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Icey
来源丨谷雨星球
ID丨guyujihua2021
大家好,我是Icey,从业十多年的心理人。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被精神类疾病困扰。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也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达9500万人。
而且, 抑郁症候群还呈现出越来越低龄的趋势:
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高中生抑郁检出率高达40%,而初中生则是30%。
这庞大的人群基数令人触目惊心,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是我们中的每个人。
于是,爱出纪录片的B站,也把镜头对准了这群人:
首部心理情绪医疗类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上线,讲述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里发生的故事,也就是传说中广为人知的「宛平南路600号」的故事。
这部跟踪了11个处于不同心理困境的纪录片一经推出,就已经有了7000万的播放量,被打出了9.7的高分。
尤其是里面两个孩子的故事,最令我动容,无奈,折射出无数家庭的困境。
01.
孩子说“我想死”,父母说“你气我”
第一位出场的人物是李悠扬,她曾写下长达两万字左右的心路历程的自述——
从高中被确诊后,一直在与疾病纠缠,她也思考过如果参与拍摄,可能会遭受负面影响,但被看见、被理解的渴望压过了这些顾虑。
下面是一段悠扬和父母的对话,可能一样的场景都曾在很多家庭上演:
悠扬:「我害怕,晚上情绪不好,我的感受是我想死,但是我爸的反应是‘你别说,你气我’」。
妈妈深叹了一口气:「父母可能第一时间是难受,他自己的情绪都不知道怎么处理」。
「 我们还没从这个坑里出来,就又有一个坑在等着我们,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托住这一块。 」
悠扬:「说想死,并不是我想要威胁你们,那是我真实的感受呀!」
妈妈:「因为我没有过这种感觉,所以我不知道你想要什么,你不要往这想了,想一些更光明的东西啊」
悠扬无助:「我感觉你们已经麻了,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够重视,能够停下手中的工作,问我,问我感觉怎么样?现在怎么想?」
让人暖心的是,最后妈妈把悠扬的需求记录了下来,说:「我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
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悠扬的害怕、无助、和诉说之后的不被理解,以及自己勇敢且坦诚的真实表达。
同时,我也很感叹妈妈虽然不能理解,但是选择尊重的成长,愿意记录下来孩子的需求去改变。
生活中,这样的亲子冲突情景并不少见。
青少年表达「坏情绪」时,成人往往感到不安,甚至是愤怒:愤怒他们不听话,愤怒他们情绪失控。而这背后隐藏的,是成人的无力感。
纪录片中,悠扬的妈妈无奈地说:「你不要想这个,想一些更光明的东西啊」。
但这些「说教」非但没有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反而让「坏情绪」在压抑中变得更为激烈。此刻的他们,以及有同样困扰的孩子和家长,都有同一个需要「被理解」。
心理学家韩思远说过:「‘坏情绪’其实是青少年的语言,是他们告诉世界‘我需要帮助’的方式。」
然而,当坏情绪被视为问题而非信号时,我们常常试图“解决”它,却忘了倾听其背后的故事。
02.
我那么爱孩子,为什么她还抑郁?
纪录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懿宸,是个非常喜欢玩偶的女生。
在她的眼里每个玩偶都有生命,也是自己生命的另一个部分:「空洞、漂浮,仿佛自己不是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人,仿佛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故事如画卷一样慢慢展开。
懿宸提到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的责罚经常发生。
有一次自己趴在地上画画,娃娃陪着她一起,妈妈看到了电视上一个英语比赛,就让懿宸说两句英语听听,懿宸说:「我不要说!」,妈妈非常非常生气,拿起娃娃就剪掉了。
不敢睁开眼睛的懿宸,看到娃娃的一只耳朵掉在地上,棉花掉在地上,撒了一地:「很多人都没办法理解这件事吧,这只是一个娃娃而已,怎么会因为这个小事,对自己的家人记恨这么久呢?」
她自己也不知道,但她知道的是,每每想到这件事「真的很疼」。
「坏情绪」并不总是攻击性的,有时候,它是深深的无助和自我保护。
心理学家苏珊·戴维在其《情绪可控力》一书中提到:「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是一种适应性反应。它提醒我们关注未被满足的需求。」
「坏情绪」背后的需求,往往是安全感、理解和情感连接。
那个没有被好好保护的娃娃,似乎也寓意着无法自我保护的懿宸,那种深深的无助感,响彻心扉。
爸妈也非常地茫然:我觉得自己已经竭尽所有的力量去爱她,为什么她还是抑郁了呢?
如果我跟她只能活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去死。妈妈发自肺腑地说。
懿宸也无比相信,这就是妈妈的真心话。
但在成长过程中,她没有感受到来自母亲的肯定,而是在指责,不断反省孩子的模式下养育长大:
哪怕你做得很好,也要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永远还不够好,你永远不能停下脚步。
有时候沉重的爱,就像湿漉漉棉袄一样让人感到沉重与负担。
「我为你好」的爱,与发自内心尊重孩子独立个体的「爱」,虽然都是爱意,却有着极为不同的表达的方式,也在孩子心里种下了不同的种子。
真正的爱,永远不会掺杂恐惧、期待、打压、对比等,而是尊重,理解,爱护,支持,肯定和接纳。
在这个故事中「坏情绪」或许正是一个机会——
它让我们有可能重新连接孩子内心的真实世界,去保护那个未能保护好的自己,用对方希望的方式去爱自己爱的人。
目前,国际上许多青少年心理干预项目,正试图从情绪需求入手,帮助青少年。
比如丹麦的「情绪地图」项目,让学生通过图画和词汇描述情绪状态,理解自己的感受,降低了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还改善了亲子和师生关系。
懿宸也是如此。
她的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当年被妈妈剪掉娃娃的自己。而当情绪被看见后,当妈妈说出那句「对不起」的时候,丢失的那块内心的拼图,就完整了。
03.
孩子抑郁,或许不全是父母的错
看到孩子抑郁了,多多少少会把矛头指向「原生家庭」。
比如第一集中的李悠扬,许多人就会在妈妈说孩子不会感恩的时候,在要求悠扬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觉得这位妈妈「很糟糕」。
由于爸爸出镜非常少,又很多人在怀疑爸爸的缺位。
李悠扬却说,其实自己跟妈妈的关系很好,妈妈也一直在改变,只是拍摄时恰巧是特别糟糕的时候。
而且爸爸当时因为有时没来上海,但在家庭咨询中也远程开着摄像头,尽最大努力支持家里。
第一集的导演张晗留言说:「李悠扬讲述了她多年来痛苦的经历,但是这些波折没有击退她,她依然像个勇士一样,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故事呈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心理疾病。
真正见到她,我才认识到,悠扬的背后,还有一位更加勇敢的妈妈。悠扬的妈妈不仅是家里的顶梁柱,兼顾事业的同时还要照顾孩子。
悠扬第一次出现心理问题就尊重她的意愿请假,换学校。当了解到疾病可能与原生家庭相关,又积极的学习心理学,并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
就像是悠扬妈妈坚定的说出的那句话:「你想要我的理解,我也愿意这样做,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请相信我,给我点时间。」
只要被看见,一切都来得及。
因为很多父母都是在忽视自己情绪下长大、育儿,也从没学过如何面对情绪。
好的时候压抑,坏的时候更是压抑。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孩子病了,最难受的一定是自己,这也是去习得情绪这门课的契机。
而当坏情绪被允许,被理解,真的可以被疗愈。
宛平南路600号的这面留言墙,内容来自一群饱受抑郁情绪困扰,但依然鼓励着自己一定要走出来的的人:
「如果伤口的最佳缝合时间是24小时,请相信有人会在23小时59秒抱紧你,为你治疗」「你是最棒的」「幸福就在拐角」
「我们要先看见自己,才能看见世界」
「希望越来越多的感觉到自己不对劲的人,能够有条件,有资源接受正规的治疗。」
纪录片中有几幕特别感动我的对话。
当问诊时,一个医生从很多张充满暴力、血腥的画作中,找到了下面这一副。
医生说:
「我看到你画的这幅画前面都是黑白的,看上去很不愉快,但最后全部爆炸了,像烟花一样,反而是挺美的彩色的,这就是你想好的力量,想往前走的力量,其实还慢打动人的。」
还有下面这位就诊者和医生的对话:
「你当时用你自己的方式,存活了下来,其实你已经很厉害了,还保持了一定的功能,我们后面把这个创伤处理好,你的功能可以发挥的更好。」
就像是某位来访者跟我说过的一句话:「您的话,亮了我这一整天。」
简单的问诊也能看见对方「向上生长的力量」,而这就是治愈的开始。
这部纪录片最打动我的是,消除了一种「「耻辱感」。
以往提到宛平南路600号,总是带有某种歧视意味。而现在宛平南路已经变成了一种年轻人自嘲的「精神状态」——
身体生病了要去医院看病,心理生病了也是一样的。
■周边都抢不到。
其实,刚开始想拍这部记录片时,拍摄组蹲守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期间,被无数人拒绝、质疑、反对、甚至辱骂。
「病耻感」充斥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在以包容和接纳著称的上海,「得病」这件事仿佛依然见不得光。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公开招募后惊喜地收到了1100多份报名信息,这也许就是这个纪录片存在最基本的意义:「去病耻感」。
这种误解是全球性的。
美国心理学家丽莎·费尔德曼·巴雷特在其研究中指出,「坏情绪」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试图压制情绪的行为。
尤其是于青少年来说,他们不仅需要在成长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需要被允许表达这些「坏情绪」。
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满屏的弹幕中,全是理解和包容,来自屏幕外的无数个暖光灯亮起,赶走了这些困住孩子们的「坏情绪」。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