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学术报国初心点亮科研征程 展青年学者时代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佳睿,女,1992年5月生,中共党员,法学博士,2024年6月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安全与外交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东亚及东南亚区域性国际组织、地区安全治理、全球海洋治理。以独立作者身份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等顶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多次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中央外办、外交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课题;两次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三等奖。博士论文入选北京大学2022年度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一、从一方书桌到家国天下的成长

我有志于从事国际关系领域的科研工作是兴趣使然,更源于家国情怀。2022年7月,我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毕业,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希望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实现学术报国初心。中国社科院许多前辈都是学界领军人物,同事也多是各自领域的中流砥柱,这一高水准的学术平台为我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激励我发挥个人专长,从理论研究向理论与政策研究并重转型。

入院两年来,亚太院的领导及前辈对我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同事们也在业务和生活等各方面关照有加,让我倍感温暖、非常感激。在这样有爱又向上的科研环境中,我逐渐找到了学术研究及个人成长的方向,完成了从学生到学者的身份转变,同时也不断思考如何通过专业所学,服务中国社科院“三大定位”目标,承担起中国学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入职第一年,我有幸参与了“中国社科论坛”等多项大型国际会议的筹办及中国社科院“海外中国研究中心”在东南亚多国的选址工作,对国际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沉浸式”体验;第二年,进入亚太安全与外交研究室,多次参加中央部委及院交办项目及要报撰写工作,对于专业所学何以经世致用产生了全新的认知与体悟。借此次撰文契机,我也在反思、沉淀、再定位,激励自己继续砥砺前行。

二、以安全研究为原点,立足中国、观照周边、放眼世界

我的研究是以中国周边安全的热点议题为切口,以国家安全学与区域国别学的发展为导向,聚焦地区安全治理、全球海洋治理及东南亚区域,力求探索安全议题国际化与治理实践地区化的互动规律。目前我发表的论文以及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部委课题,大多针对中国周边的安全痛点,力求为中国在通道安全、边界划定、主权争议海域治理等议题中主动应变提供参考。具体而言,我的代表作主要聚焦于安全议题,包括内外两个方面,一是涉我周边安全,二是涉外国际安全,力图通过理论与政策相结合的分析视角,服务国家战略目标。

在涉我周边安全方面,我重点关注周边通道及区域机制等与中国国家安全紧密相关的现实问题。在围绕南海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对国际关系的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进行逻辑演绎,对于南海问题升级为全球热点的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在外交实践层面,通过指出某大国在这一议题领域的知行矛盾,强调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必要性,为中国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助力。

在涉外国际安全方面,我主要聚焦于国际安全理论及中国的国家安全诉求。在围绕中国周边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治理研究中,通过梳理马六甲海峡沿岸国与使用国在近二十余年间形成的安全治理模式,力图对国际关系主流理论做出补充和地区性回应。在此基础上,通过研判这种既已形成的“马六甲模式”在当前大国博弈背景下的阶段性与脆弱性特征,立足中国视角描摹更具系统性的周边空间地理布局。

三、感恩信任和认可,勇担期许与责任

我此次有幸破格晋升副研究员,主要得益于中国社科院优厚的人才培养政策和院所领导及前辈的指引提携。在我看来,晋升年限缩短对青年学者职业发展是一种巨大的助力,代表着院里的信任和期待,激励大家运用各自学术专长,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为民族复兴、强国伟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如今自己既已踏入这一更高的学术发展阶段,定会继续坚守学术报国的初心,认真做事,踏实治学,努力提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并拓宽研究维度,同步提升理论水平及对策研究能力,努力产出更具系统性、宏观性与整体性的高质量成果,力争使自己的研究对本学科的核心议题有所回应,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有所观照,对国家的战略所需及学科的繁荣进步有所助益。希望我们都能在中国社科院找到各具研究特色的“小我”,最终汇聚成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时代的“大我”,共同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贡献力量!

范佳睿主要代表作

1.《“印太”海洋超级安全复合体的聚合》(论文),《世界经济与政治》2024年第3期。

2.《重构权力结构:马六甲海峡双层安全治理模式研究》(论文),《当代亚太》2024年第2期。

3.《推动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重要实践:中国与东盟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分析》(论文),《东北亚论坛》2024年第6期。

4.《南海争端视域下美国“基于规则的秩序”之悖论辨析》(论文),《美国研究》2023年第5期。

5.《主权与治权的统一与分离对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影响论析》(论文),《当代亚太》2020年第5期。

6.《因势利导:化解非传统安全困境的东盟路径》(论文),《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1期。

7.《马六甲海峡过境通行制度形成过程中的博弈及其启示》(论文),《东南亚研究》2021年第5期。

8.《规范视角下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文),《当代亚太》2017年第1期。

9.《由 <想象的共同体> 浅析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动因与前景》(论文),《东南亚纵横》2016年第6期。

10.《底线之上的博弈:1964-1966年越战升级过程中的中美危机管理》(论文),《战略决策研究》2017年第1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媒体编辑:崔岑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