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参加民宿消防安全工作调研,参观考察部分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宿,和当地消防管理部门和民宿从业者进行了工作交流,踏勘了 2023 年“ 8.18 ”肇庆黎平侗寨民宿亡人火灾现场,一定程度了解了各地民宿消防管理中的痛点和难点。
通过调研,发现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民宿的概念模糊不清缺少清晰的界定。 由于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许多旅游接待场所诸如小型宾馆、精品酒店等都以民宿自居,以此规避了旅馆类建筑的规范设计要求,钻了政策法规的漏洞。由于工作性质不同,不同的管理部门对待民宿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市场监管部门在办照时依法注册,并不需要把控硬件条件是否合规;文旅部门提倡丰富旅游市场,鼓励发展多种业态旅游产品;消防部门负责安全,需要把控民宿的规模、层数、耐火等级等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尽管都称为“民宿”,但是不同的部门看待的标准和角度并不一样,缺少概念上的界定就会引发管理上的混淆。
二是民宿的消防安全硬件条件标准不一而足 。 有些地方出台了民宿的消防安全标准,但也有很多地方没有标准。如贵州出台了民宿的地方标准,洛阳、河源、茂名、崇明等地出台了地方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 017年,住建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农家乐(民宿)建筑防火导则》,但该标准较为繁冗缺少操作性和普及性。
三是民宿消防安全基层管理存在漏洞 。 浙江的民宿消防管理制度设定决定了民宿在开业前,都经过了一轮筛选把关,总体安全可控。但是很多地区民宿在开业前并没有经过筛选把关,尤其是低于开业前检查最小面积要求的民宿,这些民宿带有先天隐患即投入运营,业主也没有经过首轮安全教育。一些旅游景区周边地区缺少前期把关的民宿如雨后春笋纷纷开设,已经形成区域性的问题,回头再想整治清理,谈何容易!大部分只能保持现状,而辖区消防大队长只能祈祷在任上不要发生大的火灾事故。
总体来说,民宿的发展壮大有其必然性,同时也带来消防问题。
作为一类旅游行业接待住宿的业态,起初民宿的装修简陋功能简单,主要依托农村家庭自建房开设,其发展初期以农家乐(渔家乐)的形态出现。由于其作为乡村振兴农民转产增收的一种载体,因此在政策层面受到国家的扶持和保护,方得以兴旺发展起来。近些年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资本大量涌入民宿行业,这类场所趋向于精品化发展,被业主赋予不同的装修风格和人文特色,逐渐成为火热一时的旅游产品,成为大中型宾馆酒店的有益补充。
但在发展初期,民宿(农家乐)的开设是难以符合建筑设计消防规范要求的,主要难点在于农村自建房无法达到旅馆建筑关于封闭楼梯间的要求,疏散楼梯的数量和宽度也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消防部门无法给此类场所办理合法手续。
解决民宿消防安全问题的实践和有关建议:
鉴于全国的地区差异极大,个人认为,应当把民宿的消防安全条件的把控标准交由地方制定,经国家民宿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备案评估同意后,由地方组织实施。
20年前,笔者辖区内就已经出现了此类场所,当时的办法是由当地政府牵头成立工作组,出台地方的“土标准”以解决现实问题。
2016年,由于民宿场所数量日趋增加,浙江消防总队专门开展调研并制定了民宿消防安全条件的十条基本标准,该标准结合浙江民宿建筑的普遍实际,低于《建规》对旅馆建筑消防要求,但在其他方面做了补充提升,使得该标准简单易懂且便于推行。
同年,浙江省政府发文明确了民宿的界定范围,将民宿十条消防安全基本条件在全省印发执行。为了解决民宿消防安全在基层审查把关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由辖区派出所检查消防安全条件,并将结果告知治安部门作为特种行业许可的资料,实现了消防前期审查与治安部门的特种行业许可捆绑。该制度的设计经浙江省公安厅发文明确并被固化在民警办公操作平台上,至今已经实施近十年,总体上全省民宿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有序,各部门形成管理共识,消防安全入门条件均得以把控。
不管是一家企业也好还是一个行业也罢,其发展扩张的底线是安全问题 。消防部门不是经济发展部门,但是属于社会中保障发展的防损部门,应当要紧贴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提供成本最小效率最高的防损技术标准和管理手段,以保障社会生产发展的效率。一个良好的制度设计,可以事半功倍地避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用最小的社会行政成本达到最优的管理效用,这也是消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之一。
学习资料
靠山屯闲话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
未来不迎,纵情向前。
屯主微信号:ifir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