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1月3日,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2024年会在上海复旦大学开幕。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开幕式上,顶级美籍华裔数学家、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30年,中国“本土”培养的一代数学家将会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丘成桐告诉记者:“当我们能够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者时,我们自然会吸引更多来自国外的优秀学者来中国进行研究,形成人才发展的正循环。”
丘成桐说,以往大会的最佳论文奖一般都由来自海外的留学生或研究人员获得。但他指出,在过去的十年中,获奖的中国数学家显著增多,反映了中国数学在过去30年中的总体发展。“这说明,我们有能力培养真正优秀的、一流的数学家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2030年会涌现出真正具备引领世界数学发展的中国本土数学家。”丘成桐说。他预言,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
采访期间,丘成桐还强调了数学在解决当今挑战(包括人工智能)中的“根本性作用”。《南华早报》称,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计算等领域是中国在与美国竞争中发展科技实力的更广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丘成桐1月3日在上海接受采访上观新闻配图
据上观新闻介绍,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年会(ICCM 2024)3日在复旦大学开幕。此次年会由上海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所(SIMIS)与复旦大学共同主办,为期4天,将于1月6日闭幕。大会的主题是:“数学新前沿 改造科学与人类的推动力”。同时,ICCM今天也正式宣布永久落户上海。
作为ICCM的年度会议,ICCM 2024汇聚了200多位来自中国和海外的华人数学家,讨论纯数学和应用数学当前的重大发展并探索未来的方向,有超过500名来自全球的数学家参加。
今年的获奖名单显示,获奖者包括不少国内的学者和国内的本科生、研究生。
在丘成桐看来,未来由中国本土培养的学者将成为、也应该成为中国数学研究大军的重要主力。就这一愿景而言,现在已可看出些苗头。去年,丘成桐在上海牵头成立上海数学和交叉学科研究院,迄今已吸引了5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数学研究人员全职加入。
与此同时,ICCM也成为中外数学家和青年学者交流的重要平台。正是借助这个平台,很多青年找到了到海外进修的机会,而很多海外学者也通过ICCM平台,积极为国内的青年学子们提供辅导、支持。
ICCM数学奖历年获奖者上观新闻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终身教授。他27岁攻克世界微分几何难题“卡拉比猜想”,33岁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加冕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位包揽六项世界顶级科学大奖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数学界的发展。
2022年4月20日,清华大学宣布,丘成桐从哈佛大学退休,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受聘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举行,这意味着丘成桐将全职任教清华。
在美国政府的歧视性打压政策下,在美华人科学家掀起了“回国潮”,丘成桐就是一个例子。
去年12月,丘成桐表示,中国科学家过去十年在美国受到严重歧视,“除了离开美国别无选择”,因为他们只有在支持性的研究环境中才能展现出最佳工作状态。
“过去十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科学家表现出严重歧视,导致他们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防部申请研究资金时遭遇严重挑战,因为有人会说这些科学家可能会利用美国资金为中国谋利。”他同时指出,这种人才外流对美国来说是不幸的,因为这将会削弱其自身的研究能力。
丘成桐还对中国科学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中国需要促进突破性创新和创造性研究,仅仅依靠考试来提高学业成绩会损害创造力的发展。他说,原创性科学知识将提升中国科学水平,让中国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中美两国只有处于同一水平,才能进行平等交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