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初见,宝玉问了黛玉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
宝玉走到黛玉身旁坐下,细细打量了她一番,问道:
“妹妹可读书。”
这个问题初看寻常,可如果放到古代的背景之下,则显得十分唐突。
要知道,古代大户人家的女子是不读书的,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书中的李纨就是一个例子,可见小说中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古代的女子,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正经读书呢?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贫困之家,所以不讲究这些;第二种是父母无子,所以将女儿假充男儿养。
黛玉之所以自小读书,林如海为她请了贾雨村坐馆,显然就是这第二种情况。
然而,即便如此,女子读书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周礼》说:“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薛宝钗也曾说过: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黛玉听闻此话之后,“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可见她也认可这其中的道理。
然而,宝玉初次见面,就问她是否读书,这岂非唐突之极?
所以黛玉回答道:
“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接着,宝玉又问了第二问题:“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然后又问“表字”。
很多人对古人取字的规矩不甚了然,所以不觉这句话的突兀,整部《红楼梦》,有“表字”的女人只有两个,分别是李纨和太虚幻境的秦可卿。
这两个人,无一例外都是已婚少妇。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词,叫作“待字闺中”,古代未到婚配年龄的少女,是不会取字的,只有在许配婆家后才会取字。
《礼记》说:“女子许嫁,笄而字”,古代女子十五岁而笄,意思是可以束发嫁人。
据《清仁宗实录》嘉庆四年四月上谕,曾经提到:“八旗及内务府三旗女子,例应选看一次,未经留牌者,方准许字于人。”
而林黛玉进贾府之时,年龄最大不过十一二岁,又何来的“表字”呢?
然而,宝玉偏偏就这样问,偏偏就表现出这么一副没家教的样子。
所以,黛玉只是冷冷的回了句“无字”。
可宝玉偏偏还不肯罢休,又为黛玉取了“颦颦”二字,汝为彼父,又非彼夫,凭什么来给她取字?
接着,宝玉又问出了第三个问题:
“可也有玉没有?”
黛玉回答说没有,便惹得宝玉发了疯病,当着众人去摔那“命根子”。
其实,宝玉这里的三句问话都是隐语。
宝玉和黛玉的前身来自“三生石畔”,而“三生石”是出自佛教的公案,按照佛家的理论,修行之人如果可以证的果位,在轮回托生以后,则可以保留前世的记忆。
宝玉问黛玉是否读书,读书在古代是明理的象征,《红楼梦》三教合一,如果平移到佛教之中,可以理解为觉悟。
宝玉之所以这样问,实际上是相当在说:“你是否还记得我?”
宝玉问她有没有字,实际上就相当于问黛玉:“你是否准备嫁给我?”
在经过了两次否定的回答之后,宝玉问又她有没有玉,这个被贾母视作“命根子”的玉,其实所隐喻的是心,这就相当于在问黛玉:
“你对我是否还有心?”
所以当黛玉说没有玉的时候,宝玉就要发狂了,后来黛玉自称“颦儿”,则是已经心属宝玉了。
当然了,这些暗语并非是出自宝玉的故意,因为宝玉同样也不是觉悟者,所以这只是作者给我们读者的暗示。
除了以上三层隐喻之外,这三句唐突无礼的文化,还是作者对贾母的讽刺。
宝玉从小跟随贾母长大,宝玉的各种无礼之举,岂非是贾母纵容和默许的结果?
《礼记》曰:“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
然而,林黛玉作为外客,第一次到贾府之中,贾母便让宝玉与他同桌用餐,甚至是“同吃同睡”,贾府之中的种种非礼,岂非是贾母上行下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