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老公变得越来越讨厌?
说了很多次不要熬夜玩游戏,可他总打到你睡着也不愿停;
勒令他无数次戒烟戒酒,但每个月烟酒开销还是高得离谱;
叮嘱他少看手机、多陪孩子、做点正事,可他总是扔给孩子一个平板,自己在一旁对着手机屏幕傻乐……
为此你们频繁吵架,冷战,关系越来越坏。
你不禁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怎么就嫁给了这样的人?
为何你明明是为了整个家好,为了让关系更好,但他却总处处跟你作对?
不是死倔,就是嘴毒,精准回怼你,甚至丝毫不想解决问题,跟你冷战。
到底要如何化解这种“僵化”的消耗型互动模式?
为什么伴侣总是和你“作对”?
先说一件我自己身上发生的事。
当初和我丈夫结婚,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性格乐观,很有正能量。
能够给予个性敏感的我,很多宽容和抱持。
可是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他变得喜欢“抱怨”了:
有人在地铁上大声说话,他会烦躁;
有人在路边随地吐痰,他会气得恨不得上去揍人家一顿;
隔壁邻居剁菜声音变大,他也会突然冲着窗外大声咒骂。
旁观他的“变化”,我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完蛋了,他要变成一个脾气暴躁、不讲理的人了!”——这种感觉又熟悉又让我恐惧。
因为我母亲就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从小到大,父母的婚姻总是充满了争吵。
我非常不希望、甚至害怕丈夫也变成那样的人;
担心因此毁掉我们的亲密关系。
所以,每当他“抱怨”小事,我就会变得不耐烦,心想:“至于吗?多大点事啊?”
当恐惧、烦躁的情绪升起时,我就会无意识想要压制丈夫的表达。
我害怕他变成像母亲那样的人,也害怕自己内在升起的否定情绪。
于是,我下意识地选择了一种“聪明”的表达方式——跟他讲道理。
“你不要去想这些负面的东西,要调整你的心态,不要试图控制你不能控制的东西。”
可当我们带着负向的能量跟一个人沟通时,无论你的言语多么正确,对方接收到的不是爱,而是否定。
所以,他一听到我讲道理,反而更生气了,好些天都对我冷言冷语。
我那个时候很焦虑,也很不理解,甚至觉得他是在跟我作对。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直到有一次,重复的模式再次发生,丈夫情绪突然崩溃:
“你以为自己很有道理是吗?
我跟你说这些,只是想跟你吐槽一下,不是希望你来教我怎么做!”
那一刻,我沉默了。
我太害怕丈夫成为一个“负能量”的人,我的恐惧让我一直在试图纠正他的所谓“错误”。
但我却忘记了,每一次我的不认可,每一次我的说教,其实是在强化他的“错误”。
那一刻的我,不是妻子,而是童年时期父母吵架时那个恐惧的小女孩。
丈夫需要的,不是指责和道理,而是我作为妻子的陪伴而已。
我的回应,让我们的关系走向了更深的负向互动。
“埋怨-恐惧-压制-强化被压抑的情绪”,如此循环,彼此的情绪愈演愈烈。
从那以后,我尝试改变自己的回应方式,接纳他的“抱怨”,听他说话,理解他的感受。
他“抱怨”的次数逐渐变少了,也不会突然发怒、咒骂了。
甚至会因为我的“倾听”,对我表示感激。
丈夫的变化让我深刻意识到:
关系中你希望对方如何回应你,其实是你可以“掌控”的。
你选择何种回应方式,就会获得什么样的亲密关系。
伴侣不可改变,
但是关系模式可以被“调整”
亲密关系中你的注意力放在哪里,婚姻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就像现在如果告诉你:
- 不要想黑色;
- 不要在意呼吸;
- 不要想他的缺点。
你是不是没有记住不要,只记住了:黑色、呼吸、缺点。
这是人类潜意识接收信息的一种惯性,潜意识听不懂“不”字。
所以如果你在婚姻中只关注伴侣的缺点,以便随时纠正时,对方就会越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
当你一次次强调“不要酗酒”、“不要抽烟”、“不要晚归”;
对方很难记住“不要”。
他的潜意识会选择性的记住:酗酒、抽烟、晚归。
这是一种消极信息的强化。
除此之外,当你的注意力时刻聚焦在关系的缺口上时,你内在的情绪,是深深的恐惧与焦虑。
你害怕关系变坏,所以拼命改变、控制。然后关系越控制越坏,进入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需要更深刻地觉察到:这份恐惧的底层,是爱。
但只有你能够消融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时,爱的底色才会显露出来。
爱,需要被唤醒和激活。
所以,关系模式改变的核心,是让你们彼此不断体验爱——在关系中改变你的回应方式,输入「正向表达」。
让伴侣链接到正向的指示,创造出你想要的亲密关系。
在这一点上,最近短视频平台上爆火的“有金夫妇”,堪称楷模。
他们的互动里,很少有负面的表达。
有一次,他们在直播间带货吃东西,有金吃得满嘴满手都是油;
丈夫嫌弃地说:
“用筷子吃也是嗦来嗦去,用手吃也是嗦来嗦去,像个小屁孩一样。”
丈夫的本意是想吐槽有金吃相不好看;
没想到有金又羞又笑,背过脸小声说了一句:
“总算说了句好听的。”
丈夫一看妻子莫名开心起来,也只能愣一下了事,丈夫的负能量迅速画上句号。
还有一次,丈夫说有金像“猪”。
有金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一脸娇羞地说:
“老公你说我是猪啊,那我就是你的小猪。”
有金的回应方式,能把老公话语里的略带锋芒的针眼,迅速扭转成圆润的情趣。
仿佛她眼里的关系,只有好的一面。
她会夸自己的老公帅,会因为老公偶尔的“占有欲”高兴得合不拢嘴。
而她真挚与热切的“爱”,被丈夫感受到后,会用同样的爱意回流给妻子。
丈夫勤劳能干,疼爱有金,时常带有金出门露营,给她买衣服。
有一次,在谈论大学生话题时,有金调侃自己说:
“大学生最有本事,我很羡慕他们。我就是没什么本事。”
丈夫立马反驳:
“谁说的,你很有本事。”
两人的相处让我们发现:你在关系中的回应方式会塑造你们的关系质量。
因为在良好的互动中,我们无形中教会了对方如何爱自己。
如何真正“教会”伴侣爱你?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很难像有金一样,听到伴侣“夹枪带棒”的话后,迅速给出爱的回应。
相反,我们在婚姻中体验的更多的,是被伴侣激发出的原生家庭、过往经历的创伤。
恐惧、焦虑、愤怒,这些负向的情绪回应,会迅速抢先在“爱”面前,把沟通变成关系的战场。
就像《玫瑰的故事》里的方协文,明明爱着黄亦玫,却为妻子有着那样一个优秀的前男友吃醋。
但是却不能够坦诚表达“我害怕你离开我”,而是用控制、暴怒来发泄心底的不安;
一句“那你偏要去北京什么意思,北京到底有谁在啊”彻底伤害了对方,挑动了两个人摇摇欲坠的关系。
所以,在和伴侣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如果不想当言不由衷的“情绪炸药包”,
给出爱的回应,是需要做爱的练习的:
1、先觉察看见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2、再关照自己的内心,储存更多的爱;
3、最后给出爱的回应,让爱在关系里自然流动。
而第一步的觉察,是有次第的。
- 第一层:觉察你给关系自动“设置”了哪些负面信念?
例如:
“男人就是理解不了女人的”,
“他的个性就是这样的,说了八百次都不改”
“婚姻就是这么现实,有几个女人能真的获得爱啊”……
觉察并且改变这些已经储存在你脑袋里的前置性的负面信念。
- 第二层:觉察当两个人发生争吵时,对方激起了你怎样的情绪?
为什么伴侣的举动让你愤怒/伤心/羞耻……这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是否是因为过去被忽视的糟糕体验?
比如,伴侣忘了你的生日,你会想到:
也许是工作太忙了,我提醒一下他好了;
还是沉浸在愤怒和委屈里,甚至判定对方根本不爱你?
扩大化的负面情绪往往和我们过去遭遇的创伤有关,是对方的忘记,唤起了你曾经被忽视的感受;
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够从“灾难幻想”里脱离出来,就事论事与伴侣沟通探讨。
- 第三层:觉察你真正想表达的需求是什么?希望对方怎么做?该如何正向表达?
接着,就是好好关照你的内心,允许你的情绪,抱持你的过往;
当你的内在全然地被你看见,表达也会舒服顺畅了。
最后,当情绪被处理后,尝试改变自己的回应方式,给出“正向反馈”。
练习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伴侣好的部分,并不吝啬直接表达感激和赞赏:
“老公,谢谢你,你真是太好了。”
“老公,你怎么这么会疼人,嫁给你真是我的福气。”
而面对伴侣让你不舒服的行为,就脱离开争对错的怪圈,具体描述事情,温柔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希望每次帮你收拾东西以后,你可以抱抱我,表示感谢。这样我会很开心。”
“我希望每天的辛苦之后,你能陪我聊聊天,这样我会感觉被爱。”
对方也会因为你的感知,不断强化这些“正向”的信息,最终成为你所期待的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开始的正向表达练习中,你内心可能会升起对抗,比如:
“凭什么要我哄着他?”
“如果对方高高在上怎么办?”
没关系,接受它。然后在内心慢慢建立一个声音:
“我的改变,不是为了改变伴侣,而是为了关系里的自己更舒适,是对自己和自己的人生负责。”
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良性互动模式的建立,需要长期的坚持,也要接纳对方不“配合”的结果(因为这是他的权利)。
正如张德芬老师所言,正确看待事物是非常重要的正知正见的累积过程。
我们只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剩下的就臣服于“命运”,避免掉入想要改造伴侣的陷阱。
我们永远无法改变伴侣本来的样子,但是关系中的互动模式是可以重塑的。
当你开始好好爱自己,对方会被你的高能量吸引;
当你收起浑身的刺,会发现对方也会慢慢卸下防备,袒露最脆弱的部分;
学习正向表达,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是为这段关系打开更多的可能。
你或许能发现:婚姻中如何相爱,是可以学习的。
真诚邀请你加入德芬老师的《3天亲密关系体验营》,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学习哦。
*本文由珂文和张德芬主笔团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kiwi
编辑丨李小豆
主播丨宁语
副主编 | 花花
总 编 | 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