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片酬一物。
既是巨星地位的象征,也是各路拥趸的“兵家必争”,但与之同时,它又近乎“商业机密”,向来虚虚实实。
这就引出来诸多“是非”。
而真相如何?
很有趣。
每次谈及香港影坛的巨星、巨头和大咖之类的概念,总有人会跳出来问,大梁呢、青云呢、镇宇呢、渣渣辉呢?
但究竟,应该如何定义巨星?
番位、片酬、票房。
比如以番位来讲,双周一成和李连杰不消说,刘德华、梁朝伟和郭富城三人,以及崛起之后的甄子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番领衔的首选。
而番位由什么决定?
当然又要与票房、偶像力、专业和跨界能力等因素,挂起钩来。
有兴趣的可以去自行对比。
此处不赘述。
巨星片酬。
既然通常秘而不宣,我们又该如何去求索真相?
报道、访谈、通稿和公告,以及辩证思考,最后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讲,都有相当的难度,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立场决定观点。
比如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来讲,片酬能超过千万之数的,或只有成龙、周星驰和李连杰三人,周润发因为合约捆缚,又非动作、喜剧类型演员,在片酬上就相对吃亏。
其后,周星驰转轨做导演,跳出了常规的片酬框架,成、李、周三人转战好莱坞,片酬迅即“三级跳”,令人瞠目结舌。
大致来讲,成龙两千万美元、李连杰一千五百万美元、周润发八百万美元,是各自的极限。
待到三人回归华语影坛,情势又为之一变。
李连杰的片酬冲高至一亿,成龙略有不及,周润发则通常稳定在四千万层级,而在片酬之外,又皆有分红可拿。
这是“断档”级。
而后又将谈及五大巨头。
以笔者所见,刘梁郭甄古五人,一路行来,有先后和际遇之别,片酬也自参差错落。
甫进入九十年代,刘德华便有“五大巨星”之号,片酬自然也最早冲高,但以实际片酬论之,大略也就在三至五百万间。
这个结论,可能会招致粉丝反对。
不过,如果理性一点,从刘德华密集的拍片量也当可知,这个片酬,已经是非常之数了。
参考多年后,曾经见过古天乐两千万片酬的通稿,估计不实。
因为以他拍片量的密集程度来看,与刘德华的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他的作品,又通常以中小制作居多,片酬自然不可能太高。
此外还有一事。
1990年,刘德华成立天幕,没过几年,就因亏损歇业,他也身负巨额债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管拍多少电影,他都只能拿八十万月薪。
此节也见诸访谈。
反过来讲。
昔年的香港影坛,不谈双周一成和李连杰,有几个演员,能拿到数百万港币的片酬?
若以三百万为及格线,大概就只有刘德华、郭富城、梁朝伟、张国荣和郑伊健这几位了,余者能拿上百万片酬,就算得不错。
郭富城在1996年,以1760万港币的价码,与嘉禾电影签下四部电影的片约,单片片酬跃至四百万,而继《风云雄霸天下》之后,他在《雷霆战警》时,就拿到了五百万片酬。
至于梁郑,昔时消息不太明朗。
但可以反推。
2002年,梁朝伟与刘德华共拍《无间道》,对外宣称各拿千万片酬,但实际上大概在六、七百万,这也同样见诸现场言论。
此后才开始逐渐上浮。
而在2009年,已过巅峰的郑伊健,再次与郭富城合作电影《风云2》,据当时报道,郭富城片酬六百万,郑伊健则仅三百万。
以逻辑来讲,三百万这个数据,或就是郑伊健巅峰片酬。
至于甄古,彼时尚无可谈。
时日再逝。
郑伊健已不在巨星之列,古天乐崛起,取而代之,又有“最后的动作巨星”甄子丹崛起,五大巨头格局渐成。
香港影坛的顶级片酬概念,也在悄然演化,大略在三千万层级。
有报道可作参照。
当然,如果以通稿消息来讨论,梁朝伟的片酬,在很多年前,就越过了“半亿”之数,而在最近,《红毯先生》的一则公告,又将刘德华的片酬,上推至了六千万的高度,早前在《金手指》的发布会上,也极力渲染了二人的高片酬。
此外甄子丹更有一亿片酬的“壮举”。
暂不讨论通稿真伪。
关于《临时劫案》,有人就说了,既然郭富城片酬就要三千万,那加上剧组其他人员的费用,怎么也要不少投资吧,又如何还能算小制作?
除非郭富城片酬不实。
有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这种言论的背后,要么是思辨能力低到令人发指,要么是被猎猎燃烧的好胜心,烧到心智失常了。
所谓三千万片酬。
这通常都指,大咖演员接拍商业大制作电影的时候,片方给予他们的酬劳,而不可能是“随拍随有”。
什么是大制作?
以三位演员来举例,《寒战》、《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战2》、《无双》、《扫毒2:天地对决》、《拆弹专家2》、《捉妖记2》、《风再起时》、《扫毒3:人在天涯》、《金手指》、《红毯先生》和《焚城》。
这些电影,投资从数千万到数亿不等,核心演员拿上三千万乃至五千万,都有可能。
但仍不可一概而论。
就如《寒战》。
一开始,这个项目,其实只是两个幕后新人的“试水”,所以不可能会有太充足的资金,其中就包括片酬。
而郭富城接下来这部电影,一则是被剧本打动,二则也冲着与江志强的交情,三则,能与梁家辉这位前辈演员合作,也是动力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片酬就不重要了。
此外,一则基于求新、突破的心态,一则乐于扶持新人,郭富城在扶助新导演一事上,向来不遗余力,自己投资或者帮忙拉投资、请人等种种事情,都有过太多例子,至于少收或者仅仅象征性收取片酬,更可谓“家常便饭”。
当然,到了《寒战2》,投资直线上升,片酬自然就回到正轨。
所以在非商业大制作的情况下,郭富城的片酬,其实不但有弹性,也非常“随性”。
比如《父子》、《圣诞玫瑰》、《踏血寻梅》、《六月的秘密》、《麦路人》和《临时劫案》等类型片,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冲着剧本和支持导演而去。
何谈片酬?
这个逻辑,放诸何处皆可。
说到底,片酬本就应该,基于题材类型、演员状态和声势的变化而变化,偶尔的例外,无非一场“愿打愿挨”。
而演员要维持高片酬,只有一个办法。
大幅减产,非大片不演。
这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