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快讯】在战火纷飞的也门,胡塞武装指挥官叶海亚的孩子小叶海亚,接过了父亲的枪,成为一名小战士。他在炮火的轰鸣中,默默发誓要和父亲并肩作战,为反抗美帝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杜鹃评】这一幕,让人不禁思考:在战争的阴影下,孩子们的梦想竟是如此不同。
叶海亚的孩子小叶海亚发誓为战争奉献自己的生命。而在遥远的美国,孩子们的偶像却是马斯克这样的科技巨头,他们向往着移民火星,梦想成为改变世界的科学家。
马斯克的儿子呀,居然骑在他爹的肩膀上去开那种重要的会议,还跑到海湖庄园去见各个国家的政要。这孩子说也要成为美国总统,带着美国人变得更强大。
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映射出世界的复杂与矛盾。一个是”仇恨教育“的衍生品,另一个则是为梦想而奋斗的理想。
仇恨式的教育就好像口号一样,一直重复的灌输一个东西,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们造成性格的偏激,没有同情心,培养出一个个”战争机器“。
比如仇恨教育的典型代表——塔利班政权,他们用虚构的天堂给孩子们洗脑!阿富汗官员说,被武装分子掳走的青少年90%会成为“人肉炸弹”。
孩子们被塔利班政府裹挟进了战场,儿童会被派去执行诸如在路边安放简易爆炸装置、跟踪政府官员、刺探阿富汗和北约安全部队信息之类的任务。少年则开始承担运送塔利班伤员、收集武器等任务,他们甚至开始参加战斗。
阿富汗政府悲痛表示,过去10年中,他们已经逮捕了多达250名参与此类活动的孩子。
小叶海亚,马斯克的孩子们和塔利班政权下的孩子们,都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他们的选择,既是家庭的延续,也是时代的映射,更是所处环境造成的无奈,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孩子,不再被迫为战争而战,而是为了人类探索和创造,迎接一个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