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也忍不了了。
近期,有央媒做了一组跨年报道。2024年12月28日,央广网报道《记者调查:为何多地储户个人养老金账户“被开户”》,披露多地储户反映在不知情情况下被不同银行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其中,西安储户郝予安以侵权为由将某行支行告上法庭。近日,法院判决被告某银行支付原告经济损失5000元。
更离奇的是,郝予安的这张卡,是其所在未央区某社区居委会与该行西安太华路支行签订《批量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协议书》后,由这一营业网点根据社区提供的居民身份信息,为社区居民办理。
好家伙,居委会和银行合作,就可以给居民开户!
这还好只是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按照这样的操作逻辑和所谓的审核流程,是不是还能在居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办成”更多更要命的事?
虽然此案一审判决认定银行存在过错,却未查明过错程度。由于居委会提交给银行的开户材料严重不足,这或许表明银行并非审查疏忽,而是存在一定主观性。那么,这是否侵犯个人信息安全并涉嫌诈骗?目前,郝予安继续向法院提出上诉。
万千人中,有一个较真的人,也会惠及万千人。选择了忍让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被侵害者,也不妨保持对此事的关注,给予当事人支持。他在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可能会树立一个典型判例,我们都将从中受益。
反过来讲,如果涉事居委会和银行获得的只是不痛不痒的象征性处罚,恐怕很难让他们投鼠忌器,甚至还可能会变相获得激励,在“成本与收益”的计算中,继续我行我素。
所谓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截至2024年11月底,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突破7279万户,这当中有多少是“被开通”的?值得好好查一查。
另一组数据或许也说明潜在问题:
中国太保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燕芳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立达5000万户,参与人数已达2022年全国纳税人数的76.8%。但缴存人数仅占开户人数的22%,人均缴存金额仅约2000元。投资人数仅占缴存人数的62%,实际投资人数仅为682万。
开户人数是越来越多了,但有多少是“死账户”?
其实早在去年3月,《南方都市报》记者就曾实测“未经同意被开通养老金账户”,很多普通民众是在激活医保卡等其他业务中,被有意引导或误导,在后知后觉中,才意识到被套路办理了养老金账户。
在用户办理个人事项,急需取款或者取消某些不必要的业务时,有时被百般刁难,甚至要求证明“我妈是我妈”“我爸是我爸”,乃至证明“我是我自己”;而在一些“银行比用户更需要”的事项上,却轻轻松松开了绿灯,在用户不到场甚至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轻而易举开通了,这到底是哪个环节坏了?
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事了: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讲规矩;你跟他讲规矩,他跟你讲“为了你好”。
一项政策、一种制度,哪怕初衷是为了民众好,如果推行的方式不对,过程中采取了引诱甚至欺骗的手段,那么很可能就会变成一件坏事。引发纠纷、给用户带来麻烦和维权成本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它对法治和公共部门形象的破坏,是以消耗公信力为代价。而这,又是很多政策难以推行的深层次原因。
如果一件事情,未经当事人授权就可以办成,那么这个“权利”本身,是不是就已经被动摇了?真正的法治,应该表现为未经个人同意,无论是居委会还是银行,抑或是更高等级的权力单位,也无法侵犯个人权利之丝毫。这个边界必须被焊得死死的。
话说回来,银行的诞生就是靠“信用”立足的。没有了信任作为基础,这样的银行恐怕也就难以称之为银行。
回头查了查,发现多个银行都曾给我发过短信,内容是营销宣传他们的个人养老金项目,其中“省税”是关键词,吸引用户去开通。还好,我没有仔细看短信的习惯,没有去点开查看。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居委会和银行又何以冒此风险?背后是否又有指标下达和任务摊派?
盼望央媒能够再接再厉,挖出萝卜带出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