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概念——烂尾娃。
所谓烂尾娃,源自于烂尾楼的概念,用来形容那些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精力、金钱,但孩子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如考上好大学或找到好工作的情况。
房子烂尾,等于你首付亏了,房子也没有拿到手,甚至每个月都要继续还房贷。
鸡娃烂尾,等于你对孩子从小到大的精力、金钱投入,都亏了。到最后,不仅孩子失业怀疑人生,就连父母也怀疑人生。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烂尾娃的情况,在今时今日,会屡见不鲜呢?
看看近4年的应届毕业生数据,就清楚了。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1076万人;
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1158万人;
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1179万人;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
短短四年时间,多了四千多万人就业,而市场的就业岗位有限,导致“大学生”这个身份愈发不值钱。
所谓“物以稀为贵,物多不值钱”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年头,多的是985、211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反而岗位越来越少了。这个时候,哪怕人人都是博士,但哪有岗位供他们就业呢?
家长以为,只要自己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钱财,孩子也考上了大学,未来大学毕业后,就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实现山鸡变凤凰。
问题是,岗位不够,哪有好岗位供你挑选呢?家中没有资源,哪能山鸡变凤凰呢?
就拿“金融学”的专业举例子。
很多家长都认为,我的孩子读了金融学的本科、研究生,未来就能从事金融的工作。
这,就是妥妥的“无知”。你能不能进入到金融行业,跟你读了什么学历无关,只跟你家的金融行业背景、资源、人脉有关。
卷,大概率可以让孩子考到高分,大概率可以让孩子进入到不错的大学。可真正的挑战,从孩子大学毕业后,才刚刚开始。
卷高学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赚到钱。要是赚不到钱,依旧是一副穷酸样,那是否高学历,都是底层的穷人,没有什么可稀罕的。
在这个世界,永远都不缺底层的穷人,只缺可以爬上去的精英。
很多农村、小县城的父母,没有去过北上广深,不了解大城市的情况。他们总是幻想,自己养出了大学生,就能到大城市改变命运。
他们不知道,在北上广深的地铁上,一眼望过去,多的是名校毕业的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的命运,殊途同归——成为社畜。
成为社畜,平均工资几千,了不起的工资上万。在大城市工资上万,真的就了不起吗?不见得,因为他们连大城市的厕所都买不起。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里边,985的本硕博多的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没有谁是稀罕的。
这个时候,有的家长会说,难道孩子大学毕业后,就不能回到农村、小县城工作吗?
不论回不回,都改变不了沦为底层的现实。
首先,农村、小县城没有一丁点就业机会;其次,越是偏远的农村、小县城,越需要讲关系、人脉、背景、靠山。
A的爸爸是县里边的主任,B的爸爸是流水线打工人,那你认为,小县城真有好岗位,是轮到A呢,还是轮到B呢?
要记得一点,人情社会的内核,就是讲“人情”,也就是讲“关系”。
不谈关系,而讲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这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
谈到这里,有人肯定会反驳,为什么别人任正非、刘强东,可以白手起家呢?
任正非、刘强东,在什么时候创业的?他们都是在90年代、00年代的时候发家的。那时候充满了“经商红利”。
而“经商红利”,在今时今日,早就消失不见了。红利一过,时代变了,哪怕是他们的成功经验,就无法复制。
就跟明太祖朱元璋一样,历史上就一个乞丐皇帝。亿万人中,就出了一个人。
哪个家长可以拍胸脯保证,自己的孩子就是亿万人中的那一个人?
回到“烂尾娃”这件事上,大家都是鸡娃, 大家都内卷,等于大家都没有鸡娃,大家都没有内卷。
随着环境、行情的变化,市场岗位的供应量不足,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或者大学生去送快递、送外卖、开网约车、当保安,这都是必然的结果。
难道说,没有出路了吗?只有一条出路,换个赛道,否则“烂尾娃”就是普通家庭的归宿。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