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忍字口背杆起源于清末,兴盛于民国至上世纪初期,表演技艺世代相传。唐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背杆由上角和下角组成,上角由儿童扮演,一个背杆上有1至3个儿童不等,扮演各种角色,年龄在4岁到10岁之间;下角由强壮的男子扮演,负责背着杆上的上角。背杆集武术、杂技、戏剧、魔术于一身,道具巧妙,亦真亦幻。演出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戏剧等。背杆一般在每年正月演出,深受当地广大群众喜爱。
在迁西的晨曦中,山道蜿蜒,古木参天,
背竿舞者轻盈起舞,身影与云雾交织。
岁月静好,如同这背竿,承载着千年的传承,
在这片土地上,文化如瑰宝,熠熠生辉。
竹竿轻挑,孩童的笑颜在晨光中绽放,
技艺精湛,代代相传,如同血脉流淌。
山间的歌谣悠扬,回荡在林梢。
背竿之上,是舞动的诗篇,是传承的荣光。
阳光洒落,背竿舞者的身影,轻盈跃动,
舞步流转,技艺传承,心手相连。
日光明澈,温暖如初,映照着舞者的脸庞,
古艺今韵,背竿精神,如诗如画,流传四方。
时光荏苒,背竿舞者的身影不曾老去,
文化之根,深植于迁西儿女的心田,
生生不息。
迁西的儿女们,共舞翩跹,
传承着背竿的精魂,
背竿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焰,照亮未来。
THE END
图片:李少华
编辑:于佳卉
编审:贠开芳
新闻热线:0315-5611257
诗意山水
画境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