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曾是一面旗帜
在改革开放前,大寨,那可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耀眼旗帜。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太行山深处,“七沟八梁一面坡”,贫瘠程度令人咋舌。解放前,大寨村民生活困苦,食不果腹,一半多人靠打短工、讨饭为生。
但大寨人没有向命运低头,在陈永贵等带头人的带领下,他们拿着最简陋的工具,开启了战天斗地的征程。
从1953年起,历经十年苦干,硬是在陡峭山坡上开凿出层层梯田,还通过秸秆还田、施农家肥等方法改良土壤,让粮食亩产从原来的118.5公斤增长到387公斤。
1963 年,大寨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十年积累毁于一旦,可大寨人拒绝国家援助,喊出 “三不要、三不少” 的豪言壮语,凭借双手重建家园,年终粮食亩产达700多斤,还上交国家12万斤粮食。
大寨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党中央重视。毛主席赞扬陈永贵,周总理在196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寨精神概括为 “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农业学大寨” 的号召也随之传遍大江南北。
1978 年:大寨 “神话” 现裂痕
1978 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这一年,中国农学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了一场盛大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组织代表们前往大寨参观学习。
对于许多参会代表而言,大寨是他们心中农业的 “圣地”,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象征,大家都满怀憧憬,期望能亲眼目睹大寨的辉煌,汲取宝贵的经验。
(一)陈永贵言论引争议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亲自出面接见了代表们。陈永贵并在会上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起农业科学的重要性。
他谈到,几年前大寨的玉米突发怪病,农业技术人员告知他必须立刻拔掉病株焚烧,以防病情扩散。
然而,陈永贵却凭借着自己多年种地的经验,认为没那么严重,拒绝了技术人员的建议。
结果,玉米地颗粒无收。陈永贵感慨道,从那以后,他才真正认识到农业科学的权威性。
台下的专家们听着陈永贵的讲述,不禁瞠目结舌。一个掌管着全国农业发展方向的副总理,竟然对如此基本的农业科学常识懵懂无知,还让全国农业以大寨为标杆学习,这一现实让他们既惊愕又无奈。
另外,陈永贵讲话时,台上右角落坐着一位年轻人,手中紧握着小本子,时不时轻声提醒陈永贵一些农业数据和专业术语。扩音器将提示声清晰地传递到每一位与会者耳中,这一幕,让整个场面显得有些荒诞。
(二)大寨村里的异样景象
听完陈永贵的讲话,代表们按照预先安排好的路线,分组在大寨村里参观。他们怀揣着好奇与期待,希望能近距离感受大寨人的生活与劳动场景。
然而,一路走来,田间地头不见一个大寨农民的身影,家家户户大门紧闭,仿佛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代表们心中满是疑惑:正值农闲,大寨的农民们都去哪儿了?
继续前行,代表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几乎每家的窗口上,都摆放着一个精致的金鱼缸,五彩斑斓的金鱼在水中悠然游弋;小天井里,必有一个大缸,里面栽种着各类花木,花朵娇艳欲滴,散发着阵阵芬芳。
这看似温馨美好的景象,在代表们眼中却显得格格不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沿海相对富裕的城市里,也并非家家都有闲情逸致养金鱼、种花木,更何况大寨人每日在田间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碌的他们哪里来的时间和精力摆弄这些呢?
这一番 “精心” 布置,难免让代表们心生疑窦:这莫不是为了参观者特意打造的 “门面工程”?
(三)农田背后的真相
怀着复杂的心情,代表们终于登上了大寨山头的最高处,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大失所望。为了建造人造山间小平原,大寨人砍掉了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将小麦种到了山顶上。
原以为会看到麦浪滚滚的丰收盛景,现实却是麦苗稀疏矮小,夏收季节早已过去,麦苗却只有六、七寸高,麦穗更是寥寥无几,毫无丰收的迹象。
代表们的目光又投向了玉米地。他们惊异地发现,大寨附近生产队地里的玉米,叶片枯黄、茎秆细弱,显然是缺乏养分和精心照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寨本村的玉米地却一片生机勃勃,玉米秆粗壮挺拔,叶片油绿发亮,穗大粒饱满。
这巨大的差异让代表们恍然大悟:大寨的玉米地是吃 “小灶” 的,背后有着国家额外支援的化肥等物资作为支撑,才能有如此出众的长势。
这一趟大寨之行,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打破了大寨在人们心中的完美形象。代表们议论纷纷,质疑声此起彼伏。
有人指出,大寨一味追求粮食产量,忽视了农业生态的平衡与多样性,砍掉树林、放弃畜牧业,这种短视的做法注定难以长久;还有人质疑,大寨的经验既然连周边生产队都无法推广,又何谈全国学习的普适性?
更有人批评大寨的农业管理模式粗放、单一,违背了科学发展的规律,只重高产、速度,却忽略了自然规律和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当时参会的农业专家、农业部副部长杨显东,全程面色凝重,沉默不语。他深知,眼前的大寨与宣传中的模样相差甚远,农业的发展一旦脱离了科学的轨道,必将陷入盲目与困境。
回到北京后,杨显东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了一场有 60 多人参加的座谈会,决心揭开大寨的盖子,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真相渐浮:大寨问题被揭露
1978 年的大寨之行,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让大寨的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此后,专家、领导们纷纷挺身而出,打破沉默,大寨曾经的 “神话” 开始一步步走向破灭。
(一)专家座谈:揭开盖子
回到北京后,杨显东怀着沉重的心情,迅速组织了一场座谈会。会上,他面色凝重地将在大寨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痛心疾首地指出:
“大寨,这个曾经被全国奉为圭臬的农业典型,如今却暴露出如此多的问题,若再不揭开其虚假的面纱,我国的农业发展必将被引入歧途,农民兄弟们也将陷入更深的困境。”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地剖析着大寨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1979 年的全国政协小组会上,杨显东更是鼓足勇气,直言不讳地披露了大寨那看似辉煌实则虚假的真面目:“动员全国各地学大寨,这其实是极大的浪费啊!这种做法,是把农业引入歧途,是把农民兄弟们推入了穷困的峡谷。”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真相的执着,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怀。接着,他的批评更加直接而尖锐,矛头直指当时已担任副总理的陈永贵:
“陈永贵同志当上了国家副总理,可至今却不承认自己的严重错误。这种态度,怎么能让人心服口服呢?”
此言一出,会场内顿时炸开了锅。一位来自大寨的政协委员情绪激动,几乎是跳着脚,大声嚷嚷起来:
“你这是诬蔑大寨,攻击大寨!大寨是毛主席亲手培植和树立起来的一面红旗,你怎么能这样说!你这是要砍掉我们的精神支柱!”
他的脸涨得通红,声音因为激动而略显沙哑,仿佛杨显东的话触动了他最敏感的神经。
面对这样的质问,杨显东并没有退缩,他的眼神坚定,声音依旧沉稳:“我说的都是事实,大寨的问题,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是许多人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我们不能因为一面红旗,就忽视了背后的真相,忽视了农民兄弟们的实际困难。”
尽管现场有争议,有吵闹,但杨显东的发言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默默支持。他们或许没有立刻站出来发声,但眼神中的认同和赞许,足以给杨显东以力量。他知道,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背后有着无数渴望真相、渴望改变的人。
(二)国务会上:正式定论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到了1981年。这一年的国务院国务会上,大寨的问题终于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会议的气氛严肃而庄重,每一个与会者都深知,这一刻,他们将揭开一个长期被掩盖的真相,为历史正本清源。
会上,关于大寨的问题被一一列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弄虚作假。大寨,这个曾经被树为典型的先进集体,其背后的真相却令人咋舌。
他们在粮食产量上造假,虚报亩产量,以此来博取荣誉和关注。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更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蔑视。
除此之外,大寨在文革中的所作所为也被揭露出来。他们迫害无辜,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
许多无辜的人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批斗、被打压,甚至失去了生命。这些惨痛的历史,如同一道道伤疤,刻在了大寨的历史上,也刻在了每一个受害者的心中。
其实,大寨造假的问题最早被发现于1964 年的冬季。那一年,上级派驻的 “四清” 工作队查出,大寨的粮食实际亩产量远少于陈永贵所报告的数字。此事如同重磅炸弹,等于宣布大寨的先进乃是一种欺骗,其所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
但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如何对待大寨的粮食问题成了政治问题。在中国,任何问题一旦被政治化,科学和真相往往就被搁置一旁。
就这样,陈永贵和他的大寨凭借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幸运地度过了那次政治危机,得以安然无恙。
因为大寨成为了全国样板,所以通往昔阳的公路,在1978年时即被修筑成柏油大马路;昔阳城里也兴建了气魄非凡的招待所,能一次容纳上千人同时用餐的大食堂,参观者在这里不吃大寨玉米,而是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山珍海味。由此可见,当时从中央到省,为了树立大寨这个全国农业样板,输送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
另据县志记载,1967年至1979年,在陈永贵统辖昔阳的13年间,昔阳共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9330 处,新增改造耕地9.8万亩。然而,这辉煌数字的背后,却是昔阳农民的巨大牺牲。
这期间,昔阳农民因此伤亡1040 人,其中死亡 310 人。至于昔阳粮食产量,虽表面上增长1.89 倍,可实际却虚报产量 2.7 亿斤,占实际产量的 26%。虚报的后果自然由昔阳的农民承担了,给国家的粮食一斤也没有少卖。
此外,昔阳在那段时期,挨斗挨批判并且被扣上各种帽子的有两千多人,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一。立案处理过的人数超过三千,每 70 人就摊得上一个。
直到刘树岗上台后,昔阳才开始了大平反。1979年全县就复查平反冤假错案 70 余件,许多因贩卖牲畜、粮食、占小便宜、不守纪律、搞婚外男女关系、不学大寨等问题而被处分之人被取消了处分;一些由于偷了一点粮食,骂了几句干部,说了几句 “反动话” 被判刑的老百姓被释放出狱。
随着这些问题在国务会上被一一揭露,大寨的盖子终于被彻底揭开,那个曾经被光环笼罩的大寨,逐渐显露出它真实而又复杂的面容。
大寨的这段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为我们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警示。
大寨的这段历史,虽然充满了曲折与教训,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大寨人在创业初期,那种战天斗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传承。
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山辟地、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硬是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了希望的庄稼,让大寨人不再挨饿受冻,这种精神力量无论何时都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