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

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承办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支持

踏上新征程

2025科学跨年之夜

如约而至

2025年1月1日 20:40纪实科教

2025年1月2日 21:05北京卫视

12位科学工作者进行讲述

在新年伊始

奉上一场无比绚烂的科普盛宴

让我们一起来看演讲全文吧

(以节目顺序为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演讲:《逐梦苍穹探月球》

演讲嘉宾:刘敦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研究员

大家好,我叫刘敦一,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我是从事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的,通俗地说就是测定岩石年龄的人。

我们脚下这些岩石和土壤,再普通不过了,但是在我们这些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时时刻刻都在释放能量,我们就根据它们的衰变程度,来计算岩石矿物的年龄。因为地球上有一些信息,已经被后期的演化抹掉了,那么这些信息,是不是能在太空里头、在行星里头找到?当然离我们最近就是月球。

我其实梦想都没想过,这辈子能有三次机会,和月球的样品亲密接触。

第一份,来自阿波罗登月计划采回来的样品。2007年,我随团访问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共同研究“阿波罗12号”和“(阿波罗)14号”样品,厘定了月球雨海纪的时代。这项成果,受到国际上广泛的关注。那个时候当然挺高兴了,同时就在想了,要是有一天,能够拿到中国自己人采回的样品进行研究,那多美。当然我也坚信,中国人一定会取回样品来。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了探月工程,经历了16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航天人终于在2020年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嫦娥五号”成功地着陆在月球表面最年轻的月海玄武岩的地区,采了样品返回了。它是属于我们中国深空探测的伟大的胜利,中国航天人跨越38万公里远带回来的月表年轻的玄武岩样品,这份礼物,让无数中国人都为之沸腾,而且全世界的科学家都羡慕不已。

2021年7月份,我代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从航天局那取回来了两克“嫦娥五号”的样品,这就是我生命中间第二次引以为傲地拿到了月球样品。没有想到干了一辈子的年代学,都已经84岁高龄了,还有这个机会,能够来做“嫦娥五号”样品的研究。当时拿着样品,走进我们天天都在的实验室里头,那感觉完全跟以前就不一样了。因为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盯着中国人,这里头的珍贵的一些信息,重要的科学成果,中国人能不能拿出来?所以我们背负着全国人民还有航天人的期望,所以这个心情是非常复杂,气氛是非常紧张的。在接下来三个月里头,我们日夜兼程,舍不得休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析,我们在这个样品里头,找到了一些磷灰石的这个样品,可以用来测定年龄。这些样品很小,一个微米到十个微米这个范围。一个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十几分之一,那么已经达到我们仪器分析的极限。最后得出来的数据证明了,一直到20亿年之前,月球上还有岩浆活动,把月球的地质年龄足足地延长了十亿年。

接下来,就是第三份月球样品,大家都猜得到了。“嫦娥六号”样品,实现了全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中国的航天人所有的艰辛和期待,都化成了无尽的喜悦和自豪。“嫦娥六号”这些样品,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月球内部、月球地质演化历史特征的研究。虽然第三份(月球)样品,我已经没有直接参加具体的研究工作了,但是我和大家一样非常高兴,感到自豪,期待着未来能有非常重要的成果出现。

今年我已经88岁了,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命运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契机,不仅让我能有机会探寻到地球母亲的早期神奇的历史,更让我有幸参与了月球样品一次一次的亲密接触。有生之年,我亲眼目睹了,我们中国深空探测技术在短短十几年里头,取得了如此长足的进步。从最初的“受赠者”,变为今天的“贡献者”,以至“先行者”,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

现在,我只要身体允许,我还经常到实验室去转一转。每次我走过我们的大厅时候,我都要抬头看看我们墙上写的一句话,叫做“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人类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面前,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一个领域或者行业可以妄自尊大。一个人固然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并肩才能走得更远。协同,永远是科学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环。我也希望在2025年,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也是世界的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致敬:《钱学森

演讲嘉宾:刘曰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刘曰武来为我们分享钱学森和我国导弹发展的故事。

刘曰武:大家好,我是刘曰武。在上世纪50年代,别说导弹一个实物,我们连“导弹”这个名词都是没有的,是钱学森把这个原来的“飞弹”引入到了中国汉语里头,做成了一个“导弹”,“导弹”的名词本身就是钱学森提出的。那么我们的导弹发展历程,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有网友说得比较形象。第一个“东风起”,我们发射的第一枚导弹叫1059,后来改成了这个叫做“东风一号”,但是我们的研究并不是很顺利的,当我们第一颗“东风二号”发射的时候,没有发射成功。钱学森说:“我们一定要把问题消灭在地面。”接着“东风二号”发射成功了,在接下来这个过程叫“东风强”我们研究了一系列的导弹,这个时候就把我们很多的先进的事业、1948年钱学森提出的理论思想用到了这里头。国庆70周年向世界展示了“东风17”,这叫“东风使命必达”。

主持人:在您心中,钱老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曰武:我只见过钱老一面,是他逝世之后我去为他送行,在我的心中钱老已是仰望的存在,他是一个伟大的创新者,在我们十年国庆的时候,钱学森有一个畅想,他为我们国家的导弹研制、航天研制做了长远的规划,他是科学家育人的一个典范,他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我们国家的伟大的科学家。我们的前院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时候的一句题词来概括一下钱学森:“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科学家。”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他永远秉承的原则。

主持人:我相信钱老在您心中是一面丰碑,那么他的科学精神对您有着怎样的影响吗?

刘曰武:首先我们得以爱国的精神,以爱国的叫科学家精神的红色底蕴来照亮自己,去爱国去爱人民。我们要实干,不要去图很多的虚名,要把钱学森的科学畅想,为钱学森的工程思想实现我们力学所的他的指导规划:上天、入地、下海,为国家的工农业生产服务。钱学森回国干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创建力学所,力学所做出了很多辉煌的成绩。我每天要去上班,走过我们主楼前的钱学森的雕像、郭永怀的雕像,我都要多去看看,我们要把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业不断地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演讲:《心有灵犀一点通》

演讲嘉宾:罗敏敏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所长

大家好,我是喜欢研究“脑”的罗敏敏。

在电影《超体》中,主角露西意外获得了脑控万物的超能力,她可以把手指贴在别人的额头上,就能看穿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她的脑电波还能遥控别人家里电视、广播。

大脑的力量果真如此强大吗?能绕过自己的身体直接沟通并且操控外界吗?答案是:确实如此,这不是天方夜谭,这项技术就是脑机接口。脑机接口相当于搭建了大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不用说话就能隔空操控机器。从而实现了人与机器的心有灵犀。

站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脑机接口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帮助失能人士,让他们获得和常人一样的行为能力。早在2023年底,北京宣武医院就给一名患者植入了无线微创脑机接口。这位患者因为颈椎处的脊髓受伤,四肢瘫痪长达14年。2024年初,这位患者已经能通过意念驱动气动手套,实现自主喝水。一杯通过意念操控机器递来的水,滋润的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喉咙,更浇灌出中国大概有三百多万脊髓损伤患者的希望。也许不久的将来,脑机接口技术就能帮助他们重新站立,走出家门,再次融入缤纷多彩的世界。

2024中关村论坛上,“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作为重大成果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内高性能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空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猕猴对二维运动目标的灵巧脑控。“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电极,它是用来接收大脑活动信号的感受器。大家看,我今天带了一块非常非常薄的,一个柔性的微丝电极,这个电极太薄了,我在这都几乎看不见,它非常地柔软,随着我说话,电极就在空中摆动。它和普通的电极不一样,它是软的,而且特别特别地薄,只有几微米。我们人大脑质地非常地柔软,就像软绵绵的果冻一样,非常地脆弱,所以必须用这种非常轻薄柔软的材料,才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脑组织的影响。此外,因为人类的脑电信号非常微弱,捕捉大脑电信号的难度,不亚于录制十公里外一只蚊子扇动翅膀的声音,所以脑机接口的感受器,必须要极度灵敏。比如说我刚才给你看的。那一点点(电极)上头,有128个记录点,能够灵敏地记录脑电的活动。肢体运动能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最重要的特质,是我们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你的喜怒哀乐,你的情感记忆,你的爱好,你的思考,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你。

我们研究脑机接口技术,不只要对行为功能的恢复有用,还想帮助丧失沟通能力的人,比如脑中风、渐冻症等群体,重建交流的通道,让世界与他的精神相连。

我想大家可能都听过一个故事——法国时尚编辑鲍比因为中风而全身肌肉瘫痪,甚至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只剩下左眼能眨动。当一个人的大脑记得所有过往的美好、每分每秒都有新的想法涌动,但手不能动、口不能言,这种孤独与绝望可想而知。为了沟通,助手把字母一个一个念给鲍比听,鲍比每听到一个字母之后,眨眼一次代表“是”,眨眼两次代表“否”,他用这种笨的方法,一点点拼成单词、句子。最终,鲍比竟然通过眨眼睛“写”出了一本回忆录《潜水钟与蝴蝶》,他顽强不屈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动,我在想,如果鲍比能用上脑机接口,他就不用那么累了,不用为了找出一个字母而眨几十次眼。随着人类对大脑认知的加深,我相信终有一天,脑机接口技术会帮助众多像他一样的患者进行意念打字,甚至起心动念间,脑中所想直接通过脑机接口转化成有声语言,就像正常人说话一样毫不费力。让灵魂冲破密闭的“潜水钟”,思想像“蝴蝶”一样自由飞翔。

大脑,是我们人类最复杂最精细的器官,被誉为“人类探索自然科学的‘终极疆域’”。我们业内有这样一句话形容脑科学,“如果人类的大脑这么简单,那我们将会因为自己大脑如此简单,而不能理解大脑。”这是一个有趣的悖论,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大脑送给文明的火种,促使人类不断自我革新,创造新的科技与文明。

脑机接口技术其实是一项“有温度的科技”,它是千千万万失能人士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我总是这样去告诫我的团队,每多分析一个神经细胞,我们就离梦想更进一步,不仅仅是个人的学术梦想,而是失明者重见光明的梦想,是失语者发出呐喊的梦想,是抑郁者重拾笑容的梦想,是瘫痪者站起来的梦想,是阿尔茨海默患者想起回家之路的梦想。科技向善,未来无限。我相信,以善良为底色的科技是最有生命力的创新。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相互融合,人类与世界万物“心有灵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演讲:《有“心”的机器人》

演讲嘉宾:朱松纯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朱松纯,同时也是北大和清华的老师。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聊一聊当前最热门的一个科学的方向,就是通用人工智能。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朋友,她的名字就叫做通通,她是一个全球的首个通用智能体,她是一个有“心”的智能体。她能够达到一个三岁儿童的完备的心智和价值体系,能够自主地去探索与世界中的物体进行互动。当我们调高了智能体的体感温度,她有一定的燥热。这个时候她就自动地去她开启了风扇。后面她妈妈让她去睡觉的时候,她也根据她自己的价值的诉求,来决定跟她妈妈讨价还价,这个就是一个正常的小孩,她不会完全地听一个大人,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现在通通也在开始上幼儿园,她也跟其他的人、其他的智能体、小孩进行交互,学会更多的技能,通过这些交互和学习,能够推己及人。她的行为不是简单地去程序地来执行,而是基于她内心的这种一个价值的设计,对场景的理解,来实现自主性、自主意识、自主的决策能力和自主的个性化的反应。那么未来通通还会不断地去进阶,目前她有很多老师在这教她,通过各种设备接进去以后,在她的空间中跟她进行交互,将来又成为一个更鲜活的,心智更强的人。

通用人工智能其实它的初心和终极的目标,是要创造通用的智能体,我们英文叫做AGI。通俗来讲就是要造“人”,造出硅基的生命,所以通用人工智能它的目标,不是去培养来解决单一任务的,这么一个专项冠军的运动员。比如说专门用来下象棋,下得很好打败了世界冠军,但是你让它去下围棋,稍微地改变一下规则它就会不行,对于人来说适应力就特别地强。比如说小孩学会走路之后,不管是在地面上走水泥路、沙滩甚至各种非常复杂的地形,我们也能够适应。对于我们的小朋友不用学就可以知道,妈妈为什么是开心地笑,还是难过地哭。但是让机器人和我们人类进行共情非常地困难。这就是人的智能的通用性的宝贵之处。所谓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它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的训练。所以我的研究主要是从通用来入手,将来我们要研究的人工智能跟人打交道,能够完成无限的任务,它和机器不同,它是有自主的价值体系。不过这个时候可能大家就开始担心了,有这种成千上万的这样智能体,进到我们生活中来以后,它是否对我们的人类产生了威胁,那么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当前科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的安全,那么其实这种担心,它的核心就在于我们还不信任人工智能,就像我们人遇到一个新的群体或者不同的种族,我们会产生这种不信任感。那么未来人和这个机器之间要增加这样的一个信任。那么信任的基础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智能体它首先需要有一颗“心”。那么这个“心”并不是我们生理医学意义上的心脏,从智能领域来讲,这个“心”包含了两个基本的元素和成分,第一个从根本上就是要给智能体赋予它大量的价值体系。就好比我们教育一个小孩,要教会他有是非观念,有善恶观念,树立他对人类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中,常说的就是要有良知。那么第二步需要把价值体系到我们的行为的过程变得透明,透明了之后我们就会理解它,为什么是这么做的。而不是像一个黑盒子一样,这样一来人工智能它不再是简单地模仿人类,而是真正地去理解人,以人类的人文价值来赋予这个机器一颗“心”,使得它能够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也理解人的诉求,进而来跟人进行互动,同时向人解释,它的思考和决定的过程。人和机器之间,和人工智能之间能够跨越机械和血肉之间的隔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和谐的共生,在传递爱与温暖的氛围中,迈进未来的智能时代。

通用人工智能有两个尺度,第一个是个体的,就像刚才通通她是一个个体的“人”。但是我们其实是一个社会人,我们在一个社会里面,像北京市我们有几千万人在一个城市中生活,那么我们现在的一个大型社会模拟器,就是目前我们模拟的有10多万并行的像通通这样的自主的智能体,她在里面进行交互。她就开始有社会活动,每天上班、下班、上学这些活动,她在这个活动之中,我们就模拟的社会的运转,它通过这些模拟使得我们能够做更好的量化的决策。这就是解决了我们通常在社会科学,比如说经济学、社会学,它没法做实验的问题。因为以前它实验不能重复,那么我们现在在模拟器里面,它是可以重复来做这个实验,使得我们在决策之前,我看到它的后果,然后再决定我们怎么设置各种各样的优化的条件。

我在四年前改造了我们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叫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俗称叫通班,不夸张地说这是目前高考招生竞争最激烈的一个班,因为人工智能研究是人性和社会,真正的前沿我认为是解决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比如说文明到底怎么走向,我们未来的社会发生什么样子的变局,以及大量的智能体到我们社会上来以后,我们人和它怎么去共生、共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终极的问题,它是下一个科学的前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演讲:《梦想成真的"视"界》

演讲嘉宾:刘耀东

虚拟动点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利亚德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

这就是中国首款真正意义上的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估计已经有很多观众朋友们体验过这款游戏,我们可以看到,在游戏世界里角色活灵活现,似乎都有了生命和灵魂,不仅可以像现实一样自由地奔跑、跳跃、战斗,甚至都拥有了非常细致的微动作、微神态。也正是这些细节,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圣的骄傲、八戒的无奈、二郎神的狂傲,也感受到了仙魔们的神韵,而这就是科技所带来的变化。我们正在从阅读文字、观看影视剧时的旁观者,升级成为能进入到虚拟世界里化身成为“天命人”的主角,让玩家们感同身受、身临其境。

其实《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的角色的表情、动作之所以如此的精良,也获得了很多的国际、国内游戏大奖,背后有一项关键的技术:空间计算-光学动作捕捉。简单来说,空间计算-动作捕捉就是通过定位我们真实世界中人和物的运行特点,通过算法将这些数据实时地复刻到数字虚拟世界里。在《黑神话:悟空》里面,我们利用这项技术精准地定位跟捕捉了演员的走、跑、跳、攀爬这些基本的动作,也复制了各种酷炫的武术和战斗动作,甚至各种细腻的表情和神态。然后1:1又将这些动作跟神态还原到了大圣的世界中,最终让广大玩家成为了“天命人”,也塑造出了符合国人文化期待的齐天大圣。以前在游戏动画这样的制作过程里,这些虚拟角色是要靠人工一帧一帧地修饰刻画出来的,而现在通过我们的算法技术不仅精确地还原了动作,还大幅提升了制作的效率。《黑神话:悟空》是经历了六年多才问世,而我们光学定位捕捉的算法,帮助游戏的制作效率至少提升了30%。

除了刚刚大家看到的游戏制作领域,在影视行业,大家所熟知的《阿凡达》就是通过我们的这种技术让影片中的角色呈现得惟妙惟肖。这两年国内的影视作品,像《刺杀小说家》《三体》《流浪地球》《封神》等等,背后也都有虚拟动点的技术支持,我们正努力地让中国电影产业的科技之梦照进现实。这几年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升级,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的无标记点定位捕捉技术,我们不再需要特殊的设备的辅助,演员的行为就可以直接被人工智能、被数字世界所捕捉和理解,进而进行各种行为的交互。那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技术如果被部署在商场、娱乐场、公共空间里,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在现场瞬间化身成为“天命人”。

我们在空间计算这个领域又推出了动作大模型,我们看到,通过文字的输入表演一段武术、跳一段舞,那么我们的大模型就可以直接生成我们想要的武术动作和舞蹈动作。因为我们让人工智能理解了我们所在的三维的世界,让人工智能理解了我们的动作行为。我个人非常喜欢一句话,“空间计算赋能千行百业。”通过空间计算,我们在现实世界跟数字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快速联通的桥梁。比如最近非常火爆的人形机器人的产业中,我们也通过空间计算,和其他机器人技术的融合,让机器人可以观察到我们的现实世界,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交互和服务。

曾几何时,有人会问“中国为什么做不出自己的3A游戏大作,为什么缺少高品质感的影视大片,什么时候中国的传统产业才能被最新的前沿的技术所提升”。如今,我们所赋能的中国第一个3A游戏《黑神话:悟空》,它已经制作完成并且成功地“出海”。我们所帮助的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完成了一个个大家耳熟能详、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这些大家所期盼的都已经逐步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文化、中国科技在漫漫的取经路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甚至在很多的场景里,我们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文化赋能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原创内容,而技术的加持让我们跨越想象与现实的鸿沟。我们相信,当先进的技术齿轮和中国深厚的文化链条紧紧咬合在一起,科技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巨轮必将滚滚向前,铸就科技与文化交相辉映的美好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演讲:《注满中国“气”》

演讲嘉宾:魏国齐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

大家好,我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魏国齐。

大家都知道,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的消息传来,响彻寰宇,在我们为我国航天事业欢呼雀跃的同时,大家有没有想过,火箭发射所依赖的强大的动力从何而来?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燃料舱,火箭的燃料舱一次能携带成百上千吨的燃料,在火箭“出行”前,必须用氦气对燃料舱进行密封性的检测,以确保它的安全。所以说,没有氦气,就没有现代火箭点燃震撼人心的一刻。

这些“黄金稀有”气体从哪里来?想要工业的方法提取氦气,只能从地下含氦量高的天然气当中提取,压力就给到了天然气的探明和开采。

如果现场有岁数和我相同的同志们,大家一定经历过家家户户从烧蜂窝煤到扛煤气罐,再到足不出户使用上管道天然气的发展历程。

天然气的普及使用使中国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跨越,寻找天然气保障能源供应是每一个石油人的责任。2024年,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我国首个万亿立方米的深层煤岩气大气区。中国人首次开创了深层煤岩气的领域,应该说在全球处于领跑地位!这些新领域的不断的发现,能够保障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的长远消费需求和我国天然气的供应安全。非常有底气地说:2025年中国将成为第三大产气国。

这些资源往往在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大家可以看到大屏幕上的照片,历经多年,中国石油人为探寻这些能源,走过地表温度50度的沙漠,爬过近90度直角的刀片山,吹过零下30度的冰刀风,闯过凌晨四点的魔鬼城。远离家乡、野外为家已成为了我们的常态。

作为油气人,我们深知寻找能源的艰辛与挑战。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曾退却,排除万难也要守护好每一立方米天然气,安全地送到百姓的家中。这是我们每一个油气人能源报国的责任与使命,带着勇往直前的勇气、坚强不屈的骨气、真正地做到注满中国“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演讲: 《微小之力 宏大之变》

演讲嘉宾:赵宇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化学家和毒理学家

大家好,我是赵宇亮,主要从事纳米与生物效应分析安全性研究。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纳米。

纳米技术的核心在于“小”。正是这个“小”,赋予了纳米技术无与伦比的独特性和优势。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智能手机,我们的手机里面有9项获得诺贝尔奖的技术,其中有8项技术与纳米相关。也可以这么说,没有纳米技术,人类的智能手机就不可能出现。纳米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人类的加工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应该说,我们现在人类最先进的技术,基本上处处都包含着纳米材料。

目前,我现在正在做的研究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研究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生物安全,另外一个方向就是研究纳米机器人。我很欣喜纳米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惊人潜力,我们知道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利用纳米检测技术提早发现,再让纳米机器人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那么癌症病人的死亡率将会大大下降,未来纳米机器人还有可能进入人体进行微创手术,也许有一天它能让人类外科手术消失。

大家可能会好奇,我以前是做核物理的,为什么不继续在这条道路上钻研下去,怎么有勇气去一个全新的领域呢?因为我的导师跟我说过一句话,我还在上学的时候问他我要达到什么条件才可以毕业,他说“你如果能做一件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就可以毕业了。”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所以我放弃了跟风热点研究,决定在这条无人踏足的领域,开辟一条新的研究课题,这次转型是我对未知领域的一次冒险挑战,但正如纳米技术一样,我相信每一粒尘埃都可能成为科学的奇迹,每一次微小的调整都可能带来世界的巨变。

2001年我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实验室。但是没多久,这个研究方向就引发了许多质疑,因为大家都在研究纳米技术,突然冒出来一个人说这个可能不安全,那你不是来砸我们饭碗的吗。面对这些质疑我也进行了反思,于是我决定一边做纳米的安全性研究,一边研究纳米材料的医学功能,我既研究它的正面效应——就是医药,也研究它的负面效应——毒性,这样我就可以用更全面的角度去研究纳米材料本身的性质,所以我说学术质疑带来的不仅是压力,更是帮助我们提升思考问题的维度。目前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已经在全球科学界形成共识,并且我们这个实验室在纳米药物和药物递送领域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实验室之一。

研究纳米技术,看似一场“微小”之旅,但是,它启发了我们探索物质世界底层原理的思维:改变宏观世界的磅礴力量,常常隐藏在极微小的世界里。纳米科技为人类通往极微小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研究的工具。来路有光,以微见长。正是这种“微小”的力量,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地向极微观深入,向极其综合交叉领域迈进。期待更多的同学们热爱科学研究,热爱科技产业,让中华民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致敬:《核工业先驱钱三强、何泽慧》

演讲嘉宾:张焕乔

中国科学院院士 核物理学家

当主持人问之前一起去到钱三强先生与何泽慧先生的故居的时候,是否也让您忆起了很多往事时?

张院士是这么回答的:“非常激动,以前我们年轻的时候刚工作,有时候就到他们家里去借书、聊天、还嗑瓜子,他们一点架子都没有。”

张院士跟大家讲述了1992年见钱三强先生最后一面时,钱三强先生的嘱托!

张院士:“在我1992年,因为我要到国外去访学一年半,所以我特别到钱三强先生跟何泽慧先生家里去,跟他们辞别,告别。结果那个时候,钱三强先生跟我说了一段很重要的话,他就告诫我们,就说在谈自己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切忌夸大,不要把别人的工作说成自己的工作,更不要把你身边青年人的工作,说成自己的。所以这些教诲,我觉得是到现在来看,都是我们科学工作者应该遵循的一个真理!后来很遗憾,4个月以后他心脏病再复发了,结果就离开了人世,走了,这是我最后跟他一次见面,他的教诲我记忆终生。”

张院士还跟大家分享了何泽慧先生的故事。

张院士:“何先生指导我工作将近有20年,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师生感情。何先生到八九十岁的时候还背着书包,乘那个班车去上班,每天都这样。有一次她摔倒了,当时不能做手术,因为年纪太大了,结果就用药物让她恢复。我就赶紧到医院去看望她,医生就告诉我说,她脑子受到那个药物的影响,智力失常了,所以不认识人了,医院都说她已经是到病危了。当时我看见了,我心里很难受,所以我就试了一下,在她耳边我就说,何先生,你还认识我吗?结果她突然眼睛睁开了,就说怎么不认识你,你是张焕乔。当时我非常感动!她还记得,这真是老师。而且她很坚强,在医院她住了半年,后来她恢复身体了,你看恢复以后她继续去上班,不是一般的老太太。”

最后张院士寄语年轻一代:“我个人认为,青年人主要是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要富有创新精神,来开拓我们国家的科学事业,希望他们能够超越我们“两弹一星”,做出更好的成绩,来把我们国家的科学推到最高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题演讲:《“立”起来的中轴线》

演讲嘉宾:陶迎春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大家好!我是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陶迎春。演讲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的“中”,大家都认识吧,如果我要问你这个字藏在北京城的哪个地方?有人知道吗?谜底待会我们就会揭晓。

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经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接续建设,历时700多年,终于形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它全长7.8公里,是统领整个老城空间格局的建筑和遗址的组合体。大家看大屏幕,图上圈出的是北京老城的范围,自上而下流走的金色线条串连了中轴线上重要的遗产点。你们看,他们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对,这就是中字。

“中轴线就是北京的脊梁骨。”在开展北京中轴线的申遗保护工作时,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让这条长达7.8公里的“线”被全世界“看”得到、“看”得清、“看”得全。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就已经展开对中轴线的准确点位测定工作。历经70余年我们再次利用先进的三维测绘技术对中轴线进行更全面的扫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1数字化还原的实景三维中轴线,把过去的历史、现在的发展和未来的永恒串联在一起,为中轴线申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可以说,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之前很少有数字技术能如此深刻地参与其中,数字技术就如同一个时空穿梭机,可以把不同时期的遗产要素,生动、直观、立体地表现出来 ,同样也可以推进遗产的保护。我们的团队利用多种不同的测绘仪器。比如针对文物细部,我们用手持式扫描仪能实现灵活测量,对尺寸、色彩纹理等进行毫米级的精细记录。在院落、广场等开阔场地,我们背着这样的30斤重的“大家伙”——背包式扫描仪,它上面有五个摄像头、卫星接收天线以及激光发射装置,能够精准描绘出完整场景。当时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沿着这7.8公里中轴线以及它所辐射出的589公顷的遗产区进行测绘和扫描,走遍了中轴线的每一寸土地,记录下每一处建筑和遗址的精准数据。最后,这些数据以实景三维模型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每一个遗产点都拥有了自己的数字孪生体,在绵长的中轴线的世界里“活”了起来。

应用数字三维技术,我们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欣赏中轴线的壮丽,甚至是以从未有过的视角领略中轴线的中式美学。在这一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首次利用测绘技术找到了消失近90年的天桥的精确位置。对于很多年轻一代来说,“天桥”只是个地名,但事实上,它曾是皇帝祭天的必经之路,也是中轴线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节点。天桥是龙须沟与中轴线的交点,为了破解天桥的“隐身术”,首先需要在城市变迁中锁定龙须沟的准确位置。但自上世纪30年代,龙须沟被改为暗沟,一直藏于地下。同时这个区域的地下管道又如蛛网一般的复杂,想找到龙须沟谈何容易。当时,我院的陈品祥专家团队在浩如烟海般的老档案中,历时数月终于锁定到关键线索——就是这张70年代的管线调查图。其中有一条与龙须沟的走向极其相近。

于是在2021年5月,我们展开了对天桥地区地下管道的摸排式调查,在打开了100多个井盖后,一个与现代水泥材质截然不同的青石板盖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最终经专家论证,确定这里就是龙须沟水系,这下,消失近90年的天桥原址得以重见天日!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利用现代技术积累的数据资源,可以持续地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新动力。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2年的中轴线申遗之路最终画上完美的句号。但是,对这条线和这座城的爱与守护却一刻都不会停止。古老的中轴线如同一条不息的生命之河,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更替,也记录了在此生活的人们,他们的梦想和故事。行走其中,我们不仅是在丈量土地,更是在触摸历史。非常庆幸自己能投身于这样一份有意义、有温度也有挑战性的事业,也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跳动着的脉搏,更好地去珍视、回望和尊重这段历史,用心体会属于这片土地深厚而美好的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年致辞:《崇尚科学 追求创新》

演讲嘉宾:李静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在这新年伊始的时刻,我谨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向首都全体科技工作者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

2024年,首都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以卓越的智慧、饱满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投身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伟大实践,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全市近2000家科协组织,始终与全市160万科技工作者肩并肩、心连心,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搭桥铺路”,让“科技工作者之家”更有温度。

展望2025年,我们希望,各级科协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探索求突破,聚焦新质生产力奋发当先锋,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谱写新的篇章。

新的一年,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来源:BRTV纪实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