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专业的
地理科普平台
最实时的地理热门话题
每年的5月初,高考命题工作正式开展。命题工作大概持续半个月左右,剩余半个月用来微调和印刷。
一、命题过程
(一)确定命题人
高考卷命题专家主要有三个群体组成:教授、在职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三者的比例递减,即大学教授占得比例最大,命题组组长为大学教授,各板块题目也多是大学教授命制的。
考试中心都有一个命题库,里面是适合命题的各地教授。为了稳定高考全国卷的连续性,一般几年才一大换,几年内换的不多。
1.高考命题人要以大学教授为主
因为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高校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需贯彻到高考中;高考试卷的命题精神,又引导着高中教学。显然,高中在职教师与教研员作为高中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对高校的人才需求不如高校教师把握精准,而且有太强的主观性,所以高考命题人要以大学教授为主。
命题人每年都需要签“保密协议”。虽然这个身份是对个人能力的极大肯定和荣誉,但不能对外透露。
成为命题人后,每个人首先要上一节安全课,要求在高考结束后,不能撰写点评高考题目的文章,不能对外宣传自己曾是命题人的身份,不能接受媒体采访。
在高考命题组里,除了临时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上述老师,还有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中最重要的,就是各个学科的学科秘书。每年除了命题,这些学科秘书的主要任务是调研高考试题的各种反馈,协助拟写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命题期间,他们是命题老师的指导员、参谋员,起到的是“科学把关人”的作用。尽管不负责具体出题,但学科秘书一直被业界称为高考试题的“灵魂人物”。
2.高考命题人的选拔
高考命题人的选拔可以简单描述为“一优三非”。
(1)一优:即在行业内非常优秀,高校老师一般是正教授和博导,在职教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一般是有长期教学经验或研究经验的特、高级教师。
(2)一非:教师不能是高三教师。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侧重和偏好,这种偏好会贯彻在他的教学中与命题中。
(3)二非:不能是该年高三考生的家长。
(4)三非:并未参与过高考补习、辅导、讲座、编写复习资料备考资料等的人。
(二)命题工作的开始
1.通知命题人
确定高考候选人后,考试中心会4月中下旬征询意见,询问能否参加当年的高考命题。在得到候选人口头同意后,会在4月底、5月初将命题人集中在一个指定的地方,让大家签订非常详细的长达几页的保密协议,对外统一口径声称“出差”等无关的事情,然后让大家乘坐指定的大巴,一般要到机场安检。
2.严苛的安检
基本上每个省的命题人都要集中到机场安检,安检非常严格,任何电子设备都不能携带。有一个老师是这样描述的:衣服所有的夹带、U盘都被扣,所带的行李箱和衣物都要一点点细细检查,全身上下以及所带的物品没有一点是带字的,随身不能有纸和笔。除了这些东西,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更是“违禁品”,所有老师的通讯设备都被临时‘收缴’。经过严格的安检后,命题人就会被带到已经安排好的命题地点,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世外桃源”生活。
(三)命题进行时
首先,中断对外的一切联系,给家人报平安也是有专人负责。24小时有人站岗,电话有监听,电子设备被干扰,不能私自离开驻点。
其次,出题工作强度大。命题人基本上从早上八点,一直要忙到午夜。由组长带领,大家共同完成试卷。
1.命题流程:命题人→选题人→学科主持人
每个学科的每个题型,由两位命题人负责,每个题型初步出15道题。
然后,选题人要从每个题型的15道题中,选出最优秀的题进行组合。
选完题后,有工作人员负责把题目跟网上和市面上的所有参考资料进行对比,题目和解题思路超过50%雷同的,会被换掉。
筛选完后,经学科秘书和命题组长审核,最终选出今年的高考题目和一套备用卷。
命题工作大概会持续到4、5月份,一部分命题人出完题,做完参考答案就可以回家了。但选题人和各学科主持人要一直待到6月10日,进而转战阅卷工作。
2.命题原则
(1)以教材及大纲为准绳
每一道题,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题意、描述、问题、解答,哪怕是字母顺序、一个符号、一个标点,要能够在教材处找到援引。
(2)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
通常,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要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绝对不会出现超纲内容,否则必须砍掉。这就要求命题人员要有极高的理论知识,不是简简单单说把考纲背下来就可以的。
(3)“反押题”贯穿命题始终
高考命题组对高考教辅和网上押题信息的掌握,可以说是最全面的。出题的地方会有各种教辅资料以及官方教材。这些资料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方便命题人员开阔思路,而是防止所出题目出现重复,尤其是后面的计算大题。某种思路一定不能被前人所用。如果命题过程中,有人提出某题和市面上某题差不多,那就一定要把该题找出来,此题就不用。
从出题到题目的标点符号,包括题目是否可能出现歧义,出题的顺序都要反复商榷,命题组一般会有两三个通宵不眠夜。
英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还需要从近几个月的国外杂志中,几百上千篇中,挑选出主题积极向上的、生词量比较均衡的、语法涵盖全面的文章,进行出题。
语文作文的命题过程是基本是要翻阅所有的模拟题,坚决避免被预测。有时作文的命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有一次就是命题期间,一位命题老师的父亲去世了,后来这位老师得知的时候痛哭不已,伤心之余、后悔自己曾经没有好好陪伴父亲。这位老师的经历也刺痛了其他老师,引起共鸣,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就与“生命”相关。
如果语文和英语的命题有一定的弹性,那么数学卷的命题特点只有一个:忠于课本。每道题必须要在课本教材里找到援引。
(4)难易度适宜,并且可以拉开档次
对于命题组而言,考生个人分数不重要,群体的平均分才是考量的重点,试卷出来,平均分也基本定了。根据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段,客观题的得分率,一定会有具体的预测,而且会对比往年。一般来说,所谓的“难一年易一年”也是存在这个考量的。不过这个难易程度很主观,平均分才是最客观的。比如数学这科,平均分误差在三分以内。
3. 试题测试
题目确定好后,要进行试题测试。一种方法:当命题完成后,会有数名考生提前考试,接触到刚刚定好的当年高考试卷,选拔标准是成绩中游,来自省内几个县市的主要中学。试考的成绩就是他们高考的最终成绩。根据测试生的成绩,命题人会对题目进行微调,在这种情况下,十之八九会将题目难度降低。另一种方法:考试院会请来没有参与命题的高中老师,到隔离区进行实考,并对试卷挑出各种毛病,最后再次修改,达成一致意见,试卷方可成型。
4. 试卷印刷
最后一步是印刷试卷,这个时候已经到了5月底6月初,会有几个指定印刷厂在动用大量警力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彻夜不休工作两天,印刷出所有试卷。
每种试卷其实都是两套,正式加备用。而且除了命题人,没有人知道哪套正式、哪套备用,正式和备用也不在一个地方印刷。但如果没有极其重大情况发生,不经中央批准,高考是不会轻易动用备用卷的。
(四)命题结束
试卷交付后,命题人仍然不能离开,直到高考结束后方可回家。
以下面二位高考命题人亲述神秘经历为例。
“消失”
王建国(化名)老师记得,两年前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他一回到教室,班上的学生们就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们已经和老师分别一个多月,至今都不知道,老师突然“消失”是去了一个“秘密”地点,参加高考命题。
“非常开心。”王老师如此总结长达一个月的封闭命题时光。在他看来,能有机会出高考题,是“无比荣幸的事”。能够看到高考试卷如何诞生,一直是这位中学老师的愿望。
今年,他又一次被选中,成为高考命题人。然而,这份荣幸却始终不能分享,不能声张。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命题人的心情始终兴奋紧张交织。
张爱君(化名)老师也曾参与过高考命题。她说,被邀请去参与一份关乎数万考生命运的试卷命题工作,无疑是对自己教学的一种肯定。但是由于高考试卷属于国家机密,她出题前就被告知:“哪怕是无意识地‘泄题’,就会进监狱。”
其实,被邀请参与命题的老师,如果不愿意,也可以拒绝。但一旦签了保密协议,就没有“回头路”。
命题老师的身份保密,是重中之重。除了学校校长,张老师只告诉了丈夫自己参与命题的事。其他人都不知情。女儿以为“妈妈回老家了”,亲戚以为她“出国了”。
临行前,命题人也只知道自己的“归期”。至于会被“关”在什么地方出题,和什么人在一起,都不清楚。
张老师说,保密协议还规定,“三年之内,命题人不许以‘参与高考命题’的名义进行商业宣传,不能用于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
“出题”
出题人不允许使用任何通讯设备。张老师“消失”前,干脆就不带任何通讯设备,“这么做也是为了减少麻烦。因为到了命题驻地,身上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会被收走,直到高考结束才能归还。同样,高考结束回来时,命题期间所有写的、用的东西,也不能带走。”
人身限制也必不可少。张老师回忆说,命题的地方有武警站岗;电话有监听;办公楼里始终有电子干扰设备,“辐射是很大的”。命题人不许私自离开驻点;允许休息时间到院子里散步,但必须两个人以上。
为高考出题的人,工作强度很大,一般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午夜。张老师说,那真是“心无杂念”,每天就想一件事——出题。“有时回到房间,洗澡的时候,也在思考题目。”
一道题目的诞生源于集体智慧。在由高校老师、中学老师组成的命题团队中,所有的题目都要达成统一意见才能“面世”。
张老师说,她参加命题那年,所有的题目她都参与制定,并且与其他命题人一起商量、论证,反复试验、检查,直到全体意见统一,不再有分歧,题目才算完成。
出题过程复杂,要求命题人考虑全面、谨慎。这其中不仅有科学的考量,还有对试题语言以及考生理解力的判断。张老师说,有时候,命题组内部会出现“激烈的争辩”。
“归来”
高考开始那一刻,也是命题老师“大考”的时候。他们生怕卷子上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也怕试卷难住寒窗苦读的学生。这种紧张的心情延续到了考试后。一如一部电影问世,导演关心票房一样,命题人也格外在意考生的感受和同行的评价。
王建国老师“自由”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搜罗网上对高考试题的评价。“还不错,都说比较简单,没有特别偏,特别怪”。他说到这里,露出了笑脸,不是命题人的得意,倒是带了一点“讨好”考生的意味。
二、评卷
为确保阅卷质量,评卷期间,与考生参加高考一样,评卷老师也要经历同样的严格流程:无声入场、视频监控、无线信号阻断……
1. 屏蔽网络信号,有高清摄像头
每个评卷基地都有专人把守,戒备森严,没有证件任何人不允许进入。
评卷教室内,评卷教师一字排开,在电脑前评分,互相之间没有交流。“所有评卷机器切断互联网、wifi连接,每个机房都放着两台信号屏蔽仪,保证无线信号阻断。”评卷基地负责人介绍。
所有参与评卷工作的人员包括后勤保障人员都签订了承诺书和保密协定。由退伍军人组成的专职保安担任高考评卷基地的警戒安保任务,他们24小时全天候值班巡逻。评卷基地内装有高清摄像头,时刻监控现场。
2. 评卷老师也要“无声入场”
考生进入考场时要“无声入场”,评卷老师进入评卷现场时也要“无声入场”。
评卷现场入口处配置高灵敏度的检测仪,严格禁止评卷教师携带手机、手表、钥匙、电子产品等物品进入评卷现场,确保“零物品入场、零物品带出”,连喝水的杯子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门口的柜子上,堵住了一切可能泄密的漏洞。
3. 老师无直系亲属参加今年高考
参与评卷的老师都是从重点学校选拔出来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并且没有直系亲属参加今年高考,在评卷前,老师们要进行“上岗”培训。评卷基地为相关学科组的保密员配备了保险柜,所有评分细则、评卷记录本统一编号,登记造册,由保密员归档入柜。
4. 加密扫描试卷,试题随机派发
据介绍,高考网上评卷分为扫描、判分、评阅、分析、合分等流程。纸质试卷首先要通过扫描仪转换成电子试卷,再通过专设的网络传送到评卷点。
纸质试卷在进行扫描时,系统已将考生姓名、考号等信息隐去。专家组负责对所有的试卷图像进行“切割”成单个试题,由电脑将试题随机派发给阅卷老师。评卷教室的电脑屏幕上,所有的切割方案、图像都是加密的,每位评卷老师只能看到考生某个试题的答卷内容,看不到整张试卷的情况,也无法将试题对应到考生。
5. 先做一遍考题,掌握评分标准
一分之差就可能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高考评卷的公平、精准事关重大。参加高考评卷的老师个个都是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经过严格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改卷。如果改卷过程中评分尺度把握不准,还会被调离评卷岗位。
“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始终如一”——评卷教室里悬挂的横幅,也是评卷老师们的工作标准。我省一评卷基地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学生该得的一分都不丢掉。在评卷前,老师们要先参加“考试”,各位评卷教师要亲自做一遍相关学科的高考试题,以增加对试卷的理解和感悟,更好地掌握评分标准。
6. 每道试题要经过“五道关”
为保证评卷质量,每道试题要经过“五道关”(小组评、题目组评、学科组评、省质检组评、省总质检组评)才能确定最后的分数。
其中,小组负责本小组内所有评卷员的日常评卷质量及进度;题目组负责监控本组各个小组的工作质量及所有评卷员的总体评卷质量;学科组负责各项质检参数的设置,确定质量抽查的百分比;省质检组负责小组、题目组、学科组的工作质量检查,并对评卷质量进行监控。对于零分、满分试题,还要进行省总质检组评。
评卷期间,监控系统会对每一个老师打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测,根据曲线判断老师评分标准是否一致。一旦发现阅卷老师评分出入过大,试卷发回重评。
十年磨一剑,面临最后两个月,学生们不敢怠慢,家长更心急如焚。
本文整理了近3年高考地理科目科目考点分布汇总以及地理高考评分细则,首先,我们来看近3年高考地理科目科目考点分布汇总,考点统计科学,分类明确,可以精准把握高考考向!
近年高考考点一览表
(点击图片可查看高清大图哦~)
看完近三年地理高考考点,我们接下来,就来目睹地理高考评分细则,希望大家通过吃透评分细则,实现高考增分的目的。
地理高考评分细则
真题回顾1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
评分细则
(1)标准答案: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2分)。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分)。
其他答案:河流含沙量大或河流携带泥沙多或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积或河口三角洲面积大或泥沙堆积、沉积(2分);冬春季河流水量小或处于枯水期,河床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量小,湖岸出露面积大(2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或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低),使表土疏松(或土质疏松)(2分)。
错误答案:只答“泥沙多”(0分);“西风从中亚、西亚携带沙尘堆积”(0分);只答“河流处于枯水期”“湖泊水量小”(0分);“土质疏松”“过度开垦”(0分)。
(2)标准答案: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2分),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1分)。(说明: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满分5分)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其他答案:冬春季干旱或土地干燥(2分);沙源东部为河谷,狭管效应,风力强劲(2分);大风天数多(2分);湖面摩擦力小(2分)。(最多得5分)
错误答案:只答“降水少”或“植被破坏”或“西北风”或“山地摩擦力小”(0分)。
(3)标准答案:(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2分);侵蚀路基(和路肩)(2分);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2分);影响运行列车安全(1分)。
其他答案:铁轨上沙粒沉积(2分);对铁路损害大(2分),对列车产生危害或影响正常行驶(2分);造成交通事故(1分)。
错误答案:风化侵蚀路基(0分);对列车产生影响(0分);影响列车速度、方向(0分)。
(4)标准答案:(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2分)。(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2分),设置石(草)方格沙障(2分)。
其他答案:设立阻沙屏障(2分);(生物措施)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或单答提高植被覆盖率(2分);增加绿化面积(2分)。
答“工程措施”“阻沙措施”“固沙措施”“生物措施”只得2分。
错误答案:设立护栏(0分);防护网(带)(0分);防河大坝(堤)
(0分);增加绿化面积(0分);只答“植树造林”(0分)。
真题回顾2
(2015·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6分)
(2)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4分)
评分细则
(1)标准答案:
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3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3分)(答对1项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其他答案:
气候特点:纬度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全年气温高降水多。(3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防止晒伤;气温高,容易中暑;动植物种类非常多,有些动植物有毒,防止吃到有毒的食物和被毒虫叮咬,动植物遗体易腐烂,防止有毒的气体等。(3分)
(答对1项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错误答案: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0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旱涝灾害、缺氧、冻伤。(0分)
(2)标准答案: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4分)(答对1项得1分,答对4项即可得4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4分。)
其他答案: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机车制造业、电子通信制造业、建筑材料、管线制造业等。(4分)
(答对1项得1分,答对4项即可得4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4分。)
错误答案:钢铁厂、机械厂、机车厂、建筑材料厂、管线制造厂等。(0分)
真题回顾3
(2015·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8分)
评分细则
标准答案:
季节:冬季(2分)。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1分),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2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1分),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2分)。
其他答案:
季节:冬季(2分)。依据:当地上部分气温低于地下部分时,热棒散热。因此冬季时,地上部分气温低于地下部分,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3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热棒倾斜可以增大与铁轨路基的接触面积(1分),巩固铁轨下的路基(2分)。
错误答案:
季节:夏季(0分)。依据:冬季地温低于气温(0分),增大接触面积(0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固定路基(0分),保护铁轨(0分),保护冻土(0分),有利于列车正常运行(0分)。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搜索地理关键词
顺手点击文末四连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