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不如喜上加喜,把我侄儿和明丫头的亲事,给定了吧。”
“虽是个庶女,有些不配。”
“但若我来做主,我那侄儿也不敢驳我的面子。”
孙母趁着盛老太太带明兰回宥阳老家参加长梧婚礼的机会,想要把明兰说给自己那个二十多岁还无所事事的侄子,虽当下就被品兰怼了回去,但这个只出现在孙母口中的侄子,原著里才是往孙母心上插刀,往表兄头上戴绿帽子的主力军,孙秀才口口声声说花娘是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奇女子,殊不知他的表弟才是他心心念念的孩子的亲爹。
没有看过原著的人,都不知道孙秀才在与淑兰和离之后还有一出好戏,比他跟盛家撕得不可开交时还要精彩得多。
从前淑兰在时,她陪嫁的那些铺面都是盛家的管事在处理,有什么问题盛家都会帮衬一把,自从离了淑兰,孙秀才和孙母两个连身契和籍契都分不清的人,根本不会打理这些产业。
可孙秀才哪里管得了这么多,终于能够名正言顺挥霍自己的财产,日日花天酒地,动不动就去酒楼大摆筵席,经常请一堆和他一样附庸风雅的清客相公去喝花酒,当地的学政大人听说后,在科举文章研讨会上当众斥责他是无行无德的斯文败类,这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孙秀才感觉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但又无可奈何,于是在挥霍上更加肆意。
孙母倒是想着用银钱生银钱,被人带着四处投资,但是在淑兰父亲盛维的操作下,结果无一不是亏钱,等到花娘生孩子的时候,孙家已经过上了靠典当和变卖家产的日子,孙母见状一直劝儿子节制一点,毕竟落魄了之后要出去浆洗衣物养家糊口的人是她自己,可孙秀才从来不听,只给母亲画饼高中之后的好日子。
终于在孙秀才的不懈努力下,花娘跑了。
有一天孙秀才和孙母赴宴归家的时候,花娘服侍他们娘儿俩喝下加了料的解酒汤,母子二人一觉昏睡都天大亮,睡醒就发现家中一干财务银票以及钱箱都不见了,花娘不见了,“儿子”也不见了,一起不见的还有孙母的娘家侄子,唯一多出来的是桌上那封“感人至深”的长信。
想不到吧,原来花娘和孙母的侄子,人家早就认识了,他们二人本想就这样阴差阳错的过下去,然而日日相见还是让他们无法欺骗自己的感情,于是选择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起私奔去了。哦,对了,花娘生的儿子也是孙母侄子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为了他俩日后的美好生活,已经把家中值钱的玩意儿都换成银钱带走了,希望孙秀才和孙母不要介意。
这边介绍一下,孙母的侄子虽全程没有出场,但是从孙母平时对侄子的描述中可以得出,这是她嫡亲哥哥的嫡亲儿子,因为兄长和嫂子亡故得早,孙母便以一人之力,靠没日没夜帮人家洗衣服,养大了儿子和侄子两个孩子,所以她才说这个侄子不能驳她的面子,但是现在,这个侄子可以直接打她的脸子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