡。

1.2 宋蒙战争初期,蒙古曾占领襄阳,后被南宋收复,经营成牢固的抗蒙堡垒。

2、忽必烈恢复北方经济和襄樊之战计划的提出

2.1 1264年,忽必烈击败竞争对手,成为全蒙古的大汗,积极推行汉法。

2.2 忽必烈加强对中原的经济建设,北方社会经济恢复元气,为忽必烈发动长期战争奠定基础。

2.3 1267年,刘整向忽必烈进献灭宋方案,建议改攻四川为攻襄樊,受到忽必烈支持,并成为蒙军前线主帅之一。

2.4 进攻襄樊的四大难题:襄樊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南宋吕文德集团镇守襄樊,不好惹;蒙军不擅水战;蒙古两线作战,襄樊兵力不足。

2.5 忽必烈与刘整的对策:禁止马匹贸易,组建水军,制定长期围困襄樊的战略。

3、蒙军分三步完成对襄樊的围困

3.1 在襄樊附近建立第一个据点:刘整假借宋蒙边境贸易,骗过吕文德,将鹿门山榷场打造成第一个据点。

3.2 迅速在襄樊附近修筑堡寨:刘整在白河口、鹿门山修筑城寨,吕文德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3.3 清理襄樊周边的南宋军事力量,完成合围:蒙军削弱襄樊外围南宋守军力量,陆上完成白河城和鹿门城的修筑,水上铁锁横江,完成了对襄樊两城的全面包围。

3.4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元朝建立,襄樊战役进入倒计时。

4、宋军分三个阶段解救襄阳

4.1 守军突围:1270年,襄阳守将吕文焕水陆并进进攻万山堡,遭到蒙军伏击,宋军溃败,守军突围失败。

4.2 援军解围:1269年底,南宋主帅吕文德病逝,贾似道为分化、控制军队,一面启用非吕氏集团的李庭芝为帅,一面令吕文德女婿范文虎归自己直辖。尽管南宋调集了几乎所有能征惯战的骁将劲卒入援襄樊,但因缺乏协调,各自为战,皆大败而归,宋军精锐部队被无意义的消耗。

4.3 义军破围:襄樊被困四年,物资匮乏,李庭芝转而依靠民兵支援。1272年五月,张贵兄弟率义军突破重围,将物资运入襄阳。张贵随即约定范文虎里应外合,突破元军封锁,但因谋议泄露和范文虎失期未至,行动失败,张贵牺牲。宋军士气大受打击,再也无力解围。

5、襄樊陷落、南宋灭亡

5.1 襄樊危在旦夕,主持南宋大政的贾似道却骄奢淫逸,不理国政。

5.2 元军制定了最后总攻襄樊的计划,并制造了威力巨大的回回炮作为攻城的新式武器。

5.3 1273年正月,元军攻陷樊城。

5.4 二月底,元军总攻襄阳,回回炮发挥巨大威力,宋军人心动摇。吕文焕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

5.5 襄樊失陷后,南宋门户洞开。1279年,最后一支宋军被元军消灭,宋朝彻底灭亡,元朝完成全国统一。

在这段历史的天平上,南宋与蒙古的碰撞跌宕起伏。无论是和谈的智慧,还是战争的残酷,都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的复杂与厚重。希望读者能从书中感受历史的温度,铭记这段波澜壮阔的往事,在历史的天平上寻得属于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