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孤独是什么?

林语堂先生说: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

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人生而孤独,无一幸免。

它也许不是一种常态,但一定有那么几个瞬间,身边灯红酒绿,人声鼎沸,但你站在人群中,却会被孤独击中。

年岁越长,内心越平静,越不从众,越能感受到孤独。

在诗词中,孤独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曾有那么一个人,他并不足够出名,人生经历也没有那么惹眼。

但他站在时光的洪流中,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呼喊,让人们永远记住了他,记住了他内心汹涌的的情感。

那就是陈子昂和他的《登幽州台歌》。

公元696年,那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掌权的时代。

边境有些不太平。

契丹起兵,一路攻城掠池,营州沦陷。

女皇重用武氏家族,她那毫无谋略的侄子武攸宜临危受命,率军平叛。

当时陈子昂作为幕僚,也一同前往。

在他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好机会。

奈何武攸宜刚愎自用,对他的良策嗤之以鼻,大军惨败。

一次战争的失败对于将领来说也许无足轻重,但背后却要赔上无数人的性命。

陈子昂挺身而出,立下生死状,愿带一万士兵突围。

但即使如此,心胸狭窄的武攸宜非但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将他贬职,晾在一边。

上天给了他不凡的谋略,亦给了他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却没有给他一次机运。

英雄失路,壮志难酬。

在一个风沙飞扬的黄昏,陈子昂登上幽州台。

天地之大,众生芸芸,渺小的个人命运,如何撼动权力的大山?

百感交集下,他写下了那首响彻千古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仅有22个字,却说透了人间的孤独。

回望前路,那些懂得识人用人的明君,早已故去。

遥看未来,却寻不到半点希望。

天大地大,无论是江湖还是庙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连一个懂自己的人,都没有。

那些独自怅惘的时刻,安静地如同这世界只有我一个人。

何人能诉说,又有何人能懂得?

这种心情,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体会。

世间不如意十有八九,能与人言却无二三,说出来可能还会被嘲笑、不解,受到冷遇。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首诗写得“太大”了。

我们不是陈子昂,也不是岳飞,没有那样崇高的理想。

有的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面对生活的鸡毛蒜皮时,烦扰无奈的心情。

这也能吟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吗?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你一定读懂了。

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但这句话其实是极矛盾的。

我们无法对别人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但却总能找到共鸣。

我们未曾经历贬谪,但却能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中找到人生迷惘时的慰藉。

我们不是诗仙,但读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也会想到一人独酌的寂寥。

同样,当读到这首《登幽州台歌》时,也会想起那些不被人理解的时刻。

也许是坚持要填一个并不热门的志愿,要选择一份不那么赚钱的职业,娶一个并不门当户对的人。

甚至是染一个小众的发色,有一个冷门的爱好,秉承一个不符合主流的观点。

怎么去说呢?怎么去辩解呢?

无从开口。

因为最懂你的人,只有自己。

能懂得三分,便是知己;懂得五分,就可称为灵魂伴侣。

作家廖一梅说:

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表达欲总是很旺盛,甚至碰到一个陌生人也能够侃侃而谈。

谈人生理想,舆论时事,谈脑子忽然蹦出来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可是30岁以后,人就逐渐沉默下来。

因为我们发现,倾诉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对一个不懂的人剖白自己,是一种自取其辱的孤独。

我想陈子昂一定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他把孤独放进一首诗里。

1300年后,读到这22个字时,他的孤独,你的孤独,突然无声地碰撞在一起。

这就是共鸣。

感到孤独,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

周围人的不理解,感情的无处抒发,反而逼迫着我们,沉下心来与自己对话。

学会和孤独和平相处,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因为它教会我们,如何在随波逐流的大海中,守住自己那一叶扁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