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日两国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但在文化层面,特别是在文字使用上,却呈现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的消息震惊世界,而他的墓碑上那简洁的五个汉字“安倍家之墓”却让人诧异。

为什么一届日本首相,死后的葬礼很是低调,而他的墓碑上刻的却是中国的汉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倍之死与低调的葬礼

2022年7月8日,安倍晋三在奈良进行政见发表时遭遇不幸,这位在日本政坛叱咤风云的前首相,最终因枪伤不治身亡,享年67岁。

作为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人们原本预期会看到一场盛大的告别仪式,然而,整个葬礼过程却十分简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人数有4300人左右,仪式包含了最基本的环节——入殓、高僧诵经、送别、火化,最后以传统的宗教仪式安葬。

这种出人意料的简约安排并非偶然,与其他知名政治人物的葬礼不同,安倍晋三的告别仪式展现出一种特别的个人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膝下无子的政治家,他的身后事完全由家属操办,特别是他的妻子安倍昭惠,在丈夫遇刺后表现出罕见的克制与平静,选择以一种低调而庄重的方式送终。

这场葬礼中,我们看不到政治人物惯常的排场与繁文缛节,没有冗长的悼词,没有繁复的仪式,甚至连参加人数都被严格控制在一个极简的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本这个极度重视礼仪的国度,这样的选择颇具深意,它让人们看到的不是一位政治家的谢幕,而是一个普通人的告别。

安倍昭惠的这个决定,某种程度上为丈夫卸下了"前首相"的光环,让他能以一个更为私人的身份与这个世界作别。

不过比起葬礼的低调,更让外界注意的是,安倍晋三的墓碑上刻的竟然是中国汉字,这是为什么,难道比起日文来说,安倍更喜欢中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倍家族的墓碑

安倍的墓碑使用汉字并不是个例,因为安倍整个家族都在墓碑上刻着汉字。

在日本近代史上,安倍家族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政治世家,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家族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安倍家族的墓碑选用汉字,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字选择,而是体现了这个家族数代相传的文化积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究安倍家族的历史,可以发现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推崇由来已久。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虽然在政治立场上对中国持强硬态度,但在个人修养上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他不仅精通汉文,更在私人场合常常引用中国古典名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恰恰反映了日本上层社会对汉字文化的复杂态度——政治立场与文化认同往往是分离的。

更早的安倍家族成员中,有着不少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热衷者,他们收藏了大量中国古籍,研习诗词歌赋,甚至有人专门研究中国书法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文化传统在家族中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特色,即便是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全面西化的浪潮中,安倍家族仍然保持着对汉字文化的尊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安倍家族在正式场合的用字选择上,始终保持着对汉字的偏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家族的族谱到重要文件,从祭祀用具到墓碑文字,汉字的使用体现了这个家族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这种选择既是对祖先的传承,也是对文化品位的追求。

安倍家族的例子并非个案,在日本,很多历史悠久的家族都保持着类似的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家族往往担任着政治、经济要职,他们对汉字文化的推崇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日本社会的文化取向。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字使用上,更渗透到教育方式、生活礼仪等各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在1868年明治维新掀起全面学习西方的浪潮时,也有不少家族像安倍家族一样,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安倍家族墓碑上的汉字,不仅是一个家族的文化印记,更是整个日本上层社会文化取向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安倍家族的墓碑使用汉字书写,是其整个家族对于汉字的喜爱,也是对于身份和文化的重视与尊重。

那么在日本,到底哪里可以使用汉字,具体又有什么样要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字不是想用就能用?

其实在现代日本社会,汉字的存在几乎无处不在,却又呈现出鲜明的等级特征

在最庄重的场合,如神社寺庙、皇室建筑,以及重要的纪念碑上,几乎清一色使用汉字,这些场合选用汉字,不仅是出于传统,更是一种文化身份的彰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说,汉字已经融入日本人的血脉,成为无法剔除的文化基因,这种认同感在日本知识界普遍存在。

即便在现代化浪潮中,许多日本文化人仍然坚持在重要场合使用汉字,将其视为一种文化品位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部分认为,能写出更多的汉字,代表了更为身深厚的文化素养与更高的文化水平,有些人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只能使用日本的假名来书写和表达。

这种现象的形成要追溯到更远的历史。

在数千年前,当中国已经进入成熟的封建社会时,日本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文字的缺失成为日本发展的一大障碍,而向先进文明学习成为必然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汉时期,日本开始通过朝贡方式与中国建立联系。

随后在唐朝时期,日本更是派出了数百位遣唐使,其中很多人进入国子监学习,这些使者带回的不仅是文字,还有完整的文化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汉字的过程中,日本展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他们在保留汉字作为正式场合用字的同时,逐渐发展出了假名文字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双轨制的形成,既保证了文字的普及性,又维持了汉字的尊崇地位。

所以我们能够看出,日本人选择使用汉字,是因为足够重视、尊崇汉字文化与自己的地位和场合的等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汉字的影响力仍在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学开设中文课程,学习汉字已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这种现象印证了文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倍家族墓碑上的五个汉字,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象征。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影响力不在于政治强权的刻意推行,而在于文明交流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认同。

参考资料:

【1】新京报2021-03-05《在中古时代,汉字的传入是如何促使日本形成官僚制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新华社新媒体2022-09-28《日本为前首相安倍晋三举行国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