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浙江省人民医院边平达主任在医学界发表的第97篇文章。
撰文|边平达
近日,门诊来了一位六旬傅女士,她一进诊室就问,为什么自己天天喝牛奶、吃钙片,还是缺钙?
“你怎么知道自己缺钙呢?”我问。
“我最近抽血化验,发现骨钙素很低!”傅女士回答。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傅女士的就医经历
六个月前,傅女士在接受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60mg)治疗前,曾经查过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当时N端骨钙素是19.30ng/ml。近期傅女士复查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发现骨钙素下降到9.0ng/ml(见图1)。
图1 傅女士接受地舒单抗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报告
傅女士到网上寻找相关资料,发现网上有很多医生认为,N端骨钙素降低提示体内缺钙,可能会诱发骨质疏松,建议积极补钙。傅女士实在是想不通,近半年来自己每天都喝牛奶、吃钙片,怎么还会出现缺钙?
那么,什么是骨钙素?骨钙素为何降低?骨钙素降低真的是因为缺钙吗?
什么是骨钙素?
在图1这张骨代谢标志物报告中,甲状旁腺素是骨代谢调控激素,其余三个[包括N端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和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X)]是目前临床上经常检测的三个骨转换标志物。其中N端骨钙素、P1NP与骨形成过程有关,属于骨形成标志物;而CTX与骨吸收过程有关,属于骨吸收标志物[1-2]。
骨钙素是一种主要由成骨细胞分泌的49个氨基酸组成的非特异性胶原蛋白[3]。骨钙素产生后一部分进入骨基质,另一部分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完整的骨钙素在血液中不稳定,水解后形成稳定的骨钙素氨基末端片段(1-43氨基酸片段,即N端骨钙素)。
在对225例46~70岁(平均年龄为59岁)绝经后女性的研究发现,血清N端骨钙素、P1NP和CTX三者之间呈中度正相关,且均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因此血清N端骨钙素、P1NP、CTX三者升高都代表骨吸收加快,需要尽早接受抗骨吸收治疗[4]。
骨钙素降低就是因为缺钙吗?
有一些患者和医生认为,骨钙素降低就是因为补钙不足、机体缺钙引起的,这其实是误解。患者接受抗骨吸收治疗后,其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功能均受到明显抑制,骨钙素、P1NP、CTX等骨转换标志物都会出现明显下降。从图1中可以看出,傅女士接受地舒单抗治疗6个月后血清骨钙素、P1NP、CTX三者的数值都很低。
我们曾经分析129例50~70岁(平均60岁)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接受地舒单抗(60mg)治疗后血清骨钙素、P1NP、CTX的变化,发现三者都出现明显下降,其中骨钙素的平均水平从23.41ng/ml下降到11.06ng/ml,下降幅度约为53%[5]。
只要患者坚持抗骨吸收治疗,其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功能就会受到持续抑制,血清骨钙素、P1NP、CTX水平也不会升高。这种情况下出现的骨钙素下降,其实是患者接受抗骨吸收治疗的标志,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当然,如果患者停止使用地舒单抗等抗骨吸收药物,或使用促成骨药物特立帕肽,随着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的增强,骨形成、骨吸收过程加快,骨钙素、P1NP、CTX等骨转换标志物就会出现明显上升[6]。
更多精彩内容上哪看?
关注【听边医生说骨质疏松】专栏
持续更新!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进入医生站网页版,无需下载即可学习更多内容~快来“医生站”瞧一瞧
参考资料:
[1] 边平达. 听医生说骨质疏松[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2]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21, 14(4):321-336.
[3]Martiniakova M,Biro R,Kovacova V,et al.Current knowledge of bone-derived factor osteocalcin:its role in the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oeteoporosis,osteopetrosis and inflammatory joint diseases[J].J Mol Med(Berl),2024,102(4):435-452.
[4] 滕俊强, 边平达, 应奇峰, 等.绝经后女性血清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J].浙江医学, 2022, 43(23):1231-1233.
[5] 叶世佳, 程鹏, 来梦, 等.骨转换标志物在PMOP患者接受地舒单抗治疗后骨密度变化中的预测价值研究[J]. 浙江医学, 2024, 46(24):1231-1233.
[6] 边平达, 寿张轩. 特立帕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选择性应用[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6, 35(3):77-78.
责任编辑丨小林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