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在广州大剧院成功上演4场。该剧以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18岁时创作的歌剧为基础,进行了创新的“沉浸式”当代改编,通过“童话”式的设置和幽默诙谐的表演,为观众在元旦假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新歌剧艺术形态,引领剧院文旅新业态

在广州大剧院的实验剧场,观众沉浸在一种独特的观剧体验中,在美妙的音乐中,观众一边品尝着酒饮,一边在童话氛围中欣赏法式歌剧。沉浸式喜歌剧将高雅歌剧艺术与强调个性体验的沉浸式观演方式相结合,《神奇医生》作为该艺术形态的代表作,将环境概念融入剧场演出模式,重新定义了“歌剧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场内,观众坐席被推平,灯光、舞美与多媒体动画相互呼应,剧场空间被打造成一个梦幻般的“童话法式府邸”。观众落座于轻松的吧台与蒲团之间,被开放式的“四面台”环绕,近距离感受演员的每一幕精湛表演。剧场服务人员则化身酒保穿梭其间,提供酒水服务,让观众在轻松的生活场景享受歌剧的沉浸体验。同时,该剧还将歌剧原著中庞大的管弦乐队重新编配,缩减至灵巧的8人室内乐队,在保留旋律、线条、和声的基础上,给观众带来了听觉上的全新呈现。

歌剧制作轻量化、本土化,文艺融入人民生活

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是广州大剧院继全国首部沉浸式喜歌剧《丽塔》和《苹果之夜》后推出的又一力作。从“1.0”到“3.0”,沉浸式喜歌剧系列作品至今已演出45场,热度持续不减。

在很多观众心目中,歌剧是一种遥远的、古老的、传统的西方艺术形式,每每提到“歌剧”便望而却步。直面歌剧市场萎缩、演出时间长、制作成本高、观众购票票价高、与现代语境脱节等问题,广州大剧院沉浸式《神奇医生》用当代语境呈现人民喜闻乐见的歌剧,通过制作轻量化、场景生活化、语言本土化的喜歌剧作品,让歌剧艺术贴近当代观众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每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获得沉浸体验,喜歌剧《神奇医生》基于通俗易懂故事题材进行“童话化”创编,让一部“全年龄段可欣赏”的新型歌剧样貌愈发清晰。本轮演出特别设置“新年许愿场”“跨年场”“童年专场”“无限续杯场”四个主题玩法:对着“许愿池”说出2025年的新年愿望;在歌剧里迎新跨年;在前厅体验童年的“纸飞机”,在剧场体验畅饮的快乐。

该剧在沉浸式互动、台词及服装设计上巧妙融入了丰富的本土特色。观众在欣赏时,不仅能聆听到独特的“粤语版”宣叙调,还可能意外地收到女主递上的“广东特产”——鸡公榄,更有趣的是,还能目睹扮相为“宁采臣”的“神奇医生”登场。据该剧制作人梁丽珍介绍,这些设计的初衷是在西方歌剧的本土化制作中,巧妙地糅合更多本土城市的独特记忆,以此向这片土地及文化致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志刚则评价该剧在多语言运用上打破了文化界限,法语演唱与中文说白的独特设置,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感受故事情感深度,体现跨文化交流与传播。

“广州大剧院推出沉浸式喜歌剧系列演出,希望能带动歌剧人才的培养与扶持。”制作人梁丽珍说。饰演“西尔维奥”、“劳蕾特”的两位演员林俊良和邢馨元,已经连续三次参演广州大剧院沉浸式喜歌剧系列作品,数十场沉浸式喜歌剧的舞台培养与演出历练,已让他们成为在歌剧表演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青年歌剧人才。

此外,秉持人才孵化的目标与宗旨,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在创制过程中,邀请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等大湾区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参与制作全过程,为大湾区艺术管理人才提供了实践的平台。

采写:南都记者朱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