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靖超 北京报道

总票房425亿元,观影总人数10.1亿人次,这是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交出的成绩单。与2023年呈现出的强势复苏态势相比,2024年的市场表现出现了大幅滑坡。

其中,总票房同比减少22.7%,观影总人数同比减少23.1%,上座率也从2023年的8.3%降至5.8%,年度日均票房降至1.16亿元,与疫情期间的2020—2022年处于同一水平。

对于这一表现,行业内部有着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之所以会出现票房与观影人数的大幅双降,是因为2024年的电影市场缺乏优质内容影片;有的则认为,之所以市场不景气,一方面是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观众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而影片供给无论是从周期还是内容类型上,都未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2024年的电影市场究竟遭遇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在2025年能否得到解决?《中国经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供给恢复

“2024年上映的影片里,有一个现象就是,商业类型片,特别是重工业类型的视效大片供给不足。”某影院管理公司的人士说,“通常而言,这种类型的影片才能进一步放大影院观影的体验优势。”

记者注意到,在2024年票房排行前二十名的影片中,属于科幻、战争、魔幻等类型的仅有《志愿军2:存亡之战》《哥斯达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异形:夺命舰》《毒液:最后一舞》。而在2023年,年度票房榜单前二十名的影片中,上述类型的影片数量占比接近一半。

不过,记者注意到,2023年取得票房佳绩的多部影片,如《封神第一部》《流浪地球2》等立项备案时间都是在多年前,项目周期因各种原因长达数年。这也就意味着,2023年的行业“盛况”一定程度上是由多年的优质存货造就的。

灯塔研究院在2025年1月1日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2024年国产电影上映总数为430部,与2023年基本持平,但2023年有68%的电影为早年立项。或因疫情影响,此前储备的影片集中在2023年上映,进入2024年,市场运转恢复正常节奏。在2024年,有62%的影片是上映当年或前一年备案立项。2023年储备影片的票房产出比2024年高出了167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作为供给的另一大来源,引进片特别是好莱坞大片,因受2023年美国演员工会与编剧工会持续近半年的罢工影响,多部原定于在2024年上映的大片不得不延期至2025年,如《碟中谍8:最终清算》《美国队长4》等。

不过,供给正在向正常节奏恢复。《报告》显示,2024年立项备案的影片数量超过2700部,高于2023年。这也意味着,经过1年的调整,使市场下滑的一大风险已经得到化解。

下游需求仍不足

在需求侧,市场也同样低迷。

《报告》显示,57%的观众全年只看一次电影。2016—2019年,全年仅看一次电影的观众占比从48%降至44%,在疫情过后,2023年这一比例升至51%,2024年再度上升,逼近六成。同时,观众总计数从5亿人降至4.3亿人,人均观影频次从2.6次降至2.3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从购票进场观众的画像来看,年轻观众的流失,则是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报告》指出,2024年,25—29岁观众占比保持27%,相对稳定,但2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降至21%。

“在疫情之前的10年里,市场之所以能高速增长,除了国产影片在制作层面的进步,85后、90后观众的进场也为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这批85后、90后随着年龄增长,依然是市场消费主力,甚至还带动了家庭观影的热潮。”上述某影院管理公司的人士表示,“但目前的问题是,自2019年后,5年时间过去,新兴的消费群体太少,不仅会影响当下的市场,更会对未来5—10年造成冲击。”

不过,在过去1年中,《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异形:夺命舰》等10部电影拉动大盘显著年轻化,而这些影片普遍具有以下特点:悬疑/惊悚类型、青年影人主演作品、热门IP改编、青少年动画或亲子动画。这也为接下来中国电影行业的创作给出了启发。

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电影面临的竞品替代风险也较此前几年更大。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在暑期和国庆假期,消费者出游的需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对观影形成了替代。

此外,线下演出的火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影市场形成了竞争。来自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7.33万场,同比增长16.27%,票房收入208.1亿元,同比增长41.1%,观众人数5736.65万人次,同比增长17.51%。

“电影行业的整体营收天花板已经十分明显,且消费场景大多来自于票房,缺少更多探索和衍生,爆款大片不出则收益萎靡;反观线下演出,在票务之外,其可拓展的消费场景颇多,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文旅需求和时尚潮感。同时,举办线下演出的场次、频率和明星邀约,都可以更高,容易提高消费频次。此外,观众已经不再想受限于电影院里单向接收内容,而更乐意在线下演出中更多的互动。”文化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说。

档期新“症”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而言,另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则是档期。在过去几年里,业内一度有“得档期者得天下”的说法。

记者通过灯塔专业版发现,在过去10年里,每年的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的影片中,绝大部分出自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这三大档期也一度被业界视作“三大黄金档期”。

《报告》也显示,在2024年,有249亿元的票房在三大档期中产生。2020年以来,热门影片对热门档期的依赖越来越强。2024年,54%的热门影片在热门档期上映,全年58%的票房在热门档期诞生。因此,档期票房产量基本决定了全年票房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与此前不同的是,“三大黄金档期”中,暑期档和国庆档在2024年出现了大幅下滑。其中,2024年暑期档票房仅116.41亿元,同比减少43.6%,观影人数仅2.85亿人次,同比减少43.5%;2024年国庆档票房仅21亿元,同比减少23%,观影人数为5212万人次,同比减少20%。

而在2024年热门档期之间的非档期间隙,大盘均值仅0.7亿元。在清明档后至国庆档前,甚至出现了73天无国产新片票房过亿元的空窗期。同时在贺岁档重心向跨年档收紧的趋势下,电影市场热门档期资源稀缺、冷档期资源闲置。

《报告》指出,电影市场要想实现“重回2018年与2019年时的600亿元”的目标,非档期票房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目前行业的焦点是2025年的春节档。“在经历1年的低迷后,市场需要一场‘狂欢’,而春节档则有望为行业带来亟须的激励。”上述某影院管理公司的人士表示,“春节档是一年的开端,2025年的春节档相比之前更早进入了预热期,有希望再次刷新纪录。”

截至记者发稿,已经有6部影片宣布定档2025年春节档,分别是《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蛟龙行动》《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没:重启未来》。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